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檢察官作為檢察權的真正實施者,在實現檢察權的作用中充當著無法替代的角色。在維護公平正義的過程中,檢察官需要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干涉。檢察官獨立必須明晰獨立的內涵和范圍,深化其價值功能,為檢察官獨立尋找切合中國國情的現實路徑。
關鍵詞:檢察官獨立;內涵;價值功能;現實途徑
中圖分類號:DF8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30-0132-02
檢察官的獨立性主要來源于檢察權和檢察官的司法性,對保障檢察權的公正和獨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中也只凸顯了人民檢察院的地位,作為實際操作者的檢察官卻隱而不顯。但是綜觀西方法治國家,檢察官個體獨立是獨立行使檢察權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保證檢察官公正合理地處理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探討檢察官獨立的內涵出發,分析了當前我國檢察制度中實行檢察官獨立制度的現實意義,最后探索了我國檢察官獨立機制的實現途徑。
一、檢察官獨立的內涵
檢察官獨立也即檢察官獨立行使檢察權,在這里“獨立”表明了檢察官的地位,意指檢察官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在行使檢察職權時,擁有表達自我意志,不受除法律和事實以外其他無關因素非法干涉的權利。不過這只是對檢察官獨立的一個簡單概括,作為檢察獨立的核心和最后落腳點,檢察官獨立有著自己更深層次的內涵,如果要完整界定檢察官獨立的概念,我們要先明白如下四個問題:獨立的主體、獨立的對象、獨立的內容、獨立的相對性。
獨立的主體,也即誰獨立的問題。毫無疑問,檢察官獨立的主體就是檢察官個人獨立。個人獨立是說,獨立行使檢察權的主體應該是每位檢察官個體,而不是檢察機關這一集體,也不是所有檢察官這一群體,更不是其他的機關、團體和個人。也就是說,檢察權應由檢察官獨享。
獨立的對象,也就是向誰獨立、獨立于誰的問題。一般來講,檢察官在處理檢察事務過程中,總要受到各種各樣的干涉,其中有來自檢察系統之外的,也有來自系統內部因管理和領導關系而產生的。我國憲法第131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因此,檢察權對外獨立于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觀點由于憲法的明確規定是沒有任何爭議的。雖然憲法對檢察機關與這兩者的關系作了明確規定,但是對于如何具體實施卻不明確。使實踐中檢察權受兩者不當干涉的現象較為普遍。而且該規定并沒有把權力機關和政黨包括在內。所以唯有明確規定檢察權不僅獨立于行政機關,還獨立于包括權力機關和政黨在內的所有國家機關。當然這里的獨立,并不是指完全的獨立自主,隨心所欲。而是指不受其非法干涉,對于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方式進行的合法監督和指導是應當接受的。
檢察官獨立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檢察官的外部獨立,是指檢察官作為檢察權的直接享有者,在行使檢察權的過程中,只服從法律和事實,不受檢察機關外的任何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不當干涉,并依法正確處理與政府、法院、黨委、人大等其他一切國家機關之間的關系。二是檢察官的內部獨立,是指檢察官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相對獨立于上級檢察官或檢察機關。在檢察機關內部科學劃分檢察權,合理配置、協調檢察官與檢察長、上級檢察官之間的關系。這是檢察官獨立的具體表現形式。在我國,檢察官對外行使檢察權都是以檢察機關的名義來進行,但檢察官的不獨立大部分來自于檢察機關的內部,因為外部干涉常常是通過內部干預的形式表現出來。三是檢察官的身份獨立,是指檢察官的序列獨立于法官和行政官員,不屬于這兩種官職的一種。
檢察官獨立是相對獨立。檢察官的獨立要受到外部權力的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從權力配置的角度看,檢察權的獨立不應是絕對的,監督者仍然需要被監督,這是防止檢察權被濫用所必須的。檢察官的獨立是檢察一體基礎上的獨立,檢察官具有追訴犯罪和維護法制統一、履行法律監督的職責,這決定了檢察權的行使必須保持整體的統一。為了保證這種統一,需要通過檢察一體原則,將檢察系統組織成一個統一的組織體。檢察官在這統一的組織系統中,不是完全的放任自由,而是要接受上級檢察官的指揮和監督的。因此,在這個層面上說,檢察官的獨立也只是相對的。
二、檢察官獨立的現實意義
