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曉靜,女,生于北京。先后畢業(yè)于四川外語學院和四川大學,獲文學學士和宗教學專業(yè)哲學碩士學位。作過翻譯,編輯等職。1988年開始發(fā)表詩歌作品,詩歌作品多次獲全國大獎并被收入幾十種選本。出版詩集《獻給我永生永世的情人》、《我的時間簡史》,隨筆集《男人,愛人,情人》。現(xiàn)任《星星》詩刊副主編。
大地的證詞(組詩)
暮色中的平原
在千年的古堰之上
建一座廟來遠望
古蜀國的落葉就飄落下來了
一邊是子孫,一邊是岷江。
大浪滔天,汗水伏地
民生如歌,一路唱過唐宋元明清
那柄開山分水的斧子已變成鉛字
一頁江水,再一頁榮光。
這王者的手指輕輕撫過
他指縫中流出我美麗的平原
暮色中我們登高,一級一眺望
水收入手掌,心浸入滄桑
遠處,揚子板塊上的成都平原
如此豐饒,如此綿密,
讓人不再渴望他鄉(xiāng)
漢旺
漢旺這兩個漢字中
有水有太陽
這注定了她的繁衍,她的昌盛
千年過去了,漢旺還是漢旺
佛來過,道來過,
東漢的皇帝來過也都去了
留下漢旺這個小鎮(zhèn)
在中國的版圖上
亮著生生不息的人間煙火
縱然一場千年一遇的地動山搖
讓漢旺鐘樓上的鐘死亡
但水和太陽是不死的
它環(huán)繞著漢旺,讓她涅槃
月亮女兒
月亮女兒——
這個名字讓人遐想,讓人仰望
讓人想起她的眼睛,
眼睛里深藏著月亮秘密的光亮;
她一低頭,最是溫柔
而一抬手,便碰得月光丁冬作響。
女兒身的月亮在天上,
名叫月亮的女兒在地上。
在大地上,在安寧河旁,有一座月城
它的名字叫西昌。
月亮女兒的閨房,
叫做西昌。月亮女兒
以明月的圓鏡梳妝。
當亞熱帶的季風吹過安寧河平原,
月亮女兒,會想起
她以陶罐汲水赤腳而行的前世時光。
而今天,當月亮女兒
一身銀白地翩翩而來
在西昌,在她的閨房,
她一推窗,便可飛到九天之上。
這是月亮女兒的前世今生,
在月亮女兒的兩袖中,
一只藏著涼山的清涼,
一只藏著西昌的昌盛,
而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是不朽的月亮。
月是故鄉(xiāng)明,
請記住,西昌是故鄉(xiāng),
她是月亮的故鄉(xiāng),
是月亮女兒的故鄉(xiāng),
也是盛產(chǎn)豐饒,盛產(chǎn)美和夢的故鄉(xiāng)。
我想以一首詩返鄉(xiāng)
我想以一首詩返鄉(xiāng)
從成都到長春
再到長白山深處
我寫下“吉林”
我的滿族祖母
便在地下張望著我的到來
多少年了 她可知道
她兒子——我的父親
在那場大雪中離家
那些雪,如今已回到他頭上
雪花要返回雪鄉(xiāng)
這念想夢一樣輕盈
我在天空中步行
在松花江和嫩江
我要找到我雙魚座的來由
當我在松軟的平原上
凝祖母望過的星星
我自言自語:我看見了……
是的,我要返鄉(xiāng)
我只寫下一些地名
心跳便加快了,我知道
這些星星一樣發(fā)舊的地名上
葬著我的祖先
也生長著無盡的大豆高粱
當我停下筆來空白處
是茫茫雪原
足以收留歸鄉(xiāng)者的足跡
足以珍藏起她的稀罕
她的百年山參千年山參
清遠之水
清遠有多遠,一條水
可以漂流過你的前世今生
沒有一條魚不用鰓呼吸
下午三點的水有異樣的靜
我看見青銅的光從石上爬過
一聲尖叫后
手在舷邊摸到基因中的恐懼
誰在舟上抱著透明
誰修來與我同船的緣,那女子
有一顆勇敢的心
坦坦的石,坦坦的心
石生萬年前,水生天地間
遠山、丑石、大水,是誰的從前
有一種莽撞叫做勇敢
當壯大的膽從浪尖上滑下
在岸邊為小伙伴們
守衣服的童年
便真的走遠
下午五點三十分的光線
恍恍惚惚中前生顯現(xiàn):
那條恐水的魚游回水中
山長水遠,清遠是一處歸宿
我已悄然隱身
在平江天主教堂
主啊,我在攀西的經(jīng)堂村
看見了你一閃而過的袍子
來到這里的人有福了
我在此七竅通靈
依稀聽見鐸國安神父的布道聲
主啊,此刻我是在雨水中
光緒那年的風還吹在臉上
就在那一年教堂建成
你應(yīng)允給這方兒女不曾有過的東西
主啊,你是珍視人間精華的
這建在一張牛皮上的教堂讓我匍匐
人和山都是你的所造之物
大地上的痛苦和幸福因此從不衰老
East Grinstead
East Grinstead這小鎮(zhèn)
陷在深深植被中的生活
700年的草木睡著又醒來
教堂在小鎮(zhèn)最高處望我
這只來自東方的飛禽
East Grinstead在英國南部
驅(qū)車一個小時便是倫敦
兩小時就到海邊了,與巴黎相望
這位置令人暈眩
在同樣的緯度上,埋著
我祖母的墳塋
天下的小鎮(zhèn)都平和
骨子里卻滿藏魔幻
East Grinstead我將在這里小住
想像驚心動魄的日夜
如何經(jīng)受得起
英倫與中國的雙重敲打
一個男人愛著我
而我愛著另一個男人
天哪,這故事
這故事發(fā)生在哪一個小鎮(zhèn)呢
(選自靳曉靜詩集《耶穌愛你》)
詩歌是向內(nèi)的眺望,直到與潛意識的大河相匯。內(nèi)心生活的體驗在與亙古的溝通中重獲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