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辦高校黨組織的主要作用是統一領導學校黨的工作,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進行有效監督。其作用的發揮主要是通過黨員來間接進行的。民辦高校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需要構建包括動力機制、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在內的較為完善的機制體系。
關鍵詞:民辦高校;黨組織;作用;途徑;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8.7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30-0191-02
民辦高校的迅速發展,給新時期的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民辦高校的黨組織如何定位,發揮什么作用,其發揮作用的途徑、機制是什么,是目前我們應該著重厘清的問題。
一、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分析
(一)民辦高校黨組織的定位
民辦高校是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從事高等教育的學校。民辦高校不同于公辦高校,在領導體制方面存在著特殊性。公辦高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決策學校的重大行政事務,校長負責執行。我國《高等教育法》第4章第39條規定:國家舉辦的高等學校實行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層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層委員會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和有關規定,統一領導學校工作,支持校長獨立負責地行使職權,其領導職責主要是:執行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領導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討論決定學校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和負責人的人選,討論決定學校的改革、發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項。民辦高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我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3章第21條規定:學校董事會聘任校長、修改學校章程和制定學校的規章制度、發展規劃,籌集辦學經費,決定教職工的編制定額和工資標準等。民辦高校黨組織主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民辦高校黨組織的主要職責是: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則,致力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各類人才;引導和監督學校遵守法律法規,參與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支持學校決策機構和校長依法行使職權,督促其依法治教、規范管理;支持學校改革發展,及時向上級黨組織和政府職能部門反映學校的合理要求,幫助解決影響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全面加強學校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領導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領導學校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和教職工代表大會;做好統一戰線工作,支持學校內民主黨派的基層組織按照各自的章程開展活動。
綜上,可以看出,黨組織在公民辦高校中所處的地位是不同的,所發揮的作用存在著差異。公辦高校黨委起領導作用,對重大事務擁有決策權。民辦高校黨組織的主要作用是統一領導學校黨的工作,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進行有效監督。
(二)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
民辦高校黨組織作用的發揮主要是通過黨員來間接進行的。具體途徑為:
1.進入決策層,直接參與決策
民辦高校黨組織要發揮監督保證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正確的有效貫徹執行,引導學校依法辦學、依法治校的作用,最有效的途徑是參與對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首先,在黨的基層組織按照黨的有關規定建立優秀黨員晉升的有效機制,使得優秀的黨員可以進入黨組織領導班子的行列。其次,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在全體黨員的支持下,通過法定程序進入學校的決策機構,從而發揮積極作用。
2.進入執行層,參與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工作
民辦高校董事會作出重大決策后,交由以校長為首的執行層進行實際操作。執行層的核心任務是負責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黨組織的領導班子和優秀骨干可以通過特定程序積極進入執行層,參與由校長主持的日常決策。
3.形成智囊層,積極建言獻策
對于黨的政策問題,學校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尤其事關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等,黨組織要進行集體討論,廣泛聽取黨員和群眾的意見,形成統一的意見和建議后,由黨組織負責人提交決策層。
4.鞏固先進層,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黨的基層組織發揮著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的作用。廣大黨員是先進性的代表,在群眾中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因此,在民辦高校,基層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的充分發揮,一方面,可以使廣大群眾沿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前進;另一方面,也吸引著職工群眾和學生積極加入黨組織,從而壯大黨員隊伍。
二、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機制探討
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離不開完善的機制作保障,構建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機制,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動力機制
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兩方面:
1.黨的使命和責任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現代化,教育必須先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強國必先強教育。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決定性意義。黨在新時期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定了其必須履行好職責,在高校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全面促進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
2.民辦高校的公平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國家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國家保障民辦學校舉辦者、校長、教職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實際上,民辦高校仍然面臨著公平缺失的境況。政府在管理上的“越位”,在財政上的“缺位”,在政策上的“虛位”,在服務上的“空位”現象非常普遍。這些現象直接影響到了舉辦者對政府的信任,對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因此,依法落實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的平等法律地位,為民辦高校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真正促進民辦教育的發展,才能使民辦高校真正擁護黨的政策,也才能為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提供動力。
(二)運行機制
在民辦高校,董事會、黨委、行政三者具有不同職能,建立三者協調發展的運行機制至關重要。董事會負責統一決策,行政負責執行,黨委參與決策并進行監督。黨委應該尊重支持董事會的決策權,維護其決策的權威性;尊重支持行政執行董事會的決策,維護其日常管理事務的決定權;董事會、行政尊重支持黨委依黨章黨規開展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確保政治核心作用、監督保障作用的有效發揮。董事會、行政和黨組織之間應該建立科學的溝通協商機制。董事會和黨政領導班子可以交叉兼職。書記可以兼任副院長,從而實現組織上的黨政合作。
(三)保障機制
制度建設更帶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是民辦高校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的強有力保障。
1.完善制度
目前關于其黨建方面的制度還非常有限。在現有的制度中,指導性、原則性的比較多,具體的、可操作的比較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并未作出明確的規定。2000年,中組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社會力量舉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組發[2000]7號)首次以黨內政策法規的形式對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作出了規定,從而彌補了長期以來民辦高校黨建制度性依據空白的不足。2006年,中組部、教育部黨組又出臺了《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06]31號)(以下簡稱兩個《意見》),從六個方面對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作出了系列規定。
從以上兩個《意見》文件的內容來看,都缺乏具體的操作細則和實施的強制性。因此,加強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當務之急就是要完善制度。一是要根據目前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出臺新的制度。二是要細化原有的制度,增強可操作性。三是要督促各民辦高校根據自身特點建立一些具有特色的黨建工作制度,確保黨組織工作的有效開展和黨員作用的充分發揮。
2.加大對制度的執行力,建立監督機制
目前民辦高校在黨建工作制度的執行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如兩個《意見》中規定的“黨組織負責人應進入董事會”、“黨組織對學校的發展規劃、人事安排、財務預算、基本建設、招收收費等重大事項,提出意見建議,參與研究討論”、“院系黨組織至少配備一名專職組織員”等,實際工作中并未得到切實的落實。大多數民辦高校的黨組織還處于“虛”位,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因此,加強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關鍵是要加強執行力。
加強執行力,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監督機制。監督側重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情況,黨內各項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揭露、批評和制止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明確獎懲措施,使民辦高校能夠自我約束。上級黨組織要加強對所轄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檢查與評估,進行不定期考核。要根據考核情況對民辦學校給予適當的激勵和懲戒。對學校在辦學中嚴重違背黨的政策,偏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要責令整改、限制招生甚至停辦和撤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EB/OL].http://www.moe.edu.cn/.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EB/OL].http://www.moe.edu.cn/.
[3]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社會力量舉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edu.cn/.
[4]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xaiu.edu.cn.
[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EB/OL].http://www.moe.gov.cn/.
[6]彭宇文.民辦高校(獨立學院)黨建工作的背景與特點初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7).
[7]王寶根.新世紀高校黨的建設[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2).
[8]王寶根.高校黨建創新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32.
[9]周更生.民辦高校黨組織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途徑探索[J].高教研究,2005,(35):33.
[10]章清.關于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若干問題的思考[J].理論學刊,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