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設計思路
針對現在的學生對網絡的熱愛,通過學習能簡單完成一張網頁的設計制作。我將學生自創作品集體展示為切入點導入新課,根據作品效果教師點評,肯定學生的成績,并用鼓勵性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俗話說:“動機源于需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是基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和求知欲望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是學生自愿、自覺走進想學、要學、樂學境界的階梯。因此“情境引入”這一環顯得尤為重要,從“音、畫、語”等方面入手精心為學生創設一個“視、聽、感”的體驗情境,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自覺、主動步入探究學習全過程。其次,信息技術學習方式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變單向信息傳遞為雙向交流及多向交互等復合型。并通過目標導向,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在任務驅動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與自信,培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根據學生課堂生成性和學生自創作品過程來靈活處理教學內容,這樣才能使學生有一個充分自我學習和自主探究的機會和自由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一個自我發展的空間,也為以后學生能自行學習新的軟件找到并積累方法和經驗。放棄“以教為主”,讓學生“以學為主”。以師生互動和學生活動為主要方式進行授課,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教會學生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和綜合實踐操作等能力,從而流暢自然地達成知識技能、方法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維目標。
二、教學對象分析
1.分析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泰山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第二冊《用Frontpage2000來制作網頁》。表單網頁在網絡上應用很廣泛,學生在平時上網的時候也經常能接觸到。表單網頁最大的功能就是交互,一個網站如果沒有交互的功能,可以說是一個不成功的網站。所以,要學習制作網站,學習表單網頁的制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決定了本堂課在這一單元中的重要性。通過讓學生制作一個關于“中學生上網調查”的表單網頁,要求學生掌握建立表單網頁以及對表單元件屬性設置等操作,并通過“動手做”這個活動來考察學生運用表單元件的靈活性,關于表單的提交,只是讓學生了解一下。表單網頁的設計它是在學生熟悉了frontpage的界面并學會用表格布局網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運用frontpage最基本的一部分,內容直觀,靈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和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練中學,學中練”。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興趣,又發揮了學生的創作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滲透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2.分析學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越來越高。絕大多數學生對電腦知識和網頁知識有一定基礎。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對FrontPage2000的界面已經很熟悉,學生已經了解網站設計的基本要求,已經學會建立站點,大部分學生已能制作普通的網頁。對于表單網頁,其實在初中已經接觸過,如搜索信息用的百渡、申請電子郵箱時注冊表的填寫,這些都是表單網頁,那時只是利用它們來為自己服務,沒有注意這些網頁與一般的網頁有哪些不同之處,因此,本課內容對他們來講既熟悉又陌生。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表單的功能及表單元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網頁設計中,網上信息調查的設計方法。2.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表單元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表單各組件屬性設置方法,靈活運用表單元件設置相應的網頁。滲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運用、學習、制作的過程中感受表單給網頁帶來的交互作用,以及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情趣。
根據以上目標,設置了三個基本任務:
任務一通過教師講解演示,學生再操作,主要讓學生掌握正確插入表單元件;任務二學生自主學習完成,主要讓學生掌握表單元件的屬性設置,將本節課的第一個難點突破;任務三主要考察學生實際的運用能力,突破本課的第二個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表單元件標志與屬性。
難點:1.理解表單中各相應元素對應標志及屬性的含義與運用。
2.表單在網頁中的實際操作運用。
五、教學策略
1.教法:教師采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引導學生探索和實踐;創設情境,以任務驅動模式達到教學效果。這是因為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學科也在飛速的發展,知識更新快,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一段時間后會過時。所以,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
2.學法:學生上機操作約占總課時的80%,采用練習法、觀察法、發現法,互助協作法進行獨立學習。目的是考慮到整個班級的水平差異,教師負責組織教學、檢查總體、指導個別等,這樣既調動課堂氣氛,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對電腦的興趣,同時還能照顧到操作有困難的學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教師演示、引導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有5個環節:將學生自創作品集體展示為切入點導入新課,任務驅動要求學生上機操作,自主學習提出問題,并完成任務,教師個別輔助。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我覺得有這樣幾點成功之處:
1.對于本課而言,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將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分解,預設在調查表建立中。一改以往信息技術課的單純技術訓練模式為多元化的思維訓練和信息技術訓練相結合的課程整合教學模式。
整合效果不僅完成了基本教學任務,還拓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化發展。
2.將學習的方法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
不足之處:本人需要加強教學機智的訓練,例如,有的學生本堂課不但完成表單的制作而且已經設計好表單網頁的背景等,此時若提名表揚,再因勢利導,課堂教學就更生動有效了。
作者簡介:張麗平,女,教師,現供職于甘肅省蘭州市外國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