檢察官獨立有利于克服檢察一體所帶來的弊端。檢察一體是上命下從為特點的工作機制。檢察一體雖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也帶來很多弊端。絕對的檢察一體倡導絕對的服從,使得上級可以通過正當的途徑來侵分下級應有的權力,通過合法的手段達到非法的目的。絕對的檢察一體會導致相互推諉,無人負責,發生錯案時無法追究責任,容易演化成集體無意識、集體不負責。絕對的檢察一體導致層層審批、文贖主義,造成訴訟效率低下,案件久拖不決。絕對的檢察一體消磨了作為個體的檢察官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缺乏發揮自身最大優勢的原動力。檢察官獨立則為原本僵硬的檢察一體、上命下從注入了活力,彌補了檢察一體所帶來的缺陷,從而使二者相輔相成,和諧的發揮作用。
檢察官獨立有利于公正有效地行使檢察權。沒有檢察官的獨立,檢察權所追求的價值、所代表的利益、所負有的法律和社會責任就會大打折扣。只有做到檢察官獨立行使檢察權,才能夠全面充分地實現檢察權的法律任務。做到防止國家權力的專橫。保證國家刑罰權的落實。
檢察官獨立有利于遏制腐敗。從古到今,無論何種社會制度,無論何種政治體制,只要有權力和利益存在,腐敗現象就無法徹底禁絕。懲治腐敗也是我國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而我們的腐敗問題之所以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遏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較好地實現檢察官獨立行使檢察權。檢察官在查處大、要案件時,往往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在追求法律正義和服從權力之間常常處于兩難的境地。因此,為有效遏制腐敗,當務之急就是要實現檢察官獨立行使檢察權。
三、檢察官獨立的實現途徑
第一,檢察官獨立主體地位法定化。為使檢察官在獨立行使職權時能做到“名正言順”,就必須在相關法律中明確檢察官的獨立主體地位。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第9條規定:“檢察官享有下列權利:(一)履行檢察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第4條規定:“檢察官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但這并不是對檢察官獨立主體地位的明確,我們應更進一步確定檢察官有獨立行使檢察權的權力。可以將檢察官法第4條修改為:“檢察官依法獨立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并同時在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中作相應修改,具體規定檢察官在訴訟活動中享有哪些權力,哪些事項可以自己作決定,哪些事項應當請示匯報或者應當由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作決定。筆者認為可以將現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中規定由檢察長和檢察委員會作決定的事項仍由他們決定,其余事項則可以規定檢察官享有獨立的決定權限。
第二,實行垂直領導體制,改革現有人事和財政管理制度檢察官獨立要求檢察官在辦案過程中具有獨立人格,不受外力的影響和制約,更不能成為地方保護主義和各種權力的“工具”。要改變檢察機關及檢察官受地方權力制約的現狀就必須改革現有的檢察機關財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體制。筆者認為可以將我國現行的雙重領導體制進行改革,實行檢察機關內部的垂直領導體制。與檢察機關實行垂直領導體制相一致的是,確立檢察經費的中央財政統一撥給制和人事任免制。檢察經費的中央財政撥給制可以由最高檢察院設立專門管理檢察經費的部門,負責向中央財政申報年度經費,并由其對全部經費進行管理和監督,并保障專款專用。該部門在向下撥經費時要結合考慮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水平,按適當高于當地生活水平的標準進行經費劃撥。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地方各級檢察官的人員編制要由上級檢察機關統一核定,嚴格按法定標準考試錄用。下級檢察機關檢察長的選舉由上級檢察機關檢察長提名,報本級人大審定后,交下級人大選舉,選舉后,再報上級檢察機關檢察長提請本級人大任命。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可由檢察長提名,然后由上級檢察機關檢察長提請本級人大任命。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非經上級檢察機關同意不得任意免職和調動。
第三,積極推進檢察官職業化。檢察官職業化是檢察官獨立的必然要求。“法律職業,是一群人從事一種有學問修養的藝術,共同發揮替公眾服務的精神,雖然附帶地以它謀生,但仍不失其替公眾服務的宗旨。”檢察官職業作為法律職業的一種,對從業者的信仰、品德、學識、能力等有著同質性的高標準要求,所以,必須要走職業化或曰精英化的道路。檢察官的職業化包括實行嚴格的職業準入制度、完善的繼續教育制度、全面的職業保障制度和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這四個內容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