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綜合實踐課程;實施策略;
活動內容;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4(B)—0026—01
近幾年來,我校認真貫徹開展綜合實踐課程計劃的有關精神,精心設計了主題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斷推向深入,從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根據實際,科學確定活動內容
1.自主化。為了使綜合實踐課程有效地推行,在課程計劃制定方面,我們注重全員參與,自主制定。其重點體現在活動主題的選定上,教師們通過自主學習,認真鉆研,能精心挑選活動主題,現在已沒有一個班參考學校制定的活動主題,這使得活動的主題多而新穎,且校領導、教師、學生都參與到課程計劃的制定中來,并經過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兩個輪次。由上而下,即由校長、教導處領導認真確定學校綜合實踐課程理念、目標,再組織教師學習領悟,以讓每一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充分了解本課程的性質、任務及本校的活動特色等。同時,學校還要求教師及時反饋每學期綜合實踐活動的完成情況,并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由下而上是指活動內容的制定全員參與,先由學生討論,再到指導教師篩選,最后再匯總到教導處。
2.多角度。各班在確定活動內容時,教師首先都要在學生中展開廣泛的討論,讓他們圍繞教材中的課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再由指導教師根據匯總的情況進行梳理、篩選、歸類,上報科學的、可行的課題,最后確定班級實踐活動的主題。學校還要求教師利用集體備課時間要把課題的來源、實施過程、實施措施、實施困難、所要達到的目標闡述清楚,以便于對課題有一個全面的評價,使選定的課題內涵豐富、研究價值高。
3.系列化。我校各年級教師非常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效性,并大膽嘗試同課題的二次開發,從而形成了課題系列。如我校五、六年級各班都確定了“水就是生命”、“小騎手展示”同一活動課題,學校雖進行了統一的規劃安排,但表現風格各異。同一個內容,不同的做法這是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創新。
二、加強指導,促進綜合實踐課程深入實施
1.彈性安排課時。即每月4課時的綜合實踐課各班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如將4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分成“2+2”的形式,第一個“2”為教師指導課,每月2節,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活動培訓,講解活動內容與方法,圍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第二個“2”為個人實踐活動課,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學生個人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由活動。學校還根據需要將綜合實踐課與信息技術課、科學課、數學課等整合。
2.聽評課指導。我們力求通過聽評課指導活動,使綜合實踐課教學改變以往的沉悶、呆板狀況,這樣,既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又使學生能在課堂上學有所得,從而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創新。除此之外,我校每學期都邀請相關專家來校指導教師綜合實踐課教學,通過與專家的交流、探討,學校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