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經濟快速增長,實體經濟較快恢復,投資持續高位,財政收入增幅領跑全國,物價漲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銀行業務規模和經營效益穩步提高。區域經濟政策刺激是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因。盡管中央推出了房地產調控、經濟結構調整以及貨幣緊縮的措施,全年經濟走勢仍謹慎樂觀。
關鍵詞:海南省;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0)09-0016-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9.03
一、當前海南省宏觀經濟運行態勢
(一)經濟增速高位趨緩,第三產業貢獻突出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8.19億元,同比增長19.4%,同比提升10.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8.3個百分點,季節調整后,環比下降4.04%,比上季回落12.66個百分點。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三次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258.68億元、261.04億元、498.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1%、19.5%和26.5%,第三產業中,房地產業為128.53億元,同比增長56.2%增勢較為突出。在第三產業的強勢拉動下,全省三次產業間“一一二”的經濟格局初步形成。
(二)工業生產較快增長,企業經營效益回落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67.32億元,同比增長18.6%,同比提升16.6個百分點。其中,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22.54億元,同比增長18.9%;輕工業完成增加值44.78億元,同比增長17.4%。工業增加值較快增長主要原因是汽車制造、紙漿、甲醇、水泥等重點行業生產經營好轉,投入力度加大。
2010年1—5月,海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5.33億元,同比增長23.2%,虧損企業戶數124戶,比2009年同期減少20家;綜合效益指數303%,同比提升18.9個百分點;產品銷售收入453.12億元,同比增長22.8%。
2101年以來,海南省工業企業利潤增幅逐漸走低,主要原因是海南煉化利潤增幅同比回落。全省利潤總額增幅降低,但企業盈利面擴大,主要是由于國內外經濟復蘇,外部需求增多,全省重點工業行業的產品出廠價格普遍出現上漲。隨著工業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增大①,預計未來工業企業的利潤空間將會受到擠壓。
(三)入境游客增幅高于國內,旅游收入大幅增長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接待過夜人數1323.62萬人次,同比增長15.8%。其中,國內旅游者1289.37萬人次,同比增長15.1%;入境旅游者34.25萬人次,同比增長15.7%。2010年6月,入境旅游者同比增幅63.1%,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超過國內旅游者增幅,也是近幾年海南省入境旅游增幅最大的一個月,直接導致上半年入境旅游者增幅超過國內旅游者增幅。入境游客的增長較快,省內旅游景點住宿、飲食等價格上漲較快帶來了旅游收入的快速提升。2010年上半年,全省累計旅游收入138.91億元,同比增長29.2%。其中,入境旅游收入和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9.1%和30.3%。
(四)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占比高企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34.62億元,同比增長43.2%,同比提升6.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6.31億元,同比下降13.7%,第二產業完成投資85.22億元,同比增長30.3%;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49.25億元,同比增長47.3%。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205.33億元,同比增長78.9%,占投資總額的36.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房地產投資高位增長是推動上半年全省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在建項目(未含房地產項目)1206個,同比增加227個,增長23.2%。其中,新開工項目590個,同比增加158個,增長36.6%。新開工項目明顯增加,為投資快速增長提供堅實基礎。而2010年上半年,全省財務資金到位987.89億元,同比增長94.2%,資金到位率182.68%,資金來源充裕。
(五)消費名義增速較快增長,城鄉差距較大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13億元,同比增長19.2%,比去年同期略高0.2個百分點。按經營地劃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66.81億元,同比增長19.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3.32億元,實際同比增長16.2%。消費品零售額較快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今年以來物價上漲較快,1—6月全省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累計增長3.7%;二是居民收入增長較快,消費能力增強;1—6月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3%,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增長15.2%;三是旅游業較快恢復,來瓊旅游人數增多。
(六)進出口總額低位徘徊,利用外資降幅較大
1—5月海南省進出口總值35.6億美元②,同比增長1.5%,其中出口8.47億美元,同比增長33.1%,進口27.13億美元,同比下降5.5%。與全國進出口貿易主要來自于加工貿易不同,往年海南省進出口貿易主要來自于一般貿易③。2010年以來,加工貿易大幅增長,占比開始提升:1—5月,全省加工貿易出口總值3.28億美元,同比增長64.2%,占出口比重38.72%,拉動了出口快速增長。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新簽利用外資協議合同36宗,同比增長12.5%,協議合同外商投資額1.17億美元,同比增長1.2倍。實際利用外資2.03億美元,同比下降54.9%。
(七)房地產稅收支撐財政收入,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50.5億元,同比增長74.5%,增幅居全國第一。房地產業累計完成稅收67.04億元,同比增長221.15%,占稅收收入比重50%,比上年高20.89個百分點;增收46.17億元,增量占稅收收入增量的74.01%。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88.77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教育、醫療、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關注民生的公共服務類支出增速在兩位數以上,分別增長32.2%、28.9%、85.3%、16.6%;支出比重前兩位的是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分別完成34.95億元和31.14億元,占一般預算支出比重18.51%和16.5%。
