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人檔案:
黃清,1965年11月出生,1988年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1991年畢業于廣西大學,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美國艾森豪威爾基金會高級訪問學者,北京上市公司協會副理事長,香港特許秘書公會聯系成員。曾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2004年至今為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分管公司資本市場工作。
2004年11月,我就任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至今已是近6年時間。重溫來時路,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分管中國神華的資本市場工作,從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到投資者關系,是我的職責所在。同時還要確保組織籌備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監事會和股東大會會議時的會議程序合法、決策高效。
在工作中,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個人股東。不要以為個人股東都是小股東,他們中有人在公司的持股數量超過某些基金,是真正的“超級散戶”。個人股東因為是“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其鉆研精神和認真態度著實令人敬佩。他們對散見于各種報刊、網絡的公司信息高度敏感,特別是對公司高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高度關注,從中捕捉公司基本面變化的蛛絲馬跡。一位個人股東曾經在公司股東大會上歷數多位高管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的言論,論證自己的分析判斷。個人股東的專業背景各異,有的是律師、有的懂財務、有的則對工程感興趣,在與公司溝通時,他們往往要求就公司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如果我平時積累不足,肯定招架不住。個人股東的情緒隨市場波動劇烈,當股市低迷時,他們對公司的批評指責毫不留情,言詞激烈,感情沖動,甚至在網絡上惡搞,真正是“哥的犀利、姐的狂放”。
從稱謂到工作內容,董秘都是個有中國特色的新生事物。雖然董秘有著公司高管的地位,但他的履職情況卻受制于公司對資本市場的重視與否。如果公司和董事長愿意發揮董秘的作用,董秘的工作就能夠干得有聲有色。相反,董秘就會在公司成為擺設,被邊緣化,落得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地步。因此,從整體上看,董秘是弱勢群體,亟需得到證券監管機構、投資者、媒體的理解和支持。
董秘職業化是職業經理人制度在中國實踐的一個可行的領域,因為董秘的工作內容清晰,可以進行量化考核,便于設計激勵約束機制。
除了工作以外,我喜歡閱讀和散步,因此成了涵芬樓書店的常客。我認同商務印書館的創始人張元濟先生的名言:“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至于散步,恐怕只有散步“才特別容易領略到‘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那種‘分段苦’的味道。”
作者為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