梅依然,重慶人。自小熱愛詩歌。于2003年12月開始詩歌創作。作品散見于《詩歌月刊》、《詩選刊》、《燕趙詩刊》、《歲月》、《小說月刊》、《重慶日報》、《中西詩歌》等報刊雜志及多種民刊。出版詩集《女人的聲音》。被《詩選刊》評為“2007·最具活力的二十名青年詩人”之一,獲《詩選刊》“2007·中國年度先鋒詩歌獎”。榮獲重慶市首批“巴渝新秀”青年文藝人才稱號。2008年被重慶“時代信報”推為重慶本土“文學之星”。榮獲第14屆至第16屆重慶涪陵“烏江文藝獎”二等獎。
救贖(組詩)
失信者
含著蘋果花香的風誘使著我
帶著空蕩蕩的自己
穿過這五月午后的田野
蓬勃的灌木貼著山巖鋪展
包裹似的云朵
沒有投寄之處
在天空四處游蕩
陽光灑落我的肌膚
我努力保持內心的平靜
期待著被月光撫摸
脆弱的心靈
需要尋求一條救贖的路途
總是失信于自己
失去自我強調的品性
還渴望什么?
期待什么?
穿上這厚厚的甲衣
仿佛就是為著某種特定的
傷害而來
放棄一切不自然的舉止吧!
那焦渴、不安的靈魂
那痛苦的女人形象
——我就是自己的藝術品
這將是我能夠觸到的真實可信的部分。
德爾沃:甜美的夜
“我是你平衡的中心”
我向你微笑示意
什么能夠界定這樣的中心
能夠將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
遠處的田野里
還有沒有可值得信賴的植物?
清澈的空氣
孤獨的分子
在我的手指、身體間
流淌。每天
我都要安排好自己
工作與生活
一條直線上的一個點。
我的童年,我的青年
那些快樂,幸福,愛情,痛苦
作為女人珍貴的財寶
每一年都在損耗
無法復還。
鏡子依靠光源
精確地映照事物
而我們唯有憑籍愛,才能
進入這永恒的時刻。
需要
點點星光
在宇宙的中心
真實地反映自我
“哭泣的頭腦”
遭受損傷的想像力
這是我所不需要的
脆薄的空氣
無邊無際
環繞在我的周圍
我如一具石膏像
長久地沉浸在
一種恐懼中
前進的路途有多遠?
身邊的風景是否會永久?
哪里才是我所尋求的位置?
殘損的巖石
藍色的海洋
在緩慢地變化
一如我們復雜的內心嗎?
女人痛苦的品質
我怎么能夠放棄!
夢
我無法停止
自己的思想
大腦的房間
關著眾多的嗓音
它們滿懷憧憬、疑慮
和恐懼,我不知道
哪一個才是屬于自己的
對自我的憤怒!
這些愚蠢的家伙
試圖尋求一條出路
把它們全部,全部
釋放出來,給予
充足的愛和光源
讓它們能夠變得安靜、從容
夜多么深沉
空氣輕輕灑落
猶如
一道道新鮮、斷裂的巖石層
將我們
隔開,無聲無息。
局外人
在生活之中
我們努力尋求自身的位置
策略、戰術似乎應用到位
但我們仍然向看不見的敵人投降
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卻做不了自己”
無法解釋
這是女人的命運
那熾熱的心為誰跳動
那運動的能量從何處獲取
小心地布置著自己
盡量繞開雷區
“而痛苦早已存在于
那短暫的幸福時刻”
我們不是哲學家
卻洞悉了這樣的真理
在痛苦的時刻
我們無法尋獲幫助
痛苦著,我們
如此才能認清自己
我,我們只存在于
空氣、房間、孩子、桌椅、床
以及緩慢加劇的孤獨中
我們像局外人一樣活著
德爾沃:藍色的長椅子
擺脫那些教條
那些僵化的程式
像一個儀式
我裸露肢體
橫躺于一把藍色的長椅上
保持著自我的神秘
如此舒展著自己
此時
我的愛,我的需要
在我的每一只毛孔中跳動
閃爍,滿懷愉悅。
哦,這是我從不想隱瞞的
羞恥嗎?
“我的靈魂干凈”
我的眼神坦澈
露著嬰兒一樣的笑容
屋子空蕩,而隱含秩序
沒有明亮的光線將我照耀
但在這里
我就是自己的中心
那樣純粹,自然
是的,沒有人可以
來影響我,能夠破壞我
啊,我從來都不曾如此美麗、閃耀
但作為女人
我仍有著深深的恐懼和不安:
愛我吧,不僅僅是從肉體
(選自《詩選刊》電子投稿)
主張詩歌寫作就是“個人表達”,即“我表達我存在”。認為“詩歌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