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信息技術正逐步走入課堂,它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情境營造、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征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激活課堂教學中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勢,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的整合已經成為現代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
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吸收大量信息的需要,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營造動態的、直觀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眼、耳、手、口多種器官參與學習,調動學生思維,克服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枯燥、課堂信息量小、效率低、學生參與意識不強、興趣低的缺點,使學生能夠自己發現問題,并自己著手借助各種媒體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現代信息技術構筑人與機、生與生、師與生之間多向的、交互的情景,讓學生在討論中合作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能充分利用課前搜集的信息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新水乳交融,讓同學們將豐富多彩的個性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而教師順利實現角色轉變后,成為學生知識意義建構的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和指導者。例如《經濟生活》在“影響價格的因素”這一框中,如何引出“價值規律”的內容,教師先回歸教材,由“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特征引出“價格變化的影響因素是供求關系的變化”,再總結價格與價值的關系,得出“價格的決定因素是價值”,“價值的大小決定了價格的高低,它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綜合以上兩方面分析得出“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進而總結出價值規律的內容。這樣步步緊扣,學生不僅開發智力,啟迪智慧,而且掌握方法,增強了能力。小結要與課時認定的三維目標相呼應,要做到畫龍點睛,主次分明,條理清晰,又要特別注意促使學生將本節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如有必要,應適當地對以前所學的知識歸納總結,以使學生培養善于綜合所學知識的能力;師生要及時總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提高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凈化心靈,明理篤行,知行統一,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我們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學習方法。傳統教育體制下學生學習的主要輔助手段是教學輔導書,做題─核對答案─做題,成為大多數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使學生重結論,輕學習過程;重接受,輕探索,忽視對學習過程和質量的反思,無個性的學習策略,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阻礙學生脫穎而出的障礙。而在新課改要求下,更注重對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究,信息技術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為學生獲取知識帶來了便利,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越來越強,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擴大自身認知空間,增大信息量,以支持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從而確立學生是認知的主體。高一《經濟生活》中“價格變動的影響”如何讓學生理解“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依據教材設計探究性問題:①降價必然會擴大銷售量嗎?②正常情況下,它們之間的關系怎樣?③生活必需品和高檔耐用品對價格變動反映如何?④互補商品和替代商品在既定需求條件下,它們的價格變化有什么影響?⑤舉例說明經濟生活中哪些是互補商品(汽車和汽油)?哪些替代商品(面粉和大米)?它們價格的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對于部分學生能解決的問題,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再由教師補充點評,拓寬思維。如果通過討論能夠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必重復講解。“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積極創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開動腦筋,敢于向權威和書本挑戰,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受,針對性的評判,使學生在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高、思維的擴展上都有所收益。對于沒有學生能夠解答的問題,可在師生互動前提下進行精當的講解。此類問題大都是難度較大的傾向性疑難問題,教師不要急于告知現成答案,要圍繞問題,選取材料,創設情景,設計個案問題進行共同探究,此時不能就某個問題講問題,應重在選取講解典型例題及其變式的基礎上,由此及彼,由個別到一般,探明規律性的知識,讓學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掃除疑難。
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習情境。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群體活動開展較少,而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可以很方便地展開群體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群體活動能力以及競爭合作能力。比如,在我講到《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一課時,我在一個月前布置學生搜集與消費者權益有關的案例,由于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們都很感興趣,學生課下通過網絡、報刊、廣播、電視、電臺等多種媒體廣泛搜集相關資料,并進行交流,通過對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我把全班同學分為四組,第一組:消費調查,第二組:為什么,第三組:是什么,第四組:怎么辦。小組確定之后,每個小組同學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各小組同學利用合作討論和信息分享,克服了探究學習中的各種困難,減輕了教師搜集信息的困難,增強了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通過各種媒體設置合作學習的情境,給了學生個性表現與發展的最好空間,使教學活動更加活潑,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同時在合作學習中,也避免了由于性格和能力的差異而造成的在學習上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情況,更加突出了能力強的學生的學習優勢,也有利于能力相對弱的學生的成績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銅山縣大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