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ENIAC”問世以來,短短幾十年,計算機已從最初的8位機迅速發展到32位甚至64位機,直至如今的雙核甚至四核,而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價格卻越來越低,這使得中小學的計算機教學成為現實。
近幾年來,隨著省委省政府對農村中小學“四有”工程的完善及“校校通”工程的實施,各學?;旧隙寂鋫淞艘粋€或多個微機室。另外,信息技術在初中階段已納入考核科目。因而,各中小學校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以上種種原因都為信息技術教師開展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雖說計算機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過程,軟件和硬件技術已相當成熟。但是,信息技術是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而出現的,信息技術教師對它的作用及教學方法仍在探索中。
本人的觀點: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了解計算機文化的基礎之上,初步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創新意識,有效地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信息的能力。那么,我們如何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呢?
一、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素質
1.加大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力度
實踐證明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事業得以發展、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證是擁有合格的中小學計算機老師。當然,為提高教師素質,培訓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國家教委早已制訂下發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者“計算機培訓”指導綱要》。對此江蘇省舉辦了多次“校校通”工程,對信息技術教師進行培訓工作,使信息技術教師系統全面地掌握本學科知識。計算機教育學會每年舉辦教育年會,對本年度的工作做出總結,對下學年的工作做出安排。本人曾參加過其中的培訓過程,就我個人的感覺而言,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滿足了個人所需,獲得了相當豐富的理論知識,對本課程有了清晰的定位,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質。然而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特別是一些從別的學科轉入的)所獲不多。如何將培訓工作層層落到實處?目前還有很大的距離,需要有關部門協調規劃,明確任務和職責,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地進行計算機教師的培訓。
2.穩定信息技術教師隊伍
由于種種原因,現在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老師,有很多都是從別的學科轉變而來。特別是從去年起實行了教師績效工資,不同學科有不同的課時工作量計算方法,計算機教師的地位、待遇有別于其它學科的教師,這使得一部分信息技術教師轉教其它學科。這樣就形成了專業教師不能教對口的專業的尷尬,無形中形成了計算機教師的流失。最近兩年,隨著信息技術納入考核科目,相信這一現狀在很大程度上會有所改變。
二、系統、全面地開設計算機課程
2007年3月,江蘇省教育廳頒布了《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我省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毒V要》中將信息技術學科分為了必修和選修。必修學科中包括了計算機常用的操作,選修學科中主要包含了VB編程和機器人。
很多學校根據《綱要》要求主要開設了必修課,畢竟考核時所涉及到的知識均在必修學科中。然而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很多大城市,《信息技術》選修科都開設得紅紅火火。選修學科中的一些知識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簡單的幾行代碼,運行后在屏幕上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簡單的幾條指令會讓機器人按我們的意愿做動作。然而,由于條件限制,相當多的學校放棄了對選修學科的研究。
其實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學科。這也就給我們提出了:信息技術到底能不能容入到其它學科中,能不能和其他學科整合在一起?
三、加大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軟件的開發
輔助教學在未來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這不僅牽涉到信息技術學科,還會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了其它學科中。
計算機輔助教學將是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中應用最多的方面,它的發展將極大地提高中小學計算機的利用率,對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學手段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將有利于發揮計算機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為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服務。因此下大力氣研究輔助教學的開展,將是提高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效益的重要方面,也是最難的一方面。
四、加大計算機教學的投入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對計算機的更新換代提出更高的要求。計算機教學的投入包括硬件投入和軟件投入。硬件投入主要體現在硬件設施上,比如:計算機及相關的設備。軟件投入主要體現在教師的培訓上。近幾年,隨著“校校通”工程、“現代化學校”工程的進行,各學校的計算機數量均有了很大的提高,配套設施也比較完善,大多數學校已通過光纖連入了互聯網,有了自己的門戶網站。這些都為課程的開設排除了困難,為教師的教學鋪平了道路。
然而,在軟件的方面的投入就不盡如人意了?!靶PMā惫こ膛嘤栯m說舉辦了幾期,但是有調查研究表明,所參加培訓的教師有很大一部分或是說相當大的一部分沒有參于計算機教學,甚至在教學中并沒有將培訓的知識用于現實的教學過程中。這就要求我們以后的軟件投入應該有針對性,有長期的目標。
當然,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硬件設施配套到位,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并不能發揮它的作用。信息技術課在有的學校也只是擺設,學生上課也只是在微機室內打打游戲、聊聊天。有的學生通過兩年或是三年學習,充其量只會打打游戲,完全達不到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現實中碰到的問題這一要求。這部分學生雖說是很少很少,但對我們信息技術教學來說也是一種失敗。
隨著社會的進步,對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視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相信信息技術教學會邁上一個新臺階,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茅村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