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亞,1965年4月25日生于廣西梧州,1987年畢業于湖南大學建筑系,1991年和麥子、楊克一起創辦詩歌民刊《自行車》,并主辦至今。出版有個人詩集一部,并自印個人詩集《青年時光》,寫過少量小說,現居南寧,職業建筑師。
野獸
我出去散步,獨自一人
去會見一棵樹
(很多樹)
我并不覺得,我
是孤獨的,相反,空氣
以及一條延伸到大橋和江邊的道路
接納了我,路燈籠罩,風也從周圍
不停撫摩我的
頭發,一輛車,飛馳著駛過。
一個路口的斑馬線,等待我
穿越過去,我思考著
一些事,一個有關一本詩集的工作
母親的骨折,和一個艱難的春天的開始
打算到新陽路立交的欄桿
再折返回來
我,在行走中,壓抑著
狂跳的膨脹的心,遠離了公眾的視
線
不為人知
猶如草叢中的野獸,潛伏著
等待一個新的開始
一種向前的
跳躍
信
因為你,或者你
以前我會坐在窗前,在桌上安靜地
寫一封信,
信里面,有問候,祝福,
最近的生活,煩惱,希望的一件事
情,
打算,以及一個看上去不錯的計劃
因為你,或者你
我寫上地址,折疊,將信塞進信封
再用膠水封口
然后出去
到一所郵局,花上幾毛錢貼好郵票
再投進信箱
這件事看上去那么平常,普通
不為人知,但卻充滿期待。
郵局,它現在,安靜地佇立在街道一
側
鋪面越來越小
只有一個女服務員在那里忙碌
我有多久沒用紙
寫一封信了,因為你,或者你
那個郵箱,一聲不發,在人來人往中
回憶著
以前我投遞進去時的
重重一擊
林中漫步
經歷了火熱的夏天,我逐漸習慣讓自己
冷卻下來,像一個農民,遠離喧囂的城
市
回到簡樸的生活,早晨起來的每一件事
都是一件事,沒有大與小
重要與次要之分
洗衣,喝茶,勞作
把一天要做的一切,像衣物
掛在陽光照射的鐵絲上。一次
我去了郊區一個森林公園
高大的樹木,草地,和掩隱在樹林那邊
的
一張湖泊,在天空下,靜靜閃爍
我來到湖邊,一個年輕的同事像一
只麋鹿,興奮地
跳躍在水邊的木制平臺上,周圍安
靜
水流在看不見的深處滾動
樹林外面,偶爾傳來公路汽車的呼嘯聲
啊,經歷了火熱的夏天,我屈指可數
的青春已經遠去
內心的那塊鐵,像獲得了一種意志
漸漸冷卻下來
雨
雨一直在下
從天空
落到一棵棵樹木,再通過樹葉
(密集的
綠色的)
掉在我撐開的雨傘上
我
和妻子一起
步行
出去了一趟
看一場電影然后再回來
在電影院面對大橋的一個陽臺
閃爍的燈光、汽車
以及夜晚的景色
吸引了我
回來的路上我踩著地上的臟水
思考著自己的生活
到底算不算一種秘密的生活
就像一件毛衣
穿在身上
無人了解
但冷暖自知
雨水
順著天空
一條一條落到地上
在燈光中
仿佛一種沉默的無言的悲傷
籠罩住我
我們,只是并肩
低頭在走
幾乎沒有說話
任由雨水在周圍
持續地
吞沒掉最細微的一切
今天
今天我起得很早
我喜歡這種在晨光中的走動,半明半暗的生活
一切都等待著一個開始,有
大把的時光思考我今天上午應該干點別的
是的,這是漫長工作后新的一天
盡管天色陰沉,我仍然愉快地
走向已經蘇醒的大街
一種孤獨
我玩味自己的孤獨,像玩味一只
搪瓷勺子
現在勺子收起來了,它被我
放在碗柜里
我光著腳,洗干凈了
自己,燈光下
孤獨開始,像地板上的風扇
一直轉動著
媽媽,孩子和妻子,全都睡了
一陣急雨之后,天空
停歇下來
我,當然不是故意的,這些
椅子,木箱,衣柜,床
和電視機
以及一塊有皺折的花布
在房間里
也許是我,把它們
安排在這里的
彼此獨立
又構成一個整體
就像我,懸掛起來的衣服
在鐵絲下,搖來擺去
不是故意的
交談者
我坐在藤椅,看一本書
旁邊,是一臺電話機,更多的堆積在
桌面的書籍,報紙,以及客廳的
兒子和廚房里的妻子,我聽到她唱
阿里山之歌,歌聲從狹窄的門,傳至更大的
一個空間里,我坐在那里,手
遠離了之前緊握的電話機,或手機
這個,等待一陣突然響聲的科技產品
只是在某一瞬間,和另一個手機
接通了,短短幾分鐘交談之后
一切,又重歸沉寂
我,上樓梯時
摸到了口袋里
硬邦邦的
手機
(像一把等待爆炸的手槍)
事實上,我的嘴渴望談話
我的心渴望一個
可以交談下去的人,沒有疲倦,停頓
整夜在一起
喝酒
當我抬頭,周圍,除了墻壁
燈管,一扇通向
夜晚的窗口,一顆嘭嘭跳的心
那個,我渴望的交談者
在哪?
(選自《詩選刊》電子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