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創業板風險披露
證監會日前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31號——創業板上市公司半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準則突出了創業板特色的披露,如要求公司加強披露無形資產、核心技術人員、特許經營權方面的內容等。由于創業板公司在經營中可能遇到多種風險,為有效保護投資者,準則要求公司充分揭示未來經營中的所有重大風險因素,并要求公司說明已經(或擬)采取的對策措施。
強化可能對公司核心競爭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事項的披露要求。如果公司報告期內發生因設備或技術升級換代、核心技術人員辭職、特許經營權喪失等導致公司核心競爭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的情形,要求公司詳細披露具體情況、對公司的影響及公司擬采取的措施。
強化對無形資產情況的披露。由于創業板公司更多地依靠品牌、技術創新等獲得競爭優勢,相當部分企業無形資產在資產中的比例較大,因此,創業板公司半年報準則要求公司披露商標、專利、非 專利 技術等無形資產的變化情況及產生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若主要無形資產發生不利變化,還要求披露應對措施。
強化對經營風險的披露。要求公司遵循重要性原則披露可能對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產生不利影響的所有風險因素,盡量采取定量的方式分析各風險因素對公司當期及未來經營業績的影響,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介紹已或擬采取的措施。
增加對持續督導機構的披露。另外,在重大事項中,將一些重大事項如股權激勵情況作為單獨一條披露,以體現其重要性。
加大央企監事會監督力度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對中央企業監督檢查和國有企業監事會工作情況匯報。會議指出,2009年,中央企業保持了生產經營總體平穩運行,發揮了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同時,也存在一些影響企業持續發展和涉及國有資產安全的問題,主要是:部分企業歷史欠賬多;盲目擴張,財務風險大;效益回升基礎不穩固;發展主業不專注,布局結構不合理;企業集團管控力度不足;境外項目缺乏控制;違法違紀違規問題時有發生。下一步,要繼續加大監事會監督力度,完善外部監督機制,促進中央企業深化改革,規范管理。
國資損失超千萬或免職
廣州市委、市政府近日發布《廣州市市屬國有企業資產損失領導人員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發生特別重大資產損失(企業損失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對直接責任人給予扣發60%至80%效益年薪,以及調離崗位、降職或者免職的處理。對主管責任人和領導責任人,給予扣發30%至40%效益年薪,以及警示談話、調離崗位、降職或者免職處理。文件明確規定,企業領導人員在投資決策和投資管理中,有相關越權審批、謊報真實情況的,要進行責任追究。
工會應向企業要求工資集體協商
中華全國總工會7月3日發布消息稱,各級工會要進一步加大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力度,力爭到2012年基本在各類已建工會的企業實行集體合同制度。基層工會要主動向工資集體協商未建制、拒建制及工資協議到期的企業發出協商要約,企業拒不整改的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截至去年底,全國共簽訂集體合同124.70萬份,覆蓋企業211.21萬個,覆蓋職工16196.42萬人。在一些城市,實行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職工工資普遍比同行業未實行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高10%至15%。
加強上市證券公司信息管理
證監會日前發布《關于修改<關于加強上市證券公司公司監管的規定>的決定》。一是要求上市證券公司在報送監管月報的同時,自主披露公司主要財務信息。公司在向監管部門報送綜合監管報表的同時,應當以臨時公告的形式在交易所網站公開披露月度經營情況主要財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當期營業收入、當期凈利潤、期末凈資產等數據。公開披露上述信息的時間不得遲于綜合監管報表上報監管部門的時間。二是要求上市證券公司及時披露行政許可事項有關情況。三是要求上市證券公司在定期報告中披露監管部門對證券公司的分類結果。四是要求上市證券公司加強公司內部的信息規范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五是要求上市證券公司嚴格執行監管部門關于信息溝通的制度要求。
上市公司需披露環境年報
環保部7月13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嚴格上市環保核查管理制度 加強上市公司環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級環保部門督促轄區內上市公司發布年度環境報告書。年度環境報告書內容包括產業政策、環評、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排污申報和繳納排污費、清潔生產審核、重金屬污染防治、環保設施運行、有毒有害物質使用和管理、環境風險管理等環境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并將此作為上市環保核查的重要內容。今年5月,環保部對2007至2008年通過環保核查的上市公司進行后督查后發現,58家公司中11家存在嚴重環保問題尚未按期整改。
十年造百名企業家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6月28日的中央企業人才工作會議上表示,到2020年,中央企業人才發展總的目標是:培養造就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出資人代表、經營管理人才、黨群工作者、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人才規模合理增長,整體素質明顯提高,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重點培養造就100名左右戰略企業家,復合型黨群工作者達到95%以上,國家級和集團公司級科技人才從目前的3.4萬人增加到8萬人以上,技師、高級技師占技能人才的比例從目前的5.4%提高到9%以上;國際化人才在目前0.75萬人的基礎上翻兩番;人才使用效能顯著增強,對企業發展貢獻度大幅提高,實現人均營業收入翻一番、累計有效專利翻兩番;人才發展環境持續改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進展,為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李榮融指出:以戰略企業家為重點,培養一支有大局觀念和戰略思維、忠實維護國有資產權益、引領企業做強做大的出資人代表隊伍,關鍵要培養造就優秀的董事長。
[數字]
11.1% GDP增速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上半年GDP為172 84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個百分點。上半年,CPI同比上漲2.6%。去年我國GDP為340 507億元,增速為9.1%。
11.4% 房價上漲
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4%,漲幅比5月份縮小1.0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9 747億元,同比增長38.1%;商品房銷售面積3.9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4%;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33 719億元,同比增長45.6%。
52.1% PMI
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2.1%,比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只有產成品庫存指數上升1.5個百分點,其余各指數均不同程度回落,回落幅度多在2個百分點左右。
847.22萬輛國產汽車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7月5日發布上半年國產汽車產銷報告:國產汽車產量為847.22萬輛,終端銷量為718.53萬輛,分別同比增長44.37%和30.45%,穩居全球第一。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可以用“高開走穩”來概括。
553億美元順差
海關總署7月10日公布,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3 548.8億美元,同比增長43.1%。其中出口7050.9億美元,增長35.2%;進口6497.9億美元,增長52.7%;貿易順差為553億美元,下降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