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喜剪影》是陳炎同學為她父親畫的一幅像。通篇文章陳炎沒有對她爸爸的長相、衣著、職業以及生活的環境著一字,然而他爸爸——陳仁喜得形象卻十分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只要讀上一遍,陳仁喜的幽默、樂觀,我們就不會忘記。
《陳仁喜剪影》的成功,完全得力于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一種從大處著眼,細處入手的寫作方法。一般地說,這種寫作方法是指對人物、環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體描繪,或對事件發展過程中某一細微事實的形象描繪。這種描繪往往著眼于文章的整體立意和構思,含有較豐富的社會生活乃至時代的容量。它在作品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以小見大的作用。《陳仁喜剪影》全文共四小節,除開頭一節總起,結尾一節小結外,中間兩小節寫了陳仁喜日常生活中的兩個細節,分別從家庭生活和同事關系兩個方面展示了陳仁喜幽默樂觀的性格,沒有一句空洞的說教,也沒有一句套話,全是規定情境中的實實在在的具體描寫,人物的性格,全是用人物具體的言行來展示。陳炎同學些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恰如其分地體現了爸爸的全部品格,體現了時代風貌。
在作品中運用細節描寫,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細節描寫要緊緊圍繞作品的主題,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故鄉》中的楊二嫂順手牽羊地偷手套的細節,突出楊二嫂貪小便宜的惡習。《藥》中華老栓把錢抖抖地裝入口袋的細節,體現華老栓對錢的珍惜,說明了她的錢來之不易,她舍得用這筆錢去購所謂的“藥”,足以表明他愚昧到何種程度。《陳仁喜剪影》中寫陳仁喜一本正經地數雞爪的細節,不是十分清楚地體現了他們一家人和睦友愛的生活嗎?不是一幅生動的家人同樂圖嗎?
細節也要精當。文章中所有細節都要在人物形象塑造和表達主題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那些作用不大,可有可無的細節應一概刪去。《陳仁喜剪影》一共寫兩個細節,在文中各自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用得很恰當。
二、細節要真實。真實,是細節描寫最基本的要求,唯有真實才可信,唯有真實,才能傳神,也才能感人。可以這樣說,細節的真實,是文章的生命。《陳仁喜剪影》中的兩個細節都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在我們平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有真實感。第二個關于禿頂的細節,平心而論,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較少,然而我們讀了這一細節,完全符合人物幽默樂觀的性格。所謂真實,并不是一定要在社會生活中發生過的,那些在生活中雖沒有發生過,但完全可能發生的事,完全隸屬于“真實”的范疇,如《阿Q正傳》中阿Q在供狀上畫圈這類事,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六七十年來誰也沒有懷疑過,誰也沒有說它不真實。相反那些在生活中確實發生過,但只能反映生活的表象,并不能刻畫人物形象,體現社會生活的本質的事,卻不能稱它為“真實”。
三、細節描寫要具體。具體就是在刻畫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的過程中,要具體、細微地描繪,做到有聲有色,有血有肉,力避空洞的說教。如果是刻畫人物形象,要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果是描寫景物或場面要使讀者猶如身臨其境;如果是寫事情,要有頭有尾,事情發展的環節要交代得清清楚楚。《陳仁喜剪影》中的兩個細節,都寫得比較具體細微,如在“數雞爪”中,陳仁喜的語言、動作、神態都作了具體的描繪,的確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受。
細節描寫,尤其是那些描寫人物的細節,應講究動詞的選用。準確的動詞,最富有表現力,最能體現細節的真實,如在《荷花淀》“話別”中有一個十分傳神的細節:
“水生小聲說:‘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震動”、“吮”兩個細小的動作,把女人此時此刻的復雜心情惟妙惟肖地表達出來:丈夫明天出發,消息來得太突然,妻子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手指的震動,正是心靈震動的反映,但她又不愿讓丈夫看出“震動”,她不能拖尾巴,她必須堅強,所以借“吮”的動作來掩飾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如果不用這兩個傳神的動詞調整就很難把女人此時此刻復雜的思想表達得入木三分。
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不能憑空產生,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細致的觀察、體驗、分析和提煉。正如楊朔所說:“我們最摸得準的人,常常是我們最熟悉的人,所以我們不能放松去觀察了解我周圍的人,這些人整天在你的身邊,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看慣了,你也許會覺得沒什么,要知道就是這些身邊的人,在寫作時,常常會給我們最大的幫助。”陳炎對她父親不熟悉、不了解是寫不出這樣兩個細節的。還要做到勤動筆,把觀察的細節隨時記錄下來,以備寫。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師,都是這樣的。
【范文】
陳仁喜剪影
陳炎
你想知道陳仁喜是誰嗎?告訴你,他就是我的爸爸。爸爸,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是偉大的,我的爸爸在我心目中除了偉大之外,那便是多了幾分幽默,而這些幽默中又蘊含著一種愛。
這不,在午飯桌上媽媽被爸爸逗得哈哈大笑。我呢,被爸爸氣得撒嬌。原因是這樣的:爸爸今天買了紅炸雞爪,要知道,這可是我喜歡吃的一道菜。吃晚飯,我抓起一只雞爪津津有味地啃了起來,爸爸在一旁看著,不一會兒,笑嘻嘻地問我:“雞爪有幾只腳趾?”我很恭敬地回答:“一、二、三、四,四個。”爸爸笑嘻嘻地說::“不對。”我又重新數了一遍:“怎么不對,四個,是四個。”我有點不服氣了。媽媽也數了數,的確是四個。爸爸笑嘻嘻地說:“來,我來幫你數。”說完就拿著筷子指著我手上的雞爪數了起來,我也附和著:“一、二、三、四。”我停了,可爸爸卻指著我的手說:“五……!”媽媽逗樂了。我在一旁大叫:“不算,不算,這是賴皮!”爸爸還得意地對媽媽說:“是不是五個?”媽媽立即幫我了,對著爸爸說:“再加上你那只狗爪(因為爸爸屬狗)!”“對,還有一豬爪(媽媽屬豬)!”我在一旁高興極了,笑著直敲碗。唉,真有趣!
爸爸的幽默細胞還挺多呢!有一次,別人問他,為什么他的頭頂是禿的,你猜,爸爸是怎么說的?他并不生氣,反而挺神秘地對大家說:“過來,我告訴你們,我這禿頂,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太聰明的緣故。你們聽說過‘聰明絕頂’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把在場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不一會兒,他又一本正經地說:“所以,你們以后工作一定要認真負責一點。如果讓我這‘聰明’的腦袋發現了,我可要扣你們的獎金噢!”爸爸是一個領導,處處不忘本職。工作人員似乎又上了一堂很有益的課。
怎么樣,爸爸的幽默給你帶來快樂了嗎?
【范文評析】
下面是陳炎同學的作后獨白:
“我最愛我的爸爸。爸爸工作很忙,一天到晚泡在單位里。他和氣,脾氣也好,在單位與同事打成一片,一點也沒有領導的架子。在家里,跟我們兄妹相處的也很好,拿我們媽媽的話來講是‘哪有做爸爸的樣’。只有我們不聽話,犯了錯誤,他的樣子才有點怕人,我想,這大概是‘爸爸的樣’了。不過這樣的樣子不大見到。
我很想寫爸爸,可是動了幾次筆,都寫得不滿意,不是空洞了,就是爸爸的性格不突出,與生活中的爸爸不大一樣,后來就采用細節描寫,重點突出他的幽默樂觀的性格,靜靜地想想可寫爸爸的細節很多,眼睛一閉,那些細小的有趣事情就一件件浮現在眼前,根本用不到多想,這些細小的事情似乎寫不完,我想這是我熟悉爸爸的緣故,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了文中的兩個細節,便寫成了現在的樣子。”
陳炎同學用兩個細節,把爸爸凸現出來,形象很鮮明。細節絕不是憑空想出來的,陳炎同學的獨白說得很清楚:來自現實生活,來自平時的觀察、積累。如果每個同學都像陳炎那樣,做個有心人,那么寫作水平,必然會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萬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