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藏區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國情教育;感恩教育;和諧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2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4(B)—0030—01
民族團結教育是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筆者就結合藏區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簡單談一談在民族團結教育方面的點滴體會,僅供大家參考。
一、結合政史課教學內容,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各族兒女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共同開發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我國五千年的歷史,實際上是一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不斷增強的歷史。教師可結合中國近代史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徹底結束了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受壓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歷史,從而開啟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新紀元。教師還可結合政治課教學內容讓學生知道,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堅持走中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教師通過結合以上政史課教學的內容,可加強對學生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結合國內外形勢,抓好國情教育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國際形勢來看,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流,但天下并不太平,影響我國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因素逐漸增多,我們仍將長期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仍將長期面對西方敵對勢力實施分化瓦解的嚴峻斗爭。從國內形勢來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這一切都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空前的沖擊。面對世界上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改革和建設的新情況,教師必須結合國內外形勢,抓好國情教育,進一步統一學生思想,振奮其精神,從而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政治信念堅定和科學文化基礎扎實的接班人。
三、結合藏區社會經濟發展及民族地區的惠民政策,加強感恩教育
近幾十年來,藏區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建設方面的發展,以及城鄉建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等方面的發展,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給藏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都與中國歷史上相當一部分朝代實行的民族歧視政策恰恰相反。教師可通過例舉現實生活中鮮活的實例,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使廣大學生自覺擁護黨的領導,自覺服從學校管理,自覺接受師長的教誨,做一個講理想、講誠信、重情義、有道德的人。
四、結合師生宗教信仰,突出和諧教育
我國宗教信仰政策是自由的,公民可以信教也可以不信教,可以信這種教也可以信那種教。對于藏族學生來說,不管是信藏傳佛教還是其他佛教,其教義的核心是“善”,這其實跟孔孟思想中的“仁”、“禮”是一致的。教師可通過運用佛學知識對廣大學生進行社會和諧教育,教育學生棄惡行善,知恩圖報,使其自覺抵制利用宗教進行民族分裂的各種思想,從而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和宗教觀。學校還可通過邀請佛教界愛國高僧舉辦民族團結教育講座,組織師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等形式,增強廣大師生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