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社會上有一些人這樣議論:“我們是中國人,和國外也沒什么聯系,學外語有什么用呀?”乍聽起來很有道理,其實不然!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來到學校,不僅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更主要的是變得更聰明。”高中的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做到對一些單詞、句型的“四會”,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便以后能夠更輕松地掌握更多的知識,最終具備一種善于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具備高水平英語能力的人才,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使其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學好英語呢?
一、以常規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基礎
常規思維指的是憑借一般現成的知識經驗,按習以為常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它是思維能力中的最基本要素,在英語的素質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對一些單詞、詞組、句型的聽說讀寫四方面達標,這一點,不光是在現在素質教育中體現出來的,就是在以前的傳統教學中也是被當作基礎要點來要求的,說白了,就是要求學生去記去背,但同時它又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古有“熟能生巧”“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說,實際上也就是在常規思維基礎上發展而得的創造性思維。現在生活中,許多學生認為學英語有時并不難,你教什么,我就學什么,你上什么我就背什么,一些較基礎的試卷不足為懼,輕輕巧巧得高分,但有時面對一些較靈活的主觀性考題,卻無力應付,覺得英語很難,原因何在?——創造性思維能力不足!語言思維的過程從低級到高級可劃分為六個階段:認知、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和評估。常規思維僅僅局限于認知、理解和運用等低級階段。英語教學在不否認基礎訓練的基礎上,要跟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盡快地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以便學生將來在獨立工作和別人一道工作時具備優秀的實際能力。
二、以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為重點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特殊的問題解決方式,即在思維過程中靈活地產生各種新觀念,思維的結果具有新穎性,思維方式不落俗套,雖是如此,創造性思維能力亦有高低之分,高指杰出人物的創造性,他們創造的新事物,對整個人類來講,都是新的,這是一種高水平的創造;低指的是對社會來說不是新的,但對自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活動所表現的創造里。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這種對自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創造里,發展他們的智力,落實素質教育的精神。
(一)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創造性思維
興趣是一切知識的最好老師,失去了興趣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自身原動力——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作為老師,最基礎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其創造性思維的產生。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是有感情的,學生的感情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只有積極肯定的感情才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得到發展,思維才能更加活躍。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這種師生關系的培養,使學生敢問敢說,而老師又盡可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設定適當語境。學生的情緒在很多時候是受周圍環境影響的,一個輕松愉快的情境總是會讓人感到趣味十足而又躍躍欲試。一篇短文哪怕是再簡單,寫得再好,如果只是用嘴巴去讀,終歸是一篇文章,如果讓自己親身體驗一下,則效果將會是大不一樣,特別是對于英語這一門實用型的工具學科,更是如此。在高中牛津M1的PROJECT中,要求同學們學會設立自己的CLUB,并制作相應的POSTER,于是我們的課堂變成了一個現場海報策劃組,在錄音機與投影機的適當引導下,內容變得生動而引人入勝,在自己的設計過程中,更是各種創意不斷,使干巴巴的幾句與以前學過的內容融會貫通起來,同時還提到了一些未學過而又想知道的內容,在學生們積極參與的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性思維。
(二)巧設疑問,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創造性思維更是如此,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在一定的情景下激發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進行獨立思考,在自己進行歸納總結后,從老師的問題中找到答案,并再一次進行歸納總結,顯得相當重要,教師的問題則應從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入手:
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創造性思維中,創造性的想象可以先提供所需要查的事物的形象,使創造性思維形象化,從而指導創造性思維的順利進行,因此,心理學家認為,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沒有想象力便無創造性可言。
2.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的機會對每個人都是相同的、平等的,但是每個人對其吸收的程度卻大不相同,原因何在?認識事物的方式不同。沒有經過全面的歸納總結,就不能很好地對事物從全方面產生較為客觀的認識,從而對事物的認識產生偏差,無法去真正的把握事物的本質所在。無法及時的發現缺點,改正缺點。這一點早在古代就有“熟能生巧”等等諸如此類的例子所證明。可見歸納總結是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一個必備環節。在整理歸納“就近就遠原則”的時候,我引導同學們抓住重點,就記“就近原則”并且暗示他們可否有巧妙的方法來記憶。這個具有挑戰性而又趣味十足的題目,讓大家絞盡了腦汁,于是在其思考的過程中,這部分單詞的印象加深了,在我給他們整理出順序后,這部分詞匯便牢記于心了。
(三)改變常規的思維方式
在教學中,應注意多角度、多方位的設計各種思考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使學生不僅僅停留在理解所學的內容上,而是能夠利用現學知識,結合已學知識去創造、去探索,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在高中牛津M1的PROJECT中,同學們在理解完“READING CLUB”的具體內容時,老師又結合下面設計海報的任務,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club?在當然我們得到的不僅僅是答案本身,更多的是一種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與獲得。
(四)積極評價,鼓勵創造思維
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碰到學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這時教師如果以嚴厲的批評或指責,都會壓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信心,更會妨礙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反之,課堂上,如果學生處于一種和諧、積極的環境中,則會激起學生更加活躍的創造性思維與學生參加的積極性。因此,在評價中應注意以下幾種評價標準:1.分層次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程度的評價標準,對較優秀的學生給予高標準嚴要求,對較差的學生應多多的給予肯定和積極的評價,以鼓勵其學習的自信心與積極性。2.分類別評價,對有創造性的回答一定要先給予一個積極肯定的回答,再去分析其對錯,對于無創造性的回答,即使是正確的,也不要給予過高的評價,以鼓勵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以常規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基礎,以創造性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充分發展學生的智力,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使英語教育的根本也落到實處,為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