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近兩年來,在中考作文考試命題中,話題作文已日見萎縮,標題作文已成主流。面對以后的作文教學和考試,再次加強對標題作文的研究已顯得更有必要。有許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選材與立意缺乏創新精神:材料雷同、人云亦云、缺乏創意。筆者研究了近兩年的中考優秀作文并結合自己的日常作文教學實際,對標題作文的選材與立意方面進行了一點探索,總結出由表及里、舍近求遠、反彈琵琶、哀兵必勝、穿越時空、尋求熱點這六點淺見,希望對我們的日常寫作訓練乃至中考中的標題作文選材、立意的創新能有一定的幫助。從而使自己的文章能從泛泛之輩中脫穎而出,獲得高分。
【關鍵詞】中考標題作文選材立意創新
在2008年中考中,標題作文備受青睞,話題作文已風光不再,在2009年中考中話題作文更是降至谷底,標題作文已坐穩江山。2009年僅江蘇省13個考區的作文題中標題作文就占了十道;隨機抽樣其他省市60道作文命題,標題作文就占了83%。可以這樣說,經過兩年的美麗翻騰,我們已經進入后話題命題時代,即標題命題時代。因此面對未來的寫作訓練乃至中考,再次加強對標題作文的研究已成為必要。但有不少考生因標題作文的限制性而感到選材和立意的困難,更談不上創新了,其結果往往因立意平庸、陳詞濫調而痛失“半壁江山”。然而,有些考生卻因立意新穎,筆下生花而創作出考場佳作,洞悉這兩年標題作文的考場佳作,我們不難發現無論其題目、文體、結構、語言還是選材、立意無不滲透著創新精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意猶帥也”,主題更是文章的靈魂。為了提高我們對標題作文的選材和立意的創新能力,筆者結合近兩年中考中的優秀作文和自己對標題作文選材和立意的探索,總結出了以下幾點淺見,寫出來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由表及里,開掘深意
魯迅所說的“選材要嚴,開掘要深”,后一句話就是講對主題的挖掘深刻。我們在標題作文審題時,若能拋棄題目中關鍵詞語的“本義”,而從其轉義(包括引申義和比喻義)和廣義角度切入進行立意,文章就比較容易寫出新意來。以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標題作文題“送你一輪明月”為例。該題目只有巧妙地挖掘“明月”比喻義,拓展“明月”的含義,才能贏得立意和選材的自由與新穎。這輪“明月”,既可以是你膽怯時老師會心的微笑,也可以是你缺乏信心時別人熱情的鼓勵;既可以是生病時同學的關心問候,也可以是失意時真心的祝福和寬慰;既可以是迷茫時的真心指路,也可以是沉醉麻木時的嚴厲批評……當然,在你人生最灰暗的時候,蜘蛛織網的執著,螞蟻的堅持不懈,也無不給失意的你以人生啟迪,這何嘗不是人生收到的“明月”呢?有位考生采用博客發帖的形式寫作,通過“朋友,送你一輪明月:貴在堅持,永不放棄!”“朋友,送你一輪明月:勤奮,堅持,就是勝利!”“朋友,送你一輪明月:放松心情,永遠陽光明媚!”這三段留言圍繞主題,新穎不俗,內容各有側重,寫作各有特色,相得益彰。人們為此文耳目一新:由于其選材精當、立意深刻而被評為一類文。
二、舍近求遠,后來居上
許多標題作文題中,常提供若干選材構思范例,那些水平一般的考生像找到“救星”一樣,立刻選取其中之一構思立意成文。而有一些學生卻從列舉之外選材立意成文,而展現自己的才華。這正如古人說過的:“凡作文發意,第一番來者,陳言也,掃去不用;第二番來者,正語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來者,精語也,方可用之”。這“三番來者”,用今天的話來講也就是從一個標題作文題著手,進行多方面選材立意,把最初大家都能想到的第一、第二選材、立意拋棄,從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方面選材、立意。這樣通過比較鑒別,讓后來者居上,定能選材新穎、立意高遠。下面來看2009年甘肅蘭州中考標題作文主要題干:
一次挫敗的經歷,一個難忘的勝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勸慰,一種特別的愛好……凡此種種,會使你的知識得以豐富,智慧得以增長,讓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請你以“那一刻,我邁上了新臺階”為題寫一篇文章。
材料中列舉五種選材立意方案,從挫敗的經歷、難忘的勝利、睿智的文章、善意的勸慰、特別的愛好方面任選其一稍加思索,便可創作成文,但這樣的學生肯定很多,很容易使自己成為泛泛之輩。如果“舍近求遠”,能獨辟蹊徑,肯定會出奇制勝。有位考生從鄰家小弟的白血病去世認識到活著真好、收到一條老師發給自己的勸慰短信認識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現在正在做的事、看到一棵老樹深埋泥土的根想到要想實現夢想必須經歷人生旅途上的艱辛坎坷,從這三方面選材、立意得出我們確實是在一個個“那一刻”中成長起來的,我們應珍惜生命中一個個的“那一刻”這一有意義的主旨。結果該文以別具匠心的選材、高遠鮮明的立意而獲得滿分。
三、反彈琵琶,圍魏救趙
