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當今世界的短跑競賽已進入了牙買加時代,2008年北京舉辦第29屆奧運會上,牙買加短跑選手幾乎包攬了所有金牌,特別是博爾特分別打破了100米、200米、4×100米三項世界紀錄。在2009年德國柏林舉行的第14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上,牙買加天才短跑選手博爾特又以9\"58的成績打破其在北京奧運會上創的9\"69的百米世界紀錄。也就是說在當今世界上,隨著短跑技術、戰術體系不斷完善,體能訓練手段不斷科學,在人類向運動極限挑戰過程中,誰能快速有力而放松、誰就能獲勝。柏林比賽后博爾特說,“我的百米前程緊,后程放松,再放松,我的絕對速度下降的就越慢,因此到了終點,我比任何人都快”。說明在高強度比賽中,肌肉的放松能力,對提高運動員的成績有極大的促進。因此本文從幾方面闡述提高短跑運動員肌體放松能力的因素。
2討論與分析
2.1提高放松能力的重要性
所謂放松能力:就是指大腦皮層運動中樞興奮與抵制的轉換能力,是支配肌肉收縮與放松的結果。在訓練過程中,不斷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改善各肌群組織之間協調配合。減少關節肌群產生的阻力。例如:改變動作的速度和節奏,反方向完成動作,運用不習慣的開始姿勢,改變完成動作的時空。加大完成動作的幅度和難度,從而達到提高放松能力的目的。
2.2高速自動化專項技術是短跑放松能力提高重要因素
運動生理學家告訴我們:在任何動作技能的形成,從陌生、熟悉、熟練到自動化這樣的一個過程,能從肌體的本能感覺能力,神經肌肉的應答能力,肌體的放松能力,經常年累月鞏固后形成動力成型、條件反射,不斷的精益求精,最后形成了動作自動化。在動作出現高速自動化的基礎上,肌體完成動作才能收放自如,形成放松技能。因此促進短跑高速自動化動作技能的形成,是放松技能重要因素。
2.3肌肉力量是提高放松能力的內在因素
現在短跑技術更加注重支撐角度、蹬地時間、擺動幅度這樣的動作效果。特別是在高速運動中,整體動作的協調配合(即兩臂、兩腿),蹬擺身體平衡,肌肉放松協調。以現在短跑技術更加注重蹬擺效果為基礎,高速跑中的放松技能,以擺動技術和擺動力量為主,是跑的核心,是高水平短跑運動員提高成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進行力量訓練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以髖為軸的高速擺動力量。(2)快速抬、放大腿相結合。(3)掌趾和踝關節快速運動用力能力,是短跑成績核心。(4)上下肢發展必須要均衡。
2.4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
肌肉的放松能力與神經類型有很大關系,而神經類型及靈活性的好壞,可以通過后天科學訓練來不斷改善和提高。前蘇聯學家巴甫洛夫指出,條件反射必須具備以下4條:即(1)條件反射,大腦皮層必須處于良性狀態。(2)條件刺激要在非條件刺激出現前兩者必須結合一段時間。(3)條件反射建立的快慢同條件刺激和非條件刺激的性質和強度有關。(4)條件反射時避免其他因素干擾。我們可以通過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協調性、改善各肌肉之間對抗關系,盡量減少因對抗肌群產生的阻力,也就是說肌肉收縮能力提高,才能更好發揮肌肉伸展力和關節的靈活性,從而使關節靈活性、柔韌性、伸展性提高,更好做到動作放松有力高度自動化。
2.5提高肌體的柔韌性
良好的柔韌性也是提高放松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柔韌性好可以提高關節的活動范圍增強技術動作連貫性和流暢性。促進放松技能的形成。所以短跑訓練尤為重視發展髖關節股群,股四頭肌、小腿二頭肌、比目魚肌、大腿后側肌、以及腰肌、膝、等關節的柔韌性。衡量好柔韌性的標準即(1)向前彎曲,兩手掌觸地,(2)向后彎曲,要以呈弧狀用手觸腳跟。(3)向兩側彎曲,軀干呈水平位置,優秀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柔韌性素質。
3結論
通過以上幾點分析,抑制短跑水平發揮的因素有多方面,我在本文做一簡明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當然還有其它方面因素,例如(生理和心理因素)。眾所周知,短跑是既簡單又復雜的一個運動項目,要想成為一位優秀的短跑選手,必須具備相關條件,在此呼吁廣大從事基層教學和訓練的教師們,短跑是以熟練為主,突出重點,形成高速自動化的放松技能。
【參考文獻】
[1] 金紅霞. 淺析放松技術對短路運動成績的影響[J]. 浙江體育科學,2003、25(2):54-55.
[2] 論短路放松技術特征[J].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19(1):71-77.
[3] 郭碧媛 試探放松技術對短路成績的影響[J]. 福建體育科技,2002、21(1):16-18.
(作者單位:安徽電氣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