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生物教學;導課藝術;針對性;啟發性;新穎
性;簡約性;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4(B)—0048—01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和關鍵所在,而開課時的導入過程則是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重要環節。富有藝術性的導課可以激活學生的“動情點”,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探究欲望進入課堂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重導課的針對性
1.針對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的導課才能滿足學生的聽課需要。例如,我在講“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這一節時,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①雷鳥為什么總要在每年下雪之前換上白色的羽毛? ②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動會對土壤造成哪些影響?學生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極大地增強了對教學內容的了解欲望和探求興趣。
2.針對學生的特性。學生的年齡、心理狀態、知識基礎、愛好興趣的差異都是教師在導課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如城市的學生大多在動物園里觀看過各種動物,他們對動物的形體認識較多,而農村的學生則對家養的動物比較熟悉,了解家養動物的生活習性。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述相關內容時要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時而宜,而非按部就班地把教材上的內容不加思考地照搬到課堂上去。
二、注重導課的啟發性
富有啟發性的導課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出他們無限的創造力。例如,我在講解“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一問題時,設計了這樣的題目:①河流是一個生態系統嗎?②雖然鷺吃河里的魚、蝦、河蚌等動物,但它在哪里筑巢?③陸上的動物要到哪里去喝水?④河流生態系統與哪些生態系統有關聯?學生經過認真的思考,再通過我的指導和啟發,理解“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一問題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注重導課的新穎性
具有新穎性的導課可以很好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從前一節課轉移到本節生物課。如我在七年級開學的第一節“緒言”課上,針對學生都是剛剛從小學進入初中,沒有接觸過生物課的實際,提出了這樣的問題:①為什么玻璃瓶、石頭等物體不會長大,而小草、小魚等卻會長大?②生活中,我們和生物打不打交道,是如何打交道的?以上問題由于比較簡單,也比較有趣,更切合生活的實際,學生樂于思考,很容易地就調動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四、注重導課的簡約性
教師在進行導課時還要注意簡約性。即用簡潔的表述、問題對學生的思想加以引導,盡快切入本課的主題。這樣的導課能夠節約學生的聽課時間,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將導課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五、導課的方法
1.溫故知新。即復習前一節課的主要內容時,借用它的相關內容提起本節課要講的內容。
2.激情設疑。如我在講授“大氣污染對城市生活的影響”這一知識點時,先用非常“正經”的口氣講了一個笑話:“某晚,美國國防部大樓燈火通明,工作人員徹夜不眠。原來是美國間諜衛星突然發現中國的一個重要工業城市——蘭州消失了。中國軍方究竟用了什么高科技手段將偌大的一個城市屏蔽了呢?這正是五角大樓的官員們驚恐的原因!”聽到這里,學生們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則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此時,我順勢引導,讓他們在快樂中加深了“大氣污染對城市生活的影響”這一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3.借用典故。即用故事、諺語和一些成語典故提起要介紹的內容。如農諺“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等可在講解“植物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時使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等可在講解“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時使用。
4.創設情境。即在授課之前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作為鋪墊,給學生親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如在講“生物進化的原因”這一節時,我先和學生一起展開了“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的游戲。在熱烈、有趣的模擬活動中,大家通過“獵物”逃脫“捕食者”之后得以生存的實際,較深刻地理解了保護色對于生物生存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對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有了比較理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