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議論文寫作訓練序列構建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是以課標的要求為綱領,按教材的編排進行教學的,課標的要求是“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除此之外,沒有更加詳細的對于操作步驟的要求。現行各個版本的教材基本上都有自己的體系,對于議論文都有寫作任務的要求,但均未看到明確的寫作訓練的階段目標,能力訓練點的層級不夠明顯,教學序列不夠清晰,教師不大容易操作。
科學的教學,首先就要有科學的序列。“當前的迫切任務是構建適合母語教學特點的科學的寫作序列。”[1] 科學的訓練體系是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按照知識或技能的深淺難易程度逐項分級列序,使寫作訓練形成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單項到綜合的科學訓練系列。
如今,寫作教學課程化的呼聲現在越來越高。實現寫作教學課程化的前提,是選擇出一套關于寫作訓練的有效的知識體系,然后圍繞這些知識點按一定的序列來設計訓練點。因此,構建寫作教學的序列,以使教材形成合理的目標層次顯得十分必要。
二、初中議論文寫作訓練序列的構建
(一)片段寫作訓練序列
1.片段寫作訓練意義
議論文寫作訓練的重點是要使學生習得言語表達技能和寫作策略性知識,根據加涅的學習條件論,言語表達技能屬于智慧技能,其本質是運用概念、規則對外辦事的能力;寫作策略性知識屬于認知策略,其本質是運用概念、規則對內調控的能力。兩者都屬于廣義意義上的程序性知識。這類知識的習得其內部的必要性條件是子技能的事先習得。[2]
要分析議論文學習到底須學習哪些下位子技能,我們首先要考慮學生議論文寫作的起點能力,[3]據此,再由寫作終點能力到起點能力之間的落差分析出學生議論文學習所必需的子技能,這些子技能是寫好議論文的必要性條件,可遴選出來以片段作文的方式進行訓練。
子技能的訓練,采用片段寫作的方式,不失為一種省時省力的辦法。寫作是通過遣詞造句正確表達自己思想的一種能力。這就涉及到語言的積累,必要的練習是不可少的,這種練習首先要破除“寫作必須成篇”的觀念,要把寫作的各種要素分解落實到多樣的練習中。訓練子技能的片段寫作不同于整篇作文的寫作,講求篇章的完美性,這樣的片段訓練多到幾百字,少到幾十字,篇幅短小。
2.子技能分析及片段寫作訓練序列
下面對于需要通過片段寫作訓練的初中議論文必備的子能力一一進行分析,并擬定其訓練序列。
子技能1:提出正確鮮明的論點。
這是議論文寫作最基本的能力。表明己見,進而干預生活,是議論文寫作的目的所在。要讓自己的觀點立起來,首先必須觀點正確;寫議論文是為了樹立自己的觀點,那么,作者的觀點就必須鮮明。
子技能2: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
議論是議論文的主要表達方式,議論文就是說理的,光有觀點不行,它必須遵循嚴密的事理邏輯,必須運用抽象思維的形式,以概念、判斷、推理、分析、概括、綜合等手段去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表明作者的見解或主張。議論說理對于很多中學生來說,都是弱項。
子技能3:正確運用論據。
有了觀點,學會議論,證明觀點的時候最好有依據,這是增強文章說服力的基本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在使用論據的時候,有的使用不當,有的只是論據在文中的羅列,不會分析,所以要專門訓練。
子技能4:靈活地運用論證方法。
子技能5:合理安排議論文的結構。
子技能6:增強議論文語言的感染力。
(二)篇章寫作訓練序列
1.篇章寫作訓練意義
子技能確立了,學生要想具備較高的寫作技能,必須使子技能程序化,使相關的若干個子技能結合起來,形成一定的大步驟或概括性較大的更高層次的能力。安德森等人(1990)指出,只有對含有子技能的程序進行廣泛的練習,才能使學生將一些小的產生式組合成一些大的產生式集合,并了解和探察到產生式集合的內在關系。篇章練習就是一種“廣泛練習”。[4]
從世界上寫作教學的發展趨勢來看,也越來越強調篇章寫作訓練所擁有的“綜合”。縱觀國外的母語教學,可以看到,語言教學愈來愈趨向于“綜合”。就寫作教學而言,所謂趨向于“綜合”就是不再把寫作訓練看成是單純的寫作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是把寫作訓練與觀察、思維、想象等認知能力、審美能力的訓練,與寫作興趣、審美情感的激發、培養,與閱讀教學乃至于各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與學生的整個生活實踐結合起來:一言以蔽之——把寫作教學與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與學生的“社會化”、“人化”結合起來。這樣的重任,片段寫作是不能完全勝任的,必須進行完整的篇章寫作。
