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觀點:保健食品市場混亂,存在諸多安全問題,“藥補不如食補”, 用好三餐,就能保證營養,不需另外補充保健食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識的提高,人們對保健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由于劣質產品及虛假廣告產生的信任危機,直接造成了保健食品市場的混亂。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一次專項整治行動中,上百種違法添加西藥的保健食品被曝光,各種宣傳療效的虛假違法保健食品廣告被查處。僅2005年上半年,就查處食品、保健食品虛假違法廣告3 364件。據中國保健協會調查顯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保健食品中,假冒產品達到25.99%。這次調查涉及2 951種保健食品、2 026家企業。假冒情況主要有:假冒產品名稱、假冒出品企業、保健食品批準文號與國家批準文件不符等。不少產品是普通食品,卻打著保健食品的旗號;部分產品還添加了違禁藥物成分。
據《新聞晨報》報道,在上海市組織的一次以減肥、調節血糖類保健食品為重點的專項整治行動中發現,大量產品存在添加藥品的違規現象。保健食品里添加藥品主要出現在減肥、調節血糖以及抗疲勞產品中,所添加的藥品大多是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的處方藥。如在減肥產品中加入“西布曲明”,該藥能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中風史的病人有很大危險性。再如,在抗疲勞產品中加入“枸櫞酸西地那非”,該藥可能導致男性缺血性視神經疲勞甚至永久性失明等。
有的生產企業在添加物上做手腳,試圖用殘留物掩蓋非法添加藥物的行為。在某種減肥類保健食品中檢出了一種叫“酚酞”的化學物質。企業稱是生產過程中調節pH值的指示劑殘留物,但經檢測發現,酚酞平均含量為20.2毫克/片。市場上銷售的酚酞片是50毫克/片,每次服用1~2片。而該保健食品是20毫克/片,每次服用2~4片,用量正好相當。專家指出,“這是有目的加入,根本不是指示劑的殘留物?!?/p>
違規加藥將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因每種藥都有適應癥、副作用、用法用量等情況。如果被加入保健食品中,病人對于藥物名稱、用量、副作用等也不甚清楚,將直接危及到健康。另外,消費者必須有正確認識,不要盲目相信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對“療效”的承諾。
再如鋪天蓋地的補鈣信息,充斥著各種媒體,如報紙、電視、廣播、廣告、雜志等,其要點為從出生到老年,一生都需補鈣。目前,市場上的各種鈣制劑有200多種,多冠以強力及活性鈣的名稱,使人難以辨別。專家指出,超量補鈣可導致腎結石。不久前,國家衛生部在全國范圍內對16種保健食品進行了抽檢。結果發現,在一部分補鈣類保健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物和重金屬的含量嚴重超標。
廣州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對當地兩種鱉制劑和一種冰糖燕窩進行檢測表明,燕窩蛋白質含量僅0.92%,兩種鱉制劑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2%和0.92%,而雞蛋蛋白質含量為12%左右。10瓶口服液只能抵得上一個雞蛋!
其實,沒有什么保健食品能夠代替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廣大在正常環境下生活、工作的健康人,補充營養大可不必為保健食品破費,用好三餐,營養就有保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