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從書面語言中獲得信息的方式。閱讀理解是各地中考試題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的題型,一般在40-60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標準。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技巧的訓練,培養其閱讀理解能力,近而在閱讀理解的準確度和深度方面得到提高;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的語言知識,提高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常見題材
近年來,閱讀理解文章的分量增加,擴大了選材范圍以及文章的題材、體裁,內容豐富,更加貼近生活,富有時代感,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育、歷史、人物、科普等,甚至一些圖表等方面的內容都出現在閱讀文章里。常見的類型如下:
1.故事類
在近年的中考閱讀理解題中,故事類的閱讀理解題仍占主流地位,許多省市都采用故事類題材的文章,有的省市甚至選用兩篇故事類的文章。不過,從近年的命題趨勢來看,故事類的閱讀文章在中考試題中所占的比例在顯著下降。
2.文化風俗類
實行新課標教材后,文化風俗類的閱讀理解采用率普遍較高。在翻閱近幾年全國各省市中考試題中發現,福州、紹興、北京、山東、四川、安徽、陜西、成都、湖南等都介紹了西方的飲食習慣、文化現象、重要節日等內容。
3.科普類
科普類的閱讀文章近年來大量地出現在中考試題中。很多地方的中考題都把科普文章作為考查學生對當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的關注程度,如:對現代發明的用途介紹;冥王星的歸屬問題;可視電話;威尼斯城交通方式;水位上升的原因;杭州灣大橋;“0”的產生;reduce,reuse與recycle含義的闡述;野生動物;獻血知識;在地球日談地球;企鵝;未來的新型汽車;處理垃圾的方法;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的情況等。
4.人物傳記
人物傳記類型的文章也出現在閱讀理解里,但在最近幾年的閱讀理解考題中,其數量不是很多,主要出現在浙江、山東、江西、安徽、蘇州、湖北和山東的威海等地。如介紹了Dr. Irene Pepperberg、Doctor Seuss、袁隆平的事跡等。
二、閱讀理解題的問題類型展示
閱讀理解題的設題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判斷正誤、選擇最佳答案、回答問題、填寫表格等任務型閱讀。閱讀理解題用來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要求考生理解文章中敘述的具體事實和抽象概念;另一類是要求通過閱讀文章,對文章的主旨和深一層的意義、作者的態度以及整篇文章的邏輯關系有更深入地理解,并據此推斷問題的答案等。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佳答案型的閱讀理解有以下幾種問題類型。
1.直接信息(細節)題
通過閱讀短文,我們可以直接從閱讀材料中找到這類問題的答案。??疾榈姆矫嬗惺录l生的時間(when)、地點(where)、原因(why)、方式(how)、過程、結局、人物之間的關系、詞和句的含義等。直接信息題的設題手段比較單一,常常針對文章中某個容易被誤解的關鍵詞句或概念,通過一些移花接木的偽裝手段組成是非辨別選擇題,難度較小,屬淺層理解題。如:
[短文節選]Tom didn't live too far away from school. So he went there and back on foot every day.
[問題展示]Tom .
A. lived too far away from school
B. didn't come back home every day
C. went to school with his mother
D. walked to school
2.句子理解題
句子理解題也叫轉換理解題。它主要是通過同義轉換的方式來考查閱讀材料中一些關鍵詞句是如何理解的,屬于通過句型轉換對短文原句釋義,難度也較小,也屬淺層理解題。此類試題在近年中考閱讀理解題中屢見不鮮,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如:
[問題展示]What does “This did not help to make him less lonely” mean ?
A. Robert felt more lonely because the other boys wanted to test him.
B. Robert did not want himself to be less lonely.
C. Robert felt as lonely as before when the other boys tried to find out what kind of a boy he was.
D. The other boys did not want to make Robert feel less lonely.
3.分析判斷題
分析判斷題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短文內容的基礎上,對文章的結構特點進行分析,以掌握全篇的邏輯關系。此類題目屬于高難度題。做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研究一下文章著重說明一個什么問題,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思想觀點,這是文章的主題;其次要分析作者運用什么樣的情節、故事來表達主題,這為文章的中心大意;另外還應注意作者是如何展開故事,運用什么樣的寫作方法以及最后是如何得出結論的。如:
[問題展示]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陳述)is right?
