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江蘇“五嚴禁令”后,學生在校時間、作業減少了,負擔減輕了。但“減負”并不意味著“減質”,老師迫切需要加強課前指導,課堂增效,課后鞏固。只有轉變傳統觀念,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教師積極配合指導,才能打造高效歷史課堂。
【關鍵詞】歷史 高效 課堂 減負
2009年6月22日,江蘇省教育廳等有關部門發出“五嚴禁令”①。一石激起千層浪,全新的規定,促使教師必須做出及時的調整。
如果說,高考是教學的風向標,高中教學就是風向標的標尖。長期以來,學校也好,學生也好,家長也好,為了在高考中勝出,盡可能地延長學生學習時間,通過題海戰術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這種方法雖然短時間能提高成績,但是它畢竟是只見分數不見人,對師生造成的身心傷害越來越明顯。教和學本來都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在應試教育下,大家疲于應付,苦不堪言。
減負并不意味著減質,因為雖然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少了,但是學校并沒有降低教學要求,老師迫切需要加強課前指導,課堂增效,課后鞏固。
一、課前指導
如何以最少的時間求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課前準備是提高效益的決定性的環節。全面、有效的備課成為重中之重,發揮集體智慧,務求實效。舉全組之力,把教學內容問題化,通過創設特定的問題情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獲取和運用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造高效課堂。
在集體備課基礎上,教師也要根據班級的學情,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案,這些準備無疑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了基礎。
學案教學是目前歷史教學使用最好的一種教學方法。既明確教師授課意圖和教學方法,又能使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學習。學案教學變教為誘,變學為思,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每張學案針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設計問題,組成一個有層次、有聯系的問題體系。對學生來說,通過課前預習,熟悉教學內容、了解認知不足;對老師來說,更有針對性,重點性講解。
二、課堂增效
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蹦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激活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就是課堂成功的關鍵。
老師的每一句贊語、每一次表揚,每一個鼓勵的眼神,對學生都是一種激勵。特別是對后進生更要創造條件,使他們有機會體面地表現自己,使后進生在“表揚-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樣的過程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不斷萌發上進的心理,揚起自信的風帆。
歷史老師可結合學生喜歡歷史故事的特點,把歷史典故、勵志故事融入課堂。每周利用課前5分鐘選取3-4個學生,選取與書本內容有關的歷史典故、勵志故事,上臺講解。講解前學生必須要先了解故事內容、然后進行歸納、概括。不僅能增加學生的歷史知識,還能提高學習興趣,更能提升學生概括、分析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渠道、多視角、多層面觀察和認識歷史,不能直接提供現成的結論或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對教學過程要全盤掌控,在學生難以深入時,及時給學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在學生認知偏離時,及時調整方向;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使學習活動能夠順暢進行;并及時矯正學生在認知或方法方面的明顯錯誤,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三、課后鞏固
如何確保并提升教學質量?建立自主管理的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的保障。對學生進行分組,相互配合協助完成訂正、鞏固。
學生遇到學習中的難點疑點,就來問老師,老師不厭其煩的講給他聽,告訴他們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學生就養成了“等、靠、要”的思想。學生遇到問題,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靠合作來解決。
拿學習路上的石頭做比喻。如果同學在學習的路上遇到石頭了,老師就對學生說,你們幾個人是不是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把它搬走。如一個人能夠搬動就一個人搬,不行就兩個人搬,兩個人也搬不走就用繩子捆起來幾個人抬走或拉走,或者有人撬,有人推、有人滾、有人拉……總之,大家一起動手,就一定會想出好辦法來把它搬走,這樣就不需要老師幫助不斷的搬石頭了。學生在搬走石頭的過程中也就學會了如何搬石頭,時間一長,技能就成熟了,搬起來也就不費事了。由此可見,合作學習是解決學習困難最好的方式。
習題講解結束后,讓學生合作互助訂正。先個體思考總結,列出存在疑問的題目,然后相互探討其錯誤原因,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完成訂正任務。這樣做,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地位,較好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當然教師不能不管不問,要不停地留心各組學生討論的難點、疑點以及進展情況,以便及時給學生“從旁指導”。如果相互討論超過2-3分鐘,仍無法解決問題,必須及時問老師,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消耗。由點連接到線,擴張到面,形成全面的、有效的課堂鞏固體系。
總之只要轉變傳統觀念,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教師積極配合指導,就能打造高效歷史課堂。
【注釋】
①“五嚴禁令”是指規定嚴格禁止下達高考升學指標,嚴格控制學生在校集中教學活動時間,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嚴格規范考試和招生管理,嚴格制止義務教育中的違法行為。
【參考文獻】
[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
[2]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3]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開明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三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