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由于來源復雜,文化水平差異大,心理特點各異,因此增加了管理難度,面向成教學生構建針對性的社團是否有益于其管理及學生的自我發展,就其必要性及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成教學生;社團;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7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30-0212-02
高校學生社團是最具普遍性和參與性的學生組織,在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職業素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現行的成教學生既具有90后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的共性,又存在與普招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差異,給學生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根據成教學生的特點成立社團,可使學生充分發展興趣愛好,豐富學生第二課堂,讓社團成為學生課外實踐教學的主要載體,將課堂內外相結合,全面提高成教學生的社會適應力。
一、成教學生特點
成教學生在學生構成、學習目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與普招生具有明顯的區別,因此,在成教學生的管理方法上必須根據其特點,因材施教,絕不能通過常規的“一刀切”方式進行。
(一)學生構成多元化
成教學生中大部分為剛出校門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專生,也有少量具有一定工作經驗需要繼續“充電”的,以及在家待業多年的往屆生。這些學生來自社會各層次,思想認識、知識體系、社會閱歷、生活習慣等都存在很大差異。
(二)學習目的多樣化
由于背景不同,成教學生學習目的也各不相同,工作過的學生能意識到學習機會的寶貴,所以,目標明確,積極性較高;從中學直接進入成教學習的學生,一般在中學成績欠佳,本身學習主動性差,再加上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動力不足;也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直接沖著一紙文憑而來,常處于敷衍了事的狀態;更有甚者,是被父母“逼”入大學門,完全沒有學習的概念,以混日子為主。這樣幾類人群的集合,“近朱者赤”的少,但“近墨者黑”的隱患較大。
(三)心理壓力過大化
成教學生中大多數都經歷過中考或高考的失利,這使他們總處在受挫的陰影中,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強。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很容易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導致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普招學生存在明顯的差異。
(四)就業壓力多層次
成教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相比普招生低下,綜合素質相對不高,在人才市場上一直處于“弱勢地位”。除了與相同專業的本科、專科學生競爭,還要消除用人單位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以及抗衡社會輿論帶來的負面壓力。這就需要在校期間對其進行全方位的鍛煉和培養。
二、建立成教學生社團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針對成人教育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在管理中的各個環節上都要做好思想教育的工作,如我們在工作中充分認識到“多一個健康發展的學生社團,就多一塊教育的陣地,多一個展示的舞臺,多一個創新的堡壘,多一批受益的學生”。那成教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多了一塊陣地,多了一個舞臺,大大地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二)有助于成教學生展現自我,增強自信心
社團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重要陣地,是學生彰顯自我的最好平臺。成教學生由于來源復雜,其中高考落榜生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并有部分厭學情緒,但是在不同的社團組織中,他們能迅速找到滿足自我特長及個性的需要。并且健康有益的社團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幫助自控力的提高,消除心理陰影,增強自信心。
(三)有助于提高成教學生的就業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缺乏動手能力的訓練,而社團“以團隊凝聚力、持續學習力、知識創新力、實踐創新力”為鮮明特征,具有可持續發展性,是對第一課堂的良好補充。社團活動不僅增加了參與者的知識儲備,同時鍛煉了組織協調等能力,尤其是學習能力的具備,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技術裝備,各種活動中的特長鍛煉更有助于在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三、成教學生社團管理模式的建議
(一)制度化
針對成教學生特點,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社團管理制度,確保學生社團建設步入“制度化、規范化、高效率”的良性發展軌道。首先,成立社團管理中心。負責學生社團的創建、日常管理、成效評比及干部培訓等。其次,引入考核激勵制度。由于成教學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約束力,所以,要對社團成員實行嚴格的考核制度,這將非常有助于成教學生形成在學習上你追我趕,在活動上形成爭先恐后的競爭格局。再次,建立學生社團掛靠制度。每個學生社團必須有相應的掛靠單位,便于指導社團的具體學習活動。
(二)學分化
顧明遠教授在20世紀90年代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中就明確指出:“課程是指為實現學校教育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的總和,它包括學校所教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活動。”也就是說學校的課程應包括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兩種類型。但目前在我國高校中,學生在社團中的活動成績一般都是既不計算學分也不記入學籍檔案的。成教學院作為高校中相對獨立的二級院系,同時針對成教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特點,可以考慮采取社團活動學分制作為嘗試。各社團根據自身特點采取不同的學習形式,由指導老師進行考核,將每個成員的活動成果直接轉化為量化的成績納入學生的評獎評優中,從而在彌補成教學生課堂學習能力不足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成教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專業化
樹立專業意識是將社團建設引向深入必不可少的環節。首先,社團活動要以專業的教學和人才培養為中心。學生社團活動是學校第一課堂的延伸,因此,社團活動必須要與專業教學的要求相結合。這將在有利于吸引學生參與的同時更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其次,社團指導老師的專業化。目前學生社團的指導老師大部分來自團委的老師,從整體上看缺乏一定的專業性且指導力量顯得薄弱。所以聘請專業的社團指導老師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社團活動的專業水平,而且能提高社團的管理水平。
(四)品牌化
社團品牌化是社團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社團組織相對松散,凝聚力不強是目前大多數學生社團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社團的持續發展,尤其是成教學生社團,應充分根據生源特點,專業特點開展社團活動,在活動內容、組織形式上不斷創新,在文化內涵提煉精神方面建設精品,才能永葆社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使社團的活動走上品牌化發展道路。同時品牌社團具有輻射效應,可以帶動更多的社團發展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社團的全面發展。
(五)社會化
社團社會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由于成教學生社團的投入遠遠不如普通高校社團的水平,所以其應該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最實際的可以讓社團活動加入企業元素,引入企業贊助、參與活動,同時良好的校企互動必將為學生適應職場帶來有益影響。另一方面,應鼓勵社團“走出去”,利用自身的知識技能優勢組織開展面向社會的各種服務,利用社會的廣闊舞臺達到從學校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目的,體現社團價值,樹立社團的良好形象。
成人高等教育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益激烈的辦學競爭中,校園文化建設尤為重要,而成教學生社團可謂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有助于實現成教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時針對成教學生社團有必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以保持其良性發展,提高其魅力,吸引廣大成教學生的參與。
參考文獻:
[1]伍德勤,高寶立.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活動現狀及優化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1):82-86.
[2]俞亞萍.加強職技高師學生社團建設的對策研究[J].世紀橋,2008,(6):59-60.
[3]汪慧蘭.高職院校社團建設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08,(9):239.
[4]曹燁.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08,(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