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古文學習對學生來說是很難的,學習文言文應該以讀為主,培養學生語感,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切合實際,教會學生積累知識的方法;鼓勵學生勇于質疑;注重課外延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關鍵詞】多讀 善思 重積累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現代漢語的源頭,學好文言文是繼承我們民族優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學好語文的需要。但對于初中生(特別是初一的新生)來說,我們眼中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對他們可能如同“天書”般深奧難懂。這使很多學生對文言文望而生畏。那么,怎樣才能調動起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使他們樂學善學呢?
一、學習文言文應該以讀為主,培養學生語感,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讀的方式有多種,默讀、朗讀、吟讀、誦讀、集體讀、個人讀……在諸多的讀中,有一種讀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教師的范讀。因為文言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職名、古器物名稱)等,同現代漢語中常見的讀法不一樣,教師不范讀,學生很難把握住準確的讀音。教師范讀時,要求學生注意字音,聽清句讀,把握節奏。老師范讀后,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然后個別朗讀,從讀中發現他們讀音、節奏等方面出現的問題,一一板書糾正后,讓學生再練讀。通過反復誦讀,利用文言構詞造句的特點以及語音停頓、邏輯重音、語氣聲調等誦讀要訣來深化詞義句意的理解辨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如朱熹所說:“學者觀書,無須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讀一字,不可少讀一字,不可多讀一字,不可倒讀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
二、切合實際,教會學生積累知識的方法
語文大師葉圣陶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學也應“授人以漁”,教會方法,讓學生終身受益。以往我教文言文,是教師逐字逐句地翻譯,學生一字不漏的記下,這樣做雖然考試也能得高分,但學生覺得文言文的學習枯燥乏味。怎樣讓學生樂學善學文言文呢?經過反復摸索,慢慢地,我掌握了一些方法:首先是疏通課文,要求學生看懂課下注釋,借助工具書,聯系語言環境,用現代漢語說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若有不懂的地方,學生相互討論解決,解決不了的由教師答疑點撥。在此基礎上,用現代漢語語法要求,引導學生增補、調配,達到疏通課文的目的;然后是注重積累,我要求每位學生都準備一個筆記本,建立“文言知識庫”,每學習一篇文言文,就把文中要求掌握的實詞、虛詞整理出來,當然,對于初一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重要的是要牢牢記住重要詞語的意思,而對于初二、初三的學生來說,對每課詞語的整理積累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該篇,要回顧、翻查從前學過的意義和用法,并隨著新課的學習去豐富,即做到縱向積累和橫向積累相結合。此外,進行積累不是機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聯系、綜合、歸類、比較。例如《捕蛇者說》這篇課文,講解“若”、“毒”、“賦”這三個文言詞時,就引導學生作了如下比較:若:①貌若甚戚者(好像,動詞);②若毒之乎(你,代詞);③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比得上,動詞);④若為傭耕(你,代詞)。毒:①若毒之乎(怨恨,動詞);②又安敢毒耶(怨恨,動詞);③賦斂之毒(毒害,名詞)。賦:①歲賦其二(征收,動詞);②復若賦(賦稅,名詞);③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古代文體,名詞)。又如“之”字,文言中用得最多,其意義和用法也有多種,特別是作動詞用和助詞不譯兩種用法,學生難掌握,我結合一些句子里的“之”字引導學生比較歸納:“輟耕之壟上”的“之”作動詞用,相當于“到、往”,我們學過的文言句中,有哪些句子的“之”與這一句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學生很快回答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這些句子中的“之”都與原句中的“之”意義用法相同。這樣,學生對文言詞語的掌握更牢固,提高了在文言文閱讀中的詞語辨析能力,課文這個“例子”也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
三、鼓勵學生勇于質疑
雖然強調熟讀成誦,“其義自見”,也不是絕對的。我贊成在反復誦讀中,圈圈點點,邊讀書,邊評點,熟讀與精思結合,疑難之處把它標出來。我國宋代教育家張載說:“學則須疑,學貴善疑。”標出疑難之后,我鼓勵學生想方設法加以解決,比如查閱工具書,查看參考資料,也可以請教別人,或是大家討論。在學生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課堂上教師就要充分發揮作用了,要針對學生提出的難點進行講解,但不必從頭至尾串講。當然學生質疑問難,也促使教師進一步鉆研,共同討論,教學相長。
四、注重課外延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針對文言文教學所占量少的現狀,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適當地進行課外延伸,這可以分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在新授課后進行對照延伸;一種是指導學生課外延伸,即文言文擴展閱讀,讓學生自學進行。第一種方式與當時新授課的內容緊密聯系,既可達到鞏固新知識的目的,又可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量。而文言文擴展閱讀,不僅可以達到上述兩種目的,還可培養學生的自學文言文的能力。讓學生自己進行文言文擴展閱讀并非易事,但只要指導得法,就會收益匪淺。因此,下面介紹一下文言文擴展閱讀的方法:每兩周抄一篇適合他們閱讀的短小文言文,指導學生運用課內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進行擴展閱讀,方法如下:(1)利用工具書和有關資料給生字注音,了解作家、作品、時代背景等常識,正確流利地朗讀文章;(2)結合學過的知識,利用工具書,翻譯文章,結合語境,深入理解疑難詞語和句子含義;利用學過的知識,分析特殊文言句式,如省略句、倒裝句等。(3)抄寫文中的生字詞、名言警句,勾畫并抄寫文中的重點句、難句。(4)對所抄文章反復誦讀,做到熟讀成誦,并能在老師指導下寫讀后感或小論文,陶冶情操,提高鑒賞水平。
總之,文言文的教學,尚需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多下一些功夫,多動一番腦筋,多想一些主意,努力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接受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把我們的母語發揚光大。
(作者單位:江蘇省銅山縣房村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