2.議論文寫作思維能力分析及篇章寫作訓練序列
文章的寫作總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尤其對于初中議論文的訓練來說,其中還牽涉到一個思維能力的問題。“從本質上講,學生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準確的、有條理的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高級思維活動。”[5]“在寫作中加強思維能力訓練,才算抓住了寫作訓練的本質內容。在中學寫作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要堅持相信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步發展的原則。”[6]培養思維能力在議論文寫作訓練中尤其重要。
寫好一篇議論文需要分析、推理、判斷等邏輯思維能力,也需要發散、聚合的思維能力,有時也需要辯證思維能力,等等。這些思維能力在初中階段不可能都訓練,應該著重訓練幾種議論文寫作所必需的基本的能力。
首先要培養分析能力。
分析,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也是剖析道理的一種方法,就是把一個較為復雜、龐大的事物或問題分割開來認識,肢解開來考查,從而將大化小,將難化易,將暗化明,將隱化顯,以便于掌握事物,把握問題。表現在論證中是:通過對論據的分解、比較、發掘其中蘊含的規律,找出其中隱藏的道理來。初中階段,邏輯抽象思維還屬于經驗型,對于事物認識往往比較膚淺,所以,我們可以依托形象的材料,首先從對事物的分析能力開始培養。
由此,我們首先可以安排一事一議的議論文寫作訓練。
幾乎所有的寫作訓練書籍以及教科書都把一事一議的文章作為議論文的起始訓練文章。“初中學生寫議論文需要一個過程。一開始,可先寫‘一事一議’的文章,即就一件事發表議論。‘即事說理,有感而發’,從而逐步提高說理能力,為進一步寫好議論文打下基礎。”[7]一事一議文章對于結構要求也不嚴格,正好可以讓學生寫寫“放膽文”,便于學生的興趣培養,老師也可借此了解學生議論文的寫作水平,教學也可以有的放矢。
其次要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初中生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常常囿于一點,不能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因此培養發散思維很有必要。發散思維首先要求思維的流暢性,其次是變通性,再次是創新性。在議論文寫作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從問題的一點出發,力求多個方面、多個維度、多個層次的答案。對有不同思考方向的學生要保護其積極性,并幫助學生把握發散思維的規律。
由此,我們其次可以安排并列式的議論文寫作訓練。
這樣學生在說理時才能夠打開思路,從多個角度思考,不落俗套,使論證更加全面。訓練時,既要注意發散思維的培養,又要兼顧前面所學的分析能力,因為沒有分析的發散,必將流于膚淺。
再次要培養推理能力。
由此,我們再次可以安排遞進式的議論文寫作訓練。
因為遞進式議論文的結構,為達到遵守邏輯做到嚴密性,必須要求學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步步為營、縱向挖掘,進行思考推理。
最后要培養辯證思維能力。
由此,我們最后可以安排駁論文的寫作訓練。
議論文要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駁論文要求對生活中某些習以為常的事情或觀點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的內容學生會較感興趣。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一分為二看待問題,有創意又合情合理。
(三)構建片段寫作訓練與篇章寫作訓練整合的序列
1.片段寫作與篇章寫作訓練整合的意義
片段寫作重在教師的“引”,篇章寫作重在學生的“寫”。片段寫作,要突破初中議論文寫作必備的幾個重點的子技能。這種突破子技能的訓練屬于規范性塑造寫作,它的價值定位在“寫作的規范性練習”,其習作性遠遠高于創造性,對于能力的綜合練習具有前導性。[8]而篇章寫作則因其內容承載的豐富性,更多地要求學生獨立的個性化的寫作。
