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大火、價格甚至翻了數倍的黑豆,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補腎佳品呢?
在一個著名的養生館里,一名工作人員正對著會員們講解食物的營養知識:“中醫認為黑色入腎,所以得了腎炎的人要多吃黑豆。”我問講課的女孩子:這個講法從哪學來的?她說她經中醫老師培訓過,五色入五臟,黑色補腎。
這個女孩子的講法跟一些腎病患者選擇吃海參補腎源于一個理兒。因為中醫有“黑色入腎”的理論,海參是黑色的,黑豆也是黑色的,因此許多人認為,腎臟有問題,吃了這些黑色食物總是有益處的。
我對講課的女孩說:我在軍醫學校學的是西醫,同時我也學了點中醫。中醫所指的腎和西醫解剖學中的腎臟并不完全對應,不能簡單理解“黑色入腎”,并不是所有的黑色食物對患腎臟疾病的病人都有益,起碼急性腎炎、腎功能低下的病人要嚴格限制大豆類食物的攝入,黑豆屬于大豆類食物,也在限制范圍內。
臨床營養專家王興國教授在博客中寫到過:“在病房中發現,很多腎功能不全(肌酐、尿素氮異常升高等)的病人在吃海參,因為他們認為海參可補腎。這是錯誤的做法。腎功能不全患者因為排泄肌酐、尿素氮等代謝廢物(這些含氮的代謝廢物都來自蛋白質代謝)的能力受損,所以要限制攝入蛋白質(低蛋白飲食)。而海參含有大量蛋白質,且主要為膠原蛋白,膠原蛋白營養價值較低,人體利用率較差,故會產生更多的肌酐、尿素氮等代謝產物,因此對腎功能不全者有害。”所以,急性腎炎和腎功能不全的病人,首先,要嚴格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其次,要進食高質量的蛋白質。
評價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不能單憑食物蛋白質的數量,也就是不能一聽“高蛋白”就是好的。除了數量,還要看食物蛋白質的組分是不是合理,越合理,就越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和利用,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也就越高!按照這個標準,黑豆的蛋白質質量要高于海參,但比起雞蛋、魚類、瘦肉來,大豆類(黑豆、黃豆、青豆)的蛋白質質量還是低的,因此急性腎炎和腎功能不全者補充食物蛋白質應選擇雞蛋、魚類、瘦肉為好。
為什么要進食高質量的蛋白質呢?因為前提是限制了蛋白質的總量,如果再不對蛋白質的質量嚴格把關的話,那么攝入的蛋白質就滿足不了人體利用的需要。
如果患了急性腎炎或到了腎功能不全時,對食物中蛋白質的選擇要十分精心。這類病患的蛋白質攝入,總結起來就是:低數量、高質量。不僅是黑豆、海參,就是黑米、黑麥也要嚴格限制,至于限制的程度,最好請臨床營養師來安排,起碼要跟醫院的主治醫生一起會診,根據檢查指標來確定營養治療方案。
中、西醫相互融合、相互補充是一個非常龐大復雜的科學體系的對接,千萬不要把中醫“黑色入腎”中的腎跟所有的腎臟病人的腎簡單地對號入座,避免無意中損傷了我們的服務對象,結果是事與愿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