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情趣。
2.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語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語言特色,學習本文自然傳神的表現手法,增強語感。
4.培養(yǎng)學生關注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習慣,引導他們在平淡的生活中發(fā)現情趣,發(fā)現詩意。
【教學重點】
1.指導朗讀,讀出情趣。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用心體驗生活,品味生活。
3.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結尾是不是贅筆。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品味法
3.討論點撥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導入
多媒體播放各地端午風情畫。
導入:同學們,在你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呢?(學生交流)這節(jié)課,咱們一起去看看汪曾祺先生的家鄉(xiāng)高郵,端午節(jié)是怎么過的?(板書文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盡可能讀出文章的風味、情趣。
三、精讀課文,理清思路
1.概括文章各段段意,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小結:
文章的題目為“端午的鴨蛋”,課文先從端午的風俗談起,從各地都有的風俗寫到家鄉(xiāng)獨有的風俗,再寫到“十二紅”,寫到“咸鴨蛋”,然后介紹家鄉(xiāng)的鴨蛋——高郵咸蛋,最后涉及正題,寫端午的鴨蛋。
板書:端午風俗——家鄉(xiāng)鴨蛋——端午鴨蛋
2.作者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哪些風俗?作者為什么對家鄉(xiāng)的咸鴨蛋久久不能忘懷?
(作者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共有七種風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放黃煙子、吃“十二紅”。作者對家鄉(xiāng)的鴨蛋難以忘懷,不是作者的個人心態(tài),而是人類的普遍心理。家鄉(xiāng)、童年永遠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至愛。文章洋溢著作者對家鄉(xiāng)由衷的熱愛與自豪,流露出作者對兒時生活的懷想與留戀。)
3.選讀“掛鴨蛋絡子”,作者寫了哪些玩法?
(挑鴨蛋、吃鴨蛋、裝螢火蟲)
四、賞讀細節(jié),體會語言
1.品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文句,仔細體會語言特點,領會汪曾祺的語言藝術。
2.學生自由選例品味評析。
例如:(1)我的家鄉(xiāng)是水鄉(xiāng)。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這一段多用短句,一句一段,大有說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接著說的神態(tài)。)
(2)雙黃鴨蛋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這是樸素的“大白話”,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讓人倍感親切。
(3)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白嘴吃也可以。(這兩句融入方言,帶有較為鮮明的地方色彩。)
3.教師小結:作者熔書面語與口語于一爐,將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在平實、自熱之中流露出雍容典雅,顯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語言功力。
五、合作研討,領悟創(chuàng)作風格
1.文章開頭大談特談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種種風俗,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創(chuàng)作風格?為什么不直接切入“端午的鴨蛋”?
(表現了作者閑適自由的行文風格。作者行文如同隨意聊天,與自然而然中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作者先濃墨重彩地描繪出“端午”的氣氛,為文章主題——鴨蛋預設了一個合理的背景,使下文寫“端午的鴨蛋”變得水到渠成。)
2.課文結尾,作者寫到了東晉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有人認為,這段話與課文內容無關,是贅筆;也有人認為,由螢火蟲在鴨蛋殼里閃閃發(fā)亮的樣子聯想到車胤苦讀用的囊螢,很自然,很隨意,正體現了汪曾祺散文閑適自由的風格,你看呢?
(這是一道開放性問題,學生能自圓其說即可。教師只需點明兩種評價的角度不同,前者從結構嚴謹入手,后者從寫作風格入手。)
六、延伸拓展,推銷高郵鴨蛋
引導學生為高郵鴨蛋擬廣告詞,例如:
1.高郵鴨蛋,鴨蛋油高。
2.高郵鴨蛋,鴨蛋中的戰(zhàn)斗蛋。
……
七、課堂小結
生活的真實源于平淡的細瑣,看來很平淡瑣屑的吃鴨蛋、玩蛋殼,其實包含了作者真切而細膩的情感。因此,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種種快樂、平淡及詩意,才算真正體驗到生活的滋味。我相信,同學們也會從平淡中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長的快樂。
八、布置作業(yè)
以“家鄉(xiāng)的_____節(jié)”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綜合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表現當地過節(jié)的風俗習慣和熱鬧場面,抒發(fā)你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備教手記: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是本文的主要情感。課文也十分典型地體現了汪曾祺散文“小敘事”的特點。因此,教學本文,應指導學生了解作者家鄉(xiāng)獨特的端午習俗,感受作者閑適自由的行文風格,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由衷的熱愛與自豪之情,對兒時生活的懷想與留戀之意,品味日常生活的動人底蘊。)
(作者單位:安徽省靈璧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