從標題作文題的正面選材、立意是常用的方法,若從標題作文題或文題中心詞的反面切入,采取“圍魏救趙”的方法,常常能別開生面,鬼斧神工。此即所謂“逆向思維”,即在對事物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變量的系統認識的基礎上,以原材料的中心為對立面,換一種眼光,換一個角度看原材料,提出與其相反的觀點。運用逆向思維,常能出奇制勝,它是寫出創新作文的一條有效途徑。以2009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標題作文題“呵護”為例。大多數學生只著意于申述呵護是什么,為什么呵護、怎樣去呵護,來從正面選材立意。而有位考生卻能突破定向思維,通過每天中小學放學時,家長在校門前接孩子的盛況寫起,從反面來審視呵護之弊,提出呵護對青春是“一朵令人窒息的雨云”的見解,最后呼吁同齡人“堅定地走出呵護之傘的陰影”點題。這份作文因小作者逆向立意,“反彈琵琶”而令人耳目一新,結果分數又創新高。
四、哀兵必勝,以情動人
歷代文論家都強調文章的選材要真實。劉勰提出寫文章要“事信而不誕”,即事實確實可信而不荒誕。劉熙載明確地把“失實”列為寫作文章的七戒之一。只有飽含真情實感的事例才能以情動人。冰心說:“要對讀者真實,首先要對自己真實,要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袒露在讀者面前,才有可能與讀者產生情與情的交流、心與心的撞擊。以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標題作文“被自己感動”為例。有位學生寫了面對父母的離異“我”也有過痛苦,文中很多次真實地描寫自己的淚水,讓讀者也不僅欷歔,但是他也很快的發現一味痛苦是徒勞的,唯有快速走出陰影才行,于是打起精神讓自己堅強地去面對,無論是中間的描寫還是結尾的感受,都緊緊地扣住題旨,本文雖然選材于常見離婚題材卻沒有編造離奇的故事的痕跡,而是一位很受傷的孩子用他的淚和痛寫成的,讀了這取材于現實生活中催人淚下的典型事例,定會使人蕩氣回腸、為之動容,像這樣的文章閱卷老師不給高分都難。
五、穿越時空,撫今追昔
寫作離不開聯想和想象,就像鳥兒離不開雙翼一樣。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所以,在寫作時,當你無話可寫時,就可以通過聯想和想象,穿越時空擺脫現實的束縛。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是生動的教科書,是啟人智慧、讓人思考的范本。洞觀08、09的許多優秀作文,追尋歷史,選擇典型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來選材立意就是不錯的選擇。以2009年浙江省紹興市中考標題作文題“你我走過的日子”為例。有位考生選的“你”是詩人李白及李白的詩。在走過的日子里,詩人(或詩)給予了“我”“勇氣”“感激”“自信”和“澄澈透明的心靈”。這不僅僅是與詩人對話,更是在自己身處逆境時對詩人的詩、詩人的人生的一種觸動,一種共鳴,一種理解。該考生就是憑借穿越時空、撫今追昔的選材,富有創新的立意,有力的顯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淀,像這樣充滿詩意、滿含情愫,考場作文能不得高分嗎?
六、尋求熱點,與時俱進
“文章合為時而著”,作文選材一定要追蹤社會熱點,體現時代精神,找到最佳立意,這樣才會讓人倍感新奇、刮目相看。以2009年浙江省嘉興市中考標題作文題“不走尋常路”為例。我們在審題時把目光投向生活可以聯想到許多寫作素材:改革開放30年所走過的是不同尋常的道路;奧運會開幕式所走過的是不同尋常的道路;攜妻照顧初戀女友34年的韓惠民所走過的不同尋常的道路;堅守大山深處只為鄉村教育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所走過的不同尋常的道路……有位考生以“我愛不走尋常路的祖國”為主題,從中國的四大發明寫到毛主席領導的革命,從港澳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寫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從中國的神七飛天寫到奧運鳥巢的圣火點燃……正因該文通過自身的語言功底,用幾近堆砌的華章麗句,表達了一種與時代同步的強烈情感而受到閱卷老師的好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以上標題作文選材、立意在由表及里、舍近求遠、反彈琵琶、哀兵必勝、穿越時空、尋求熱點這六個方面的創新剖析,我們應將唐代韓愈的《與李翊書》中:“惟陳言之務去”作為自己寫作的座右銘,將文章的“材”這一“要點”和“意”這一“元帥”進行內在特別的創新,再結合文章必要的標題、語言等外在形式創新,你的標題作文必然會化腐朽為神奇,巧奪天工進而勝券在握。大家不妨取本文創新淺見的點滴一試,訓練強化自己的創新能力,我想你在標題作文寫作方面必能將中考作文這“半壁江山”搞定。
【參考文獻】
[1] 劉企華 主編. 中考作文怎樣得高分,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5/1出版.
[2] 韓立福 主編. 新課程教師科研行動指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3出版.
[3] 作文與考試雜志社 主編. 中考作文備考題典,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12出版.
[4] 赫學穎 主編. 2008年全國各地中考優秀作文報告,重慶:課堂內外雜志社2008/7出版.
[5] 赫學穎 主編. 2009年全國各地中考優秀作文報告,重慶:課堂內外雜志社2009/7出版.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新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