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前準備;
課堂展示;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4(B)—0052—01
一、課前準備要充分
課前,教師主要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學生的生活為中心,攝取鮮活的寫作素材。以寫人記敘文為例,應該緊緊抓住人物性格特征的某一個側面,詳細地觀察寫作對象或與寫作對象聊天,了解其方方面面,再從中選出有代表性的、突出的、有趣的、生動的、有意義的事。二是以學生情趣為主線,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課前準備,應關注到學生的情趣,否則就會影響教學的順利展開以及訓練目標的實現。以寫《我的媽媽》為例,如果泛泛的要求,指向范圍太大,學生就不容易準備好。如果直指媽媽的童年,效果就會大不相同,因為孩子們對媽媽的童年是什么樣子、怎么過的以及衣食住行、成長趣事等等都會有很濃厚的興趣,所以他們準備得很充分,寫作的積極性很高。三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目標。課前準備,不僅僅是為了給習作提供素材,還要訓練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比如,寫《家鄉的蘋果》,課前可以帶領學生到市場、果園,甚至到網上搜集寫作素材。四是以學生的理想為動力。作文的過程就是學習做人的過程,因此,在課前準備的時候,教師應該處處將育人理念滲透其中,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
二、課堂展開要有序
目前,課堂教學主要是班級授課制,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訓練技能,都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一是導入部分,教師要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課堂的凝聚力。小學生最喜歡新鮮,哪怕就是一點點的變化,他們都會興高采烈、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因此,具體導入時,教師要根據訓練的進程和課前的準備靈活選擇導入方式。二是展開部分,即教學過程。首先是要將課前學生準備的原始材料進行再認識,促進新的認知的生成,反過來再重新審視搜集的材料是否有效;其次引導學生學習其他學生搜集材料的經驗;第三,認真聽教師的點撥,主要包括材料收集、整理、選材、組合、提煉主題、謀篇布局等的技巧;第四,根據新的認識,重新進行構思。總之,作文教學時,只有有序地展開才能真正把課堂構建成學生作文的樂園。
三、課后評價要及時
習作是學生開動腦筋的成果,學生從心理上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評價這一環節。評價一定要及時,通過評價不僅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缺點,還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評價方式較多,不盡相同,但大致可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肯定、激勵學生??捎嗅槍π缘貙⒉糠謱W生的習作進行面批,指出值得肯定的地方,適時提出修改意見,讓學生自己再修改;也可以將學生習作全部批閱后,開展集體講評,哪怕學生只有一點點進步,也要鼓勵他們,進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二是進行習作展示??赏ㄟ^佳作朗讀、分組開展習作朗讀交流、編寫手抄報、建立習作園地、指導學生進行習作投稿參賽等活動,積極展示學生的習作成果,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增強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