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情景教學法;課堂;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4(B)—0044—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的、被動的灌輸式教學已不適應發展的需要,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簡單化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構建符合新教學理念的教學模式。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切身感到情景教學法是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特點的有效教學方法。
所謂情景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景,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探求知識的主動性,最終達到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情景教學法對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學情景的設置要始終立足于引發內容、引發感情、引發思考這一基本點,在此前提下,不論采取何種教學形式,只要能服務于教學內容,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能給學生帶來情感體驗都可以嘗試采用。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設置情景時,要與教學目標有機結合,不能牽強附會。情景設置只有科學適當,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在創設情景時要注意把握好五個方面。
第一,要突出生活性,給學生體驗的空間。思想品德課的內容都與現實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強調情景創設的生活性,其實質是要解決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關系。思想品德新課改呼喚思想品德課教學要由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回歸。保加利亞暗示學家洛扎諾夫指出:“我們是被我們生活的環境教學和教育的,也是為了它才受教學和教育的。”因此,在思想品德課中創設情景要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生活經驗,要體現現實生活的情趣。教師可以直接選取教材中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素材,也可以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情景,讓學生體會到思想品德課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第二,要突出形象性,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強調情景創設的形象性,其實質是要解決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教學中教師所創設的情景,應該是形象生動的,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而且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認識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化,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動發展,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第三,要突出問題性,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探究始于問題,所創設的情景問題的“張力”越強,就越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啟示下主動思考,探求新知。這里要注意所設計的問題不僅要適合全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并且設計要新穎、表述要巧妙,使問題具有真正吸引學生的力量,以確保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第四,要突出情感性。第斯多惠說得好: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動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情景教學的一個長處,就是能調動學生的情感。因此,教師要精心創設情景,設法使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領悟知識,在積極的情感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動之以情”,并以“情”為基礎,為“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奠定基礎。
總之,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創設情景,符合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