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教育理念,是培養德才兼備的棟梁人才?!坝讼扔隆痹谌嫱菩兴刭|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至關重要。常言道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只有德才兼備才能造就英才。作為一名政治老師,如何才能培養學生高尚的品質呢?我個人以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引導學習,牢記行為規范,強化學生高尚品德的意識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它就將德育教育放在了首位。培養人才,其關鍵在于思想品德的培養。智育再好,而品德惡劣,就有可能成為危害國家、民族利益的罪人?,F代的一些高科技犯罪,由此可見一斑。因而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品德培養。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育人是教育的根本。
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將德育工作作為教育工作之魂。否則,我們就很難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很難落實素質教育提出的對人的思想要求,所以,在每個學期初,我們都以班為單位,利用早操,自習,或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系統而細致的校規校紀教育。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通過學習,讓他們寫感受、寫心得、辦黑板報、使他們懂得哪些行為是好的,值得去學習;哪些行為是丑的,需要摒棄它。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美丑的能力,培養學生養成高尚品德的意識。
二、樹立典型,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學生心地較為單純,對事物的模仿性及自身的可塑性極強,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些特點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樹立德育榜樣,這無形之中會激發他們仿效的動力,使其品德向善、向美發展。在小的方面,可拿班級內“拾金不昧”、“勤奮好學”、“愛護公共財物”等典型事例對他們進行教育,并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在大的方面,可選用感動中國人物“王百姓、丁曉兵、林秀貞、華益慰、……”的事跡來感動他們。
王百姓,公安戰線上的普通民警,自1985年從部隊轉業以來,他始終戰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線,多次臨危受命,親手排除各類炸彈1.5萬多枚,處置大小爆炸現場無數,是公安系統唯一沒有傷殘、排爆沒出過一次差錯的全國勞模。王百姓有著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懼死亡,但他還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線上穿越,“因為我是一個警察,又從事這方面工作,我不去誰去?”王百姓時時命懸一線,老百姓才能平平安安。他和我們一樣,有家,有妻,有娃。為了人民的安寧,他舍生忘死。這樣的事跡怎能不感動我們的學生呢?王百姓、丁曉兵、林秀貞、華益慰……他們難道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不是我們思品教育的典型材料嗎?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的例子不少,像盜竊、打架行兇被判刑的例子太多太多,我們可以帶他們去勞教所參觀,用鐵的事實教育他們,這樣不但使他們的行為向著真、善、美的方向發展,而且可以使他們的品德得到升華,情操得到陶冶,形成高尚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加強自身修養,做好學生的表率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教育家夸美紐斯也說過:“教師的職業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為人師表,率先垂范,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是言談舉止的楷模,學習的表率。無論何時何地,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而且要比學生做得更好。每個學生的眼睛就像一架攝像機,
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被學生模仿。因此,作為老師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要用良好的人格去影響學生,用高尚的品德去感染學生,用美好的言談去教育學生。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去年秋,有個叫田鋒學生患有白血病,危在旦夕。此時,學校團委發出號召,倡導大家“獻愛心”,老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學生們個個慷慨解囊,湊齊了昂貴的醫藥費。
所以,老師一定要用高尚的品德,用美好的人格來塑造學生美好的人格,用自己的行為說話,“心動不如行動”,“說的好不如做的好”。
教師的言行是學生最直接的典范,教師良好的素質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內容,教師的作用,一方面教人學習知識;另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做人的道理。我在工作實踐中努力使自己做到這一點,視身教重于言教。我認為,教師不能只靠抽象的口頭說教,一定要用自己良好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理智態度,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陶冶,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品質,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作為一名政治老師,要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我們必須嚴以律己,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他們,為他們做表率,使我們的學生都能成為德才兼備的學生。
(作者單位:陜西省彬縣北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