“單項訓練是分解難度的有效途徑和辦法,綜合訓練則是最終目的,要擺正兩者關系,通盤考慮整個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使單項訓練與綜合訓練有機結合,保證能力的有效生成。”[9]各國的實踐證明,單純的寫作單項訓練和沒有分解的綜合訓練都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大家正日益重視單項寫作訓練與綜合訓練的統一。單項訓練是綜合訓練的基礎,綜合訓練是單項訓練的鞏固和升華。
2.片段寫作訓練與篇章寫作訓練整合的序列
篇章寫作要與片段寫作密切結合。片段寫作為篇章寫作提供支撐,同時,篇章寫作對片段寫作所訓練的內容又起到及時的鞏固作用。本序列采用重點能力用片段寫作進行分項訓練的方式,綜合能力用篇章寫作進行訓練的方式。把初中議論文寫作訓練分為四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兩個子技能的片段寫作,一個綜合性的篇章寫作。其中前兩個子技能的片段寫作是直接為篇章寫作服務的。而篇章寫作又是前面子技能的鞏固和發展。每個訓練單元呈現一種能力之間的遞進關系。
由此,我們可以試著將子能力的片段訓練有機組合到篇章的訓練過程中。
其訓練思路是:子技能1(提出正確鮮明的論點)+子技能2(議論文重在議論)+一事一議議論文+子技能3(正確運用論據)+子技能4(并列式議論的特點)并列式結構議論文+子技能5(靈活運用論證方法之立論)+子技能6(遞進式議論文的特點)+遞進式結構議論文+子技能7(靈活運用論證方法之駁論)+子技能8(增強議論文語言的感染力)駁論文
本序列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寫法訓練“從簡到繁”,內容廣度“從局部到整體”,內容深度“從淺顯到深奧”,根據學生寫作單項能力發展的一般規律,進一步細化了“能力訓練點”,并將這些訓練點優化排列到各個不同的階段。由此,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將能力的訓練連成一個有序的結構。
本序列寫作訓練呈螺旋上升之勢。例如,“子技能1,提出論點正確鮮明”,是其他子技能學習的基礎,在其他子技能學習的過程中,這個能力又得到不斷地提升。又如,“一事一議”作為基本的議論文篇章訓練,后面要學習的并列和遞進式的議論文又是以此為基礎的,實際上事實論據的使用就是一事一議文章訓練的簡化和延伸。
由此,既循序漸進,又螺旋上升,讓寫作知識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使得議論文寫作訓練得以形成一個嚴密的體系。經過以上有序列的訓練之后,就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議論文的自由寫作。先入“矩”,然后是“隨心所欲不逾矩”,“先收后放”,使得學生既有“規矩”成“方圓”,又能夠在規矩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創造,為高中階段進一步學習議論文打下扎實的基礎。
【注釋】
[1] 李衛東. 新課程背景下寫作教學的幾個議題[J]. 中學語文教與學,2008,(10):4.
[2] R.M.加涅,W.W.韋杰,K.C.戈勒斯,J.M.凱勒. 教學設計原理[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136-150.
[3] 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3.267.
[4] 何更生. 作文教學心理學[M]. 上海: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3..195
[5] 劉淼. 作文心理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5,12.
[6] 董小玉. 現代寫作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65.
[7]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 語文(第五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0.
[8] 鐘家蓮,鄧小珠. 淺析小作文訓練的類型、特點與價值[J]. 語文建設,2009,(7).
[9] 劉淼. 當代語文教育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1.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第47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