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研究學生;目的;內容;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4(B)—0014—01
一、研究學生的目的
1.因學校管理工作需要研究學生。現代學校管理必須以學生為本,研究學生是以學生為本的起點和基點,校長自己不但要走進課堂,深入學生中去,而且要帶領教師研究學生,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的學校管理制度學生才能接受和遵守,而且能變成自覺行為。
2.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需要研究學生。新課改推行以來,課堂教學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而只有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索性的作用,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才有成效,我們的課程改革才能成功。
3.提高教師隊伍素質需要研究學生。目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類學校都非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專業發展,但有的成效并不顯著。而充分研究和了解學生則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渠道,對學生研究越深入,教師對學生就越有感情,其責任感就越強,其教育方式和教學方式就越豐富多彩。
二、具體的研究內容
1.學生身心狀況的研究。一是學生身體狀況差異較大。筆者曾在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里,對一些農村中學生體質進行測試比較,學生在平均身高、體重、速度、爆發力等方面有所發展,但是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明顯下降。二是飲食和睡眠有待改善。農村學校大多數學生年齡較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一部分還營養不良。加之學校課程繁重,學生每天睡眠不能保證在8小時以上,學生經常處在疲勞狀態。三是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需要大力培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領導與學生之間交流機會少,感情淡漠,學生對于個人理想、遠大抱負信心不足,在頑強意志和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精神養成方面有所欠缺。四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待加強。學生在自主創新、自我發展上不夠主動,學校在開發學生潛力,培養學生能力及開展實踐性活動的舉措少之又少。
2.校內學生公平發展的研究。在學校教育中,一部分特殊學生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一是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在貧困線上的學生;二是單親家庭學生;三是身體不健全、有殘疾的學生;四是雙親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學生;五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校長對他們能否做到公平對待,關心照顧,顯得十分重要。
3.校內影響學生發展因素的研究。學校教育教學的關鍵點是課程和學生。研究課程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學好知識,研究學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好課程。抓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這是學校工作的核心,抓學生、抓公平,這是教育的關鍵。我們的校長應多研究學校管理的方法,考慮課程的設計,我們的教師應多探究不同類型的學生,這樣學校教育才能充滿和諧、快樂和積極向上的氛圍,學生才能全面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
三、研究學生的策略
1.研究學生需參與的人員。一是學校的管理階層。二是班級的具體管理者——班主任;三是學校的教學工作者——科任教師;四是學校黨團少先隊組織的領導者。
2.研究學生需要的方法。我們知道,教育、研究學生的方法很多,各有特色,我們的校長都在采取不同方式使用。但我想,過程研究的方法最適合學校管理者使用。我們的校長應在具體工作過程中,隨時發現問題,隨時進行分析研究。這種研究不在過程的精細和研究結果的精確,其目的主要在于改進校長的工作作風。
3.研究學生應建立的機制。在學校工作中,建立研究學生的機制是必要的。一是特級、優秀教師和教研組組成的合作研究組。二是專家引領、指導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及教師能力。三是建立教師交流平臺。教師對學生的研究應以主題研究、探討研究為主。四是建立校內心理咨詢活動室,對學生進行心理研究,了解學生心理發展動態。五是建立研討活動小組。在組長的組織安排下,教師大力開展對學生各方面情況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