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城里的蘇式點心分兩類,一類是以米粉為原料,做成各種糕、團子、湯團,還有小圓子、八寶飯等,最出名的店是黃天源;一類是以面粉為原料,有各種饅頭、生煎、蟹殼黃、燒賣、小籠等,一般都在面店、餅饅店供應,出名的店有五芳齋、觀振興、朱鴻興等。近年來,蘇式點心打破了面點、米點之分,隨便說說便有梅花糕、海棠糕、豆腐花、焐熟藕、燒賣、緊酵饅頭、粢飯糕、牛肉鍋貼、盒子酥、眉毛酥、蘿卜絲餅、蟹殼黃、兩面黃、糖麻團……
蘇式點心的傳承、開發、創新,其實是門大學問。在平江路上有家“品芳”店,推出十余道點心,面點、米點都有,其標準簡單明了,那就是:蘇州風味。
泡泡餛飩。亦叫“縐紗小餛飩”,半透明的皮子薄如蟬翼,透出里面點點粉紅色的鮮肉餡,白湯里有青蒜、蛋皮絲、香干絲,給餛飩增色不少。這是舊時“駱駝擔”上的“頭牌”。如今,“品芳”店堂里有個阿姨現場裹餛飩,給點心店里增添了不少趣味。
粢毛團。在蘇州糕團店里已少見,讓人有久違之感。這是一只小小肉團子,外面滾了糯米后上籠蒸出來的。兩只粢毛團放在一只白瓷盆里,猶如一對頑皮的小刺猬,吃起來富有童趣。
三色湯團。更傳統的蘇式點心應是五色湯團。五只一碗太多,現在人胃口小,吃了五只湯團后就吃不下什么了,因此三只正好。一只是紅紅的玫瑰餡,一只是烏黑的芝麻餡,還有一只是鮮肉餡,在碗里組成一個“品”字,也暗合了“品芳”的招牌。但這是秋、冬季時期的當家點心,天熱了則改為綠豆糕、綠豆湯。
生煎饅頭。蘇州的生煎饅頭以“啞巴生煎”最為出名,品芳的生煎有所改進,一是選用了西點面粉,看相更白、吃口更松,二是將芝麻打了底,不至于饅頭底板過于焦黃。
“品芳”的點心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有創新,一款“手剝蝦仁蝴蝶餃”便是。采用的是澄粉,透亮的面皮能把紅紅的“內幕”透出來。蝦餃是廣式茶點中最常見的,但“品芳”有所改進,選用了江南河蝦仁,味道更加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