A.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has snow in winter.
B. Foreign students like the weather in England.
C. It is often very warm in the autumn of England.
D.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haven't seen snow.
4.邏輯推理題
此題型要求考生綜觀全文,在匯集全文提供的各項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邏輯推理,推斷作者的意向,人物的動機、目的、性格特征,事件的前因后果關系,語言中的語態、語氣等。近年來中考強調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因而推理判斷式的深層次理解題隨之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在通讀全文、弄懂全文意思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深入開拓文章的內容。例如:
[問題展示]We can infer(推斷)from the story that .
A. Paul couldn't understand the urchin
B. the urchin had a deep love for his brother
C. the urchin wished to have a rich brother
D. The urchin's wish came true in the end
5.歸納概括題(主旨題)
此題型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后歸納短文大意,概括中心思想或選擇短文標題。命題方式常為:Find out the main point / main idea / best title等。這些問題的答案大都隱含在文章中。不少文章一開頭便展示出文章的主題,尤其是新聞報道類的,第一段常是故事的梗概,這一段往往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文章的段落中則往往由開頭的一句作主題句,來概括該段的中心思想。但在不少文章或段落中,中心思想貫穿在全文之中??忌仨毦邆湟欢ǖ臍w納和概括能力,才能選對答案。因此,此類題中有些屬于淺層理解題。
6.詞義猜測題
詞義猜測題要求考生根據上下文、構詞法等猜測某個生詞的詞義或者對某個詞語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進行猜測。
三、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步驟及技巧
中考中大多數閱讀理解題都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的。如何能做到迅速、準確地解答閱讀理解呢?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單詞、短語及語法知識外,解題時應注意以下解題步驟及技巧。
1.先看問題,后看文章
在解每篇閱讀理解題之前,可先瀏覽一下文章后面的題干和選項,這樣可做到心中有數。在知道了這篇文章所要解決的問題之后,再去看文章,這樣能使思路更加清晰,在閱讀時以便著重留意文中所出現的與選項有關的信息。
2.略讀全文,了解梗概
在明確了要求之后,我們就可以略讀全文。所謂略讀也可把它稱為線式閱讀,就是力求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理解文章或段落的內容。略讀時要特別注意主題句。每篇文章或每個段落都有與主題有關的句子,尤其是科技、政論性文章,其主題句一般都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在略讀過程中,如碰到未學過的詞語或表達法,可根據上下文去猜測,但要注意切不可因此而放慢閱讀速度。
3.生僻詞語,分別對待
閱讀時不可避免會遇到新詞語。遇到生詞時,首先要先跳過生詞,繼續閱讀,長時間地停留在某一個單詞或某一個句子上是不可取的。讀完全文,對于文章中沒有造成理解障礙的非關鍵性的生詞可以忽略。對于影響文章理解的關鍵性生詞,應盡量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提示猜測其詞義。
4.通篇尋讀,獵取信息
在以上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進行通篇尋讀,獵取我們所需要的有關信息。尋讀就是較仔細地從上到下搜尋與答題有關的重要信息,用鉛筆在下面做記號,為第五步的“逐條分析,對號入座”做準備。我們已經瀏覽了文章后面的問題,經過略讀知道了文章的大意,那么尋讀時可把與答題無關的內容一掃而過,而對答題有關的內容要認真細讀。
5.逐條分析,對號入座
逐條分析,就是把尋讀時所獲得的信息與答題要求結合起來,逐條進行分析,對號入座。一般來講,問題的設計是根據文章內容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的。在這一步驟中,我們可以把表層和中層難度的理解題很快地解決,然后再解決深層次理解題。
6.排除干擾,正確選擇
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盡管多次閱讀文章,但對某個問題還是難以作出判斷,那么這時要根據已知的相關背景知識,結合對文章的理解,盡可能在所給的四個選項中,排除一些較為明顯的錯誤選項,推測出答案,從而提高得分率。
總之,閱讀理解考的是扎實的語言基礎,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閱讀教學是為完成“知識向能力過渡”進行轉化的實戰。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提高閱讀技能。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閱讀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