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腰脫的“絕招”
很多人看到周圍的親朋好友得了腰脫,自己整天心神不寧,生怕哪天也遭遇此境。其實,只要掌握以下幾個“絕招”,腰脫就不會輕易惹您的麻煩的。
1、腰以下部位必須常年保暖,身體各處也要防寒。還要避免寒涼性食物的攝入。
2、平素生活中,要避免急性腰扭傷、撞擊等外力損傷。遇到搬運重物、咳嗽、打噴嚏、用力排便等情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做好保護工作。
3、工作、學習中要經常活動腰部,最好每半小時左右變換腰部的姿勢,使腰大肌始終處于非緊張牽拉狀態,尤其某些用腰較久的而且容易被人忽視的活動,如:看電視、打麻將、玩電腦等,要記得及時活動。
4、堅持做有利于鍛煉腰大肌的動作,如仰臥位蹬自行車練習;在臥室里倒退慢走;在地板上爬行等。
大多數人認為,年齡大的人才會得腰脫。其實這是個誤區。無論任何年齡段,如果腰部經常處于一種固定的姿勢而造成腰肌勞損、韌帶拉傷等,都可以誘發或加重腰間盤的病變。
跳繩可防宮外孕
研究表明,在經常跳繩的育齡婦女中,絕少有宮外孕患者。
跳繩時身體上下顛簸,可抖動體內的五臟六腑,對子宮及其周圍的韌帶、系膜等也都起到震顫、按摩的理療作用。而對于在腹腔內橫置排列、相對游離的輸卵管和卵巢,既有節律性的顫動,又有拉抻作用,相當于“做體操”。連續而規律的“輸卵管體操”,是種適宜刺激,可活躍微循環,提供充分的營養和氧氣,增強新陳代謝。
有人用精密儀器監測排卵過程,發現身體上下跳動可促使卵子更順利、更準確進入輸卵管開口,有力證明了“輸卵管體操”的保健效應。
★注意:在精子進入體內的20個小時之內,最好不跳繩,因為可能影響精子和卵子的結合。
突然變矮警惕骨質疏松癥
鄭州的趙女士今年57歲,前不久,她在外地工作的女兒回來看她,第一句話就是:“媽,你怎么變矮了?”趙女士很吃驚,拿出卷尺一量,身高竟然比原來低了5厘米。
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骨質疏松診療中心主任馮志海教授估計,趙女士身高“縮水”與骨質疏松有關。經過骨密度檢測結果顯示,趙女士患了中度骨質疏松。馮志海說,當骨質疏松到一定程度時,椎體的結實程度就會降低,經長時間擠壓,椎體會變形,相鄰椎體的距離縮短,這也是趙女士變矮的真正原因。
骨質疏松癥多表現為腰背酸痛,身高縮短,駝背,易骨折。有50%的骨質疏松患者沒有癥狀,有的在發生骨折后才被發現。女性骨量丟失以絕經期為分水嶺,50歲或絕經期前每年丟失0.5%~1%的骨量,到了絕經期后的5年內,骨量丟失率增高6.5%。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壽命大幅增加,多數女性一生中有1/3以上的時間將在絕經期里度過。當絕經期女性出現身高變矮時,就要留意是不是患骨質疏松了。
女性如何補鈣應因時期而定,絕經期女性骨質疏松主要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的,治療時以補充雌激素為主,輔以補鈣。雌激素屬激素的一種,臨床使用有許多適應證和禁忌證,不能擅自使用。女性進入老年期,也就是60歲后,除補鈣外,還要考慮鈣質的吸收問題,在補鈣的同時,盡量搭配促進鈣質吸收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