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利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明確提出反腐倡廉建設的概念并將其與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一起作為黨的建設的主要任務,要求加強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把“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寫入黨的十七大通過的黨章,明確了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要求、工作目標。這是我們黨反腐倡廉理論和實踐創新的重要成果,是加強黨的建設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個人認為,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反腐倡廉方針的具體體現,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任務。如何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和作風,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堅持改革創新、統籌推進、重在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突出重點,全面、系統、扎實地推進反腐倡廉各項工作,在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控機制上下功夫,做到治標和治本、懲治和預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要創新思路,加大力度,努力在四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加強廉潔從政教育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二是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三是以加強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監督為重點,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四是要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
在具體實踐中,要堅持和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即“凡是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重要問題,必須經集體討論作出決定”,進一步強調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都要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嚴格執行和不斷完善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誡勉談話、函詢、質詢、罷免或撤換等制度。進一步整合監督力量,堅持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專門機關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緊緊抓住監督重點,完善監督制度,綜合運用各種監督形式,切實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督。要把加強對干部的監督同信任干部、保護干部、激勵干部統一起來,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廣大干部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要堅持一手抓懲治、一手抓預防。既要集中力量開展專項治理,對已經暴露出來的腐敗問題,抓緊查處;又要深化改革、創新制度、強化監督,從源頭上鏟除腐敗現象滋生的土壤,帶動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整體推進。要把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擺上重要位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切實擔負起領導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重要責任。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責任考核,嚴格責任追究。黨委(黨組)書記要負總責,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要根據分工抓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要把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情況列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做到履行責任有規范、檢查考核有標準、責任追究有依據。黨委和政府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許多任務,是黨委和政府職能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必須充分發揮黨委和政府職能部門的作用。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緊密結合我市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反腐倡廉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全市科學發展、趕超發展提供了紀律保證。一是服務經濟發展有作為。積極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提出的“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講話精神,全面跟蹤保障全市發展大局。以“三思三行”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扎實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實現了保留行政許可事工頁、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審批時間“三個減少30%”目標。二是嚴肅黨風黨紀有作為。在全市剎歪風、樹新風、正作風,積極營造風清氣正、求真務實、勤儉節約、廉潔高效的良好工作氛圍。認真貫徹執行宜春市公職人員“六條禁令”,先后4次對全市各單位“六條禁令”及上班紀律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并處理違規公職人員8人。狠抓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突出抓好違反廉潔自律四個問題專項治理,嚴格執行市委關于廉政紀律“八個嚴禁”,進一步推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三是關注民生福祉有作為。緊貼民生實際,積極服務群眾,不斷加大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力度,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各種突出問題,努力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強化了服務群眾的場所建設、群眾監督的平臺建設和損害群眾問題的糾正處理。四是預防懲治腐敗有作為。按照綜合治理、標本兼治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進一步完善全市懲防腐敗體系建設。抓住了教育這個基礎,提高了干部的“免疫力”;抓住了制度這個根本,提高了制衡力;抓住了監督這個關鍵,提高了約束力;抓住了懲處這個要害,提高了震懾力。
我局始終把構建和推進懲治和預防體系建設作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是加強對干部的廉潔從政教育。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紀國法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廉潔白律教育,努力擴大教育培訓的覆蓋面,善于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開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增強反腐倡廉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說服力、感染力。
二是加強機關廉政制度建設。我們在全面落實審計署“八不準”廉政紀律上,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與之配套的制度規定,如《關于嚴格執行審計工作“八不準”的規定》、《審計工作廉政準則》、《審計組廉政責任規定》、《審計工作紀律及違反紀律處理辦法》等。這些制度規定的建立,形成了具有審計機關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體系,對審計機關的反腐倡廉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近三年以來,我局審計人員就拒收和退回禮品、禮金、購物券等價值達10萬多元,拒吃請800多人次,謝絕被審計單位邀請“參觀、考察”10多次,用實際行動維護了審計機關的良好形象。
三是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制約。僅2009年度,共對24個單位的25個原單位(部門)主要負責人任職期間的經濟責任進行了審計,共查出違規金額1 331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1 507萬元。為市委、政府管理、考察、任用干部,強化領導干部責任意識、績效意識、廉政勤政意識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一是細化審計方案。我局認真貫徹執行宜發[2004]23號文件《關于宜春市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的規定,積極探索制定和完善了鄉鎮(街辦)領導干部屆中審計實施方案,明確審計內容、責任、標準。細化了五個方面十八個單項指標評價體系,這一做法在全省經濟責任審計研討會上進行了經驗交流。二是注重協調配合。特別注重加強與組織、紀檢、人事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大了屆中審計的力度,今年共對5名鄉鎮黨委書記進行了屆中審計,任中審計面進一步擴展,逐步實現了由事后監督為事前、事中監督,及時為市委、市政府管好、用好領導干部提供量化依據。三是深化審計內容。特別是離任審計,主要強化了四個結合和二個延伸,做到“一審多用,資源共享”,既節約了審計成本,又能達到審計需要的效果。“四個結合”就是離任審計與任中審計相結合、離任審計與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相結合、離任審計與資產、負債審計相結合、離任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兩個延伸”就是對市直單位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向下屬單位、分支機構及代管的各種專項資(基)金延伸;對鄉鎮黨政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向鄉鎮直屬獨立核算單位延伸,將領導干部管轄范圍內的重點收支大戶、納入延伸審計范圍,收到了較為明顯的效果。
四是加大對重大違紀違規問題的揭露和查處力度,積極參與懲治腐敗的各項工作。審計部門作為反腐敗的重要力量,在審計工作中加大對重大違紀違規問題的揭露和查處力度,是應該履行的重要職責,也是充分發揮審計機關免疫功能的重要體現。僅2009年我局查處小金庫16個,查處違紀違規金額3 728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6 728萬元,提出審計建議403條,被采納341條。在對沼氣項目的審計中發現幾名干部的違紀線索和事實,及時向市紀委進行了移送,相關責任人受到了黨紀處理。
(作者單位:高安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