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完成任務為主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是非常有效的,特別是在非母語的英語語言教學中,它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也激發學生積極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對英語的興趣。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相對于重點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基礎相對較弱,綜合知識面相對較窄,學生學習態度不夠主動,任務型教學法給他們注入了學習的動力。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小組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30-0247-02
引言
長期以來,以傳授語言知識為主的教學方法一直在各種教學形式中占主導地位。這種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傳遞知識的主體作用,忽略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也忽視了知識的“被傳授者”——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多持有被動接受的態度,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與素質教學的目標相差甚遠。以完成具體任務為中心的任務型教學法思路是最近30年來交際思想的一種新的發展形態,它把較為抽象的語言知識轉化為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把學習內容設計成各種模塊的交際任務,讓學生以完成任務為目標,通過實踐、體驗、參與、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在積極參與解決問題中習得知識。對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其基礎相對較弱,綜合知識面相對較窄,學生學習態度不夠主動,任務型教學法給他們注入了學習的動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日益全球化,我國對外經濟、文化、教育交流與合作日趨頻繁,外語人才已經成為涉外企業的關鍵性人才,這些變化對英語專業的設置與人才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獨立學院是近1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新的重要成果,為發展民辦高等教育事業、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了積極貢獻。獨立學院因其特殊的辦學模式和以培養實用性人才為目標的宗旨,更是抓住這一時機,各大獨立學院紛紛開設與市場接軌的英語專業(如涉外英語、商務英語、旅游英語等),在確保獨立學院專業生存與發展的同時,為社會培養一大批適用涉外型人才。英語專業甚至一度成為一些獨立學院的搶手專業。不可否認,獨立學院的英語專業得到了初步的發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較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英語教學體系不夠完善。目前很多獨立學院由于沒有經驗可循,也沒有現成的可借鑒的資料,只能邊教學邊摸索。有的獨立學院作為公辦院校的二級學院,直接把公辦院校的那一套教學理論拿來用,卻忽略了教學對象的需要。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與公辦一本院校學生之間語言基礎及學習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沒有真正結合自身的實際,更難實現突破創新。
(二)語言教學設施不夠完善。由于獨立學院經費自籌,一些獨立學院軟件設施與硬件設施更新不夠或不及時,所以實踐教學環節操作存在困難。學生的學習較局限于課堂教學,而基礎語音室、網絡化英語語言實訓室、多媒體教室、商務模擬實訓室、實訓基地的建設還不夠。因此,學生容易感覺學習形式單一,學習的參與性不強,學習態度不夠積極。
(三)英語專業班級人數超標。一般來說,英語專業由于是語言專業,需要大量的口頭交際和書面寫作能力的練習,所以最理想的狀態是小班教學,即一個班級控制在20~30人。但是,在許多獨立學院,由于經費成本、設施不足等原因,英語專業班級人數達到35人左右,有的甚至將近40人。如此規模的人數,每節課每個學生平均得到練習的時間就相對縮短,甚至有的內向型學生,一個學期下來基本沒有在課堂上發言的機會。無疑,這將會影響學生英語語言技能的習得。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以任務為本的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小組活動為主,作為主動的參與者,使學生參與到問題的制定、解決過程,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因,培養他們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有效的實踐中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鑒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任務型教學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解決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因為基礎較差、學習動機不足、學習形式較單一、班級人數超標等帶來的問題。
學習需要智力因素,同時也需要如需要、動機、興趣、態度、感受等非智力因素。其中需要在任務型教學中起到關鍵的作用。需要往往以“缺乏感和豐富感被人們所體驗,并與欲望、愿望、意圖、理想等心理活動方式反映出來”(346)。①可以說,需要是學生能否積極參與到課堂、能否積極地進行自主學習的基本動力。針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基礎(相對于重本或一本學生)較弱、學習態度不夠積極的情況,教師不應該“照拿”重本或一本學校的教學方法,把大量知識在課堂上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相反,教師應了解獨立學院英語專業這一學生群體的需要,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教學方法。因此,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如分組活動、模塊教學,讓學生以組為單位(teamwork)去完成一個任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進行一系列的活動,如觀察、調查、組織、分工、討論、分析、推斷、選擇、歸納、作計劃、作決定、與他人交流、與他人分享、評價他人、撰寫書面報告、作口頭報告、PPT演示等等。教師有效組織這種任務和活動,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一)在人數過多的英語專業班級,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活動/學習中來,因為每個學生都屬于某一個組別,如果不參與活動或不積極,就會收到來自同伴的責備,有一定的壓力。同時,每個學生可以通過參與小組活動,有效地表現自己。
(二)使學生在過程中知道他/她會做什么,擅長做什么,想要做什么,如何才能把事情按要求做到最好,同時識別他人的智慧、自己的短處。學生還會從中對比自己與他人在口語表達、語音語調、詞匯量等方面的差距。
(三)重塑學生的自信心。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高考成績低于重本或一本學校的學生,心里往往會有一種自卑感,認為自己差(學習差、能力差),不如重本或一本學校的學生。但一旦體驗和認知到完成任務(特別是一項難度較大的任務)所帶來的成就感,就會信心倍增,認識到自己也有強項,從而增強其以后學習或參與活動的信心。
(四)教師可以通過任務評估體系檢測任務進展情況,同時在過程中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從學生的需要和角度來看問題,為以后的語言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提供參考依據,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獨立學院英語專業,而不是照搬重本或一本的模式。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專業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雖然任務型教學法能較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因,培養他們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有效的實踐中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但是,教師在制定任務、分配任務、組織管理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
(一)明確任務目標。提高學生口頭交際能力,筆頭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等等。
(二)確保任務的真實可行性。盡量讓任務接近實際生活中的情況,而不是憑空想象。如與生活相關的熱點話題辯論(hot topics debate),模擬商務會議(simulated business meetings)、模擬會場翻譯(simulation site translation)等。
(三)度量好任務的難度。任務過于簡單會使學生覺得沒有挑戰性、無興趣,任務過難又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因此,任務的難度應較高于學生目前的水平,但經過努力可以達到。
(四)監控任務過程。教師制定和分配好任務后,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到學生活動中,但要時刻跟進學生任務進展情況,隨時提供指導,要讓學生有序完成任務。
(五)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從任務實施的過程、完成的結果及小組內成員合作的綜合表現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提供有建設性的改進措施。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夏季梅.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3]張積家.高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