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能力,《大綱》中對中學生各年級聽說能力做了具體規定,語文教材中已編入了相當數量的聽說訓練教材,這樣便于糾正過去語文教學重讀寫輕聽說的偏向。聽說讀寫這四種語文基本因素,是相對獨立又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相互遷移,一種能力會遷為另一種能力,聽說是通過語言文字達到理解和吸收,是信息的輸入,說寫是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和訴說,是信息的輸出,它們之間是相通的。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指揮棒下,語文教學只重視讀寫訓練,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聽說訓練遠未達到足夠的重視,我認為當前語文教學中,聽說訓練仍然處于一種無序狀態中,具體表現為:無目的性、無恒性、隨意性,要改變這一現狀,使聽說訓練落實到實處,必須注重一個“序”字,堅持“兩結合——課堂隨練和專項訓練結合”。為此,不僅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每周還可開設1-2節專項訓練課,使聽說目標明確、形式靈活,循序漸進,逐步養成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一、聽話能力訓練目標和方式
1.目標:聽說能力,九年義務教育《大綱》規定的較概括,為便于操作,我們將這些總目標,根據多年級學生特點,分解為三個階段目標。
初一年級:
(1)聽人說話時,目視對方,不東張西望,以示禮貌。
(2)聽說話時留心說話人的語氣、表情,理解其態勢語言。
(3)聽說能抓住中心,聽懂內容。
(4)聽課聽報告能記下要點。
(5)聽讀記敘文要借助想象,再現所記敘的人和事。
初二年級:
(1)聽話時集中注意力。
(2)合理分配聽記時間,能邊聽邊記。
(3)聽讀說明性文章,聽出作者觀點和理由。
(4)聽讀說明性文章,抓住被說明事物特征。
(5)聽新聞廣播能抓住中心。
初三年級:
(1)聽說話時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2)聽人說話時能粗略分析說話人所說正誤。
(3)聽時有選擇,有效地吸取對自己有用的內容并做簡要記錄。
(4)參加討論,聽出不同意見的分歧。
(5)根據說話時特定環境,推敲其隱含意義。
2.訓練方式
(1)聽音訓練。口頭語言是音意結合體,聽說是通過對語言的辨析來理解對方意思,例如“中間和中堅”,“石油和食油”,“起義和歧義”,寫成書面語不會造成混淆,而口頭說話時相同或相近,不易辨析,在聽說時必須集中注意力,聯系前言后語,才能正確而迅速判斷出對方意思。
(2)聽說訓練。把聽過的內容概說或有創造性的復述,它與說話訓練的不同之處在于強調邊聽邊說,側重于聽的訓練,可根據不同年級的不同程度,由易到難,有記憶性聽說,在聽說內容中有意識的安排一些錯誤,以培養注意力、語音辨析能力,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3)聽后練習。進行各種文體的聽說訓練時,可分配一些書面練習,練習事先用小黑板或多媒體準備好,如《哨子》這篇自讀課文這樣訓練學生合上課本后聽讀,然后回答問題:
①用幾句話說清楚小時候哪些“哨子”,再說說從中汲取一個什么教訓?
②用自己的話說出作者列舉了哪些為哨子付出過高代價的例子?這些各屬于生活中哪些方面?
③文中作者用哨子比喻什么?
(4)聽記訓練。聽記能力作用很大,聽記需要腦手耳,協調動作,這就培養了學生反應的敏捷性和注意的分配力。學生有了較好的聽記能力,培養成聽記習慣,就能提高各科學習的效果,促使學生準確掌握字的音形意并鍛煉快速書寫能力。
二、說話能力訓練的目標和方式
1.說話能力目標大綱也較概括,我們根據各年級的特點,同樣分解成階段目標。
初一年級
(1)激發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興趣,鼓勵學生口頭表達的勇氣,從而養成主動表達的愿望。
(2)課堂發言必須使用普通話。
(3)語音準確,口齒清楚,聲音響亮,語句完整,不帶口頭禪。
(4)儀態自然大方,不搔頭撓耳。
(5)敘事完整,能較為連貫順暢地講一個小故事。
初二年級
(1)進一步擴大普通話的使用范圍,提高使用頻率。
(2)說話要簡潔,避免重復。
(3)復述要注意不同的人物身份、場合,并適當加以變化。
(4)講述見聞,內容具體有條理。
(5)介紹事物,抓住特征,突出重點。
(6)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
初三年級
(1)課堂答問,參加討論,有針對性詳略地敘事。
(2)講述見聞,能用比較恰當的語調表達感情。
(3)不同場合不同語境,說話注意隨機應變。扣住話題發表意見,觀點清楚,有一定說服力。
(4)有即興發表見解的意識。
2.訓練方式
(1)普通話訓練。正確使用普通話是說話能力訓練的起點,除了平時上課嚴格要求學生使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和回答問題之外,還需要開課進行專項訓練,使學生了解方言和普通話區別,掌握語氣、語調、語速、停頓等朗讀的常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如①語言辯證活動,根據本地的方言與普通話相異的聲韻及聲調的對應關系,制定此舉卡片,每天早自習抽出幾分鐘,讓學生練習。②分角色對話,要學生扮演角色,根據人物性格設計語速、語調,分角色表演。如學習《皇帝的新裝》這課時,可把皇帝、大臣、官員、騙子、平民、孩子等角色分配給學生,讓同學們用切合各人神態的聲調,進行角色對話。
(2)復述訓練。為使說話語句連貫,意思完整,可以采用復述的方式加強訓練,復述形式各種各樣,可從片段復述到全文復述,從詳細復述到簡要復述,從原意復述到創意復述。
(3)看說訓練。把看到的圖畫、人物和表情,通過聯想概括的說幾句或按順序說一段話。主要包括看圖說話、觀察事物的描述、觀察創造的情景描述等等,看說訓練能夠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學生只有對圖片或有關對象作認真的觀察后,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4)辯論訓練。訓練時甲乙方對某一問題的爭論,組織辯論課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選好題目,題目應該選大家感興趣、存在認識分歧、并有爭論價值的論題。②辯論雙方必須認真做好準備。③要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勇于交鋒,但不強詞奪理,應體現實事求是的學風,從而使辯論產生積極地效應。
總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進一步體會到:良好的聽說習慣一經養成,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就不再把聽說訓練當作一件苦差事。我們相信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當前的語文學習,而且會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直至終身受益,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安徽省天長市汊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