上半年海南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快速增長,僅半年時間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已超過2008年全年(145億元)。一般預算支出增幅卻連續5個月低于10%,上半年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支出僅完成年度預算的37.7%,支出進度偏慢。
(八)居民消費價格較快上漲,上游價格指數“V\"型反彈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累計上漲3.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類價格指數累計上漲4.6%,居住價格指數累計上漲10.0%,家庭設備用品維修服務價格指數累計上漲5.5%,對拉動CPI上漲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
海南省生產、生活資料大都來源于內地,加上屬于旅游地區,每年旅游人數是本省常住人口的三倍,直接導致了居民消費價格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受上年翹尾因素、國際市場需求逐漸回暖、生產好轉以及原材料價格回升的綜合影響,生產類價格指數觸底快速反彈,且呈“V”型反彈態勢。2010年上半年,全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累計上漲4.6%;工業品價格指數累計上漲8.0%;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累計上漲10.2%。
(九)存貸款雙雙快速增長,跨省資金持續凈流入
2010年6月末,海南省本外幣貸款2272.3億元,比年初增加331.44億元,同比增長37.18%,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15.8個百分點。除一、二月外,信貸投放月度間較均衡,上半年信貸新增量略高于去年同期。各銀行之間投放進度不一,貸款增量較多的國家開發銀行為129.83億元,工商銀行為43.44億元。
2010年6月末,海南省本外幣中長期貸款余額1836.3億元,比年初增加399.8億元,同比增長58.53%,占本外幣貸款余額的80.8%,高于2009年末6.9個百分點,中長期化特征明顯。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分別比年初減少46.9億元和23.4億元。
2010年6月末,海南省本外幣存款3910.33億元,比年初增加734.62億元,同比增長42.62%。其中,全省本外幣居民儲蓄存款1578.87億元,比年初增加284.45億元,同比增長29.94%。本外幣企業存款1635.58億元,比年初增加280.37億元,同比增長47.46%。
2010年1—6月,海南省新增活期儲蓄存款210.62億元,占新增儲蓄存款的74.1%;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新增170.5億元,占新增企事業單位存款的60.8%。存款結構呈現活期化態勢。
存款增長與跨省資金流入增多有關。1—6月,跨省資金流入18353.81億元,流出17676.32億元,凈流入677.49億元。
6月末,海南省本外幣貸存比58.11%,比年初下降3.01個百分點,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存差1631.13億元,比年初擴大403.17億元。銀行業資金流動性較為充裕,表明銀行業資產負債結構整體風險較低,信貸投放存在較大空間。
二、海南省經濟運行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宏觀調控背景下房地產走勢值得關注
自“國十條”頒布以來,海南省內購房者觀望情緒加重,盡管房價依舊高漲,但房屋成交量大幅下滑,5月、6月單月全省房屋銷售面積分別為53.54萬平米和42.53萬平方米,遠低于1—4月份月均97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
此輪房地產調控,讓省內房地產市場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遏制;炒房、跟風買房的形勢發生扭轉,市場秩序有所整頓;房地產投資和建設進度明顯放緩;房地產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提高,信貸風險有所防范,銀行資產得以保護,但從調控的目標來看,預期效果還遠遠沒有達到,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于政策博弈的階段[1]。
2010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對海南省經濟增長貢獻率20.6%,對全省稅收貢獻74.01%;房地產新增貸款在海南省人民幣新增貸款占比42.74%。當前海南省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情況仍有待觀察,下一階段應密切關注海南省房地產市場走勢,提高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能力,避免房地產市場失控給海南省經濟金融帶來負面沖擊。
(二)潛在信貸風險不容忽視
從賬面數據看,銀行業的經營狀況趨于改善,信貸風險有所下降。但隨著銀行貸款特別是中長期貸款的快速增長,潛在的信貸風險不容忽視。首先,平臺貸款高速擴張,地方政府債務率超全國平均水平。2008年以來海南省內項目投資進程加快,省市縣級、開發區地方融資平臺32家。平臺貸款急劇擴張,一季度末平臺貸款649.49億元,占當期人民幣貸款的33.95%。這種投資項目缺乏足夠的現金流,對地方財政收入的依賴較高。2009年海南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率①高達108%(全國平臺貸款債務率為97.8%)[2]。二是房地產貸款增長較快,少數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較高。2010年6月末,房地產貸款余額占人民幣貸款余額的21.66%,房地產貸款新增余額占人民幣貸款新增余額的42.74%。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房地產貸款新增余額分別占人民幣貸款新增余額的113.19%、109.53%、248.26%。三是信貸投向過于集中少數大企業。2010年6月末,海南省貸款前十大客戶人民幣貸款余額1020.33億元,占海南省企業貸款的49.69%。信貸投放集中于少數大企業,使銀行業對少數大企業產生依賴,一旦貸款企業經營出現問題,不良貸款將出現較大反彈。
(三)物價上漲增大經濟主體負擔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居民消費價格累計增長3.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下半年,海南省經濟運行仍然面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偏高帶來的輸入通脹壓力,流動性過剩導致的旺盛需求壓力,高企的工業品出廠價格向下游消費品傳導的壓力。這些影響因素使得短期內省內物價上漲幅度不會顯著下降,物價上漲的整體壓力難以在短時間內減輕,增大了各類經濟主體的負擔。首先,按2010年價格漲幅4%初步匡算,城鎮居民人均每月生活費支出將分別增加40元,對省內人均月消費支出僅300元左右的低收入群眾生活質量影響較大。居民儲蓄問卷調查顯示,今年一、二季度居民對物價的滿意度水平分別為17.5%和19%,處于近幾年來的較低水平。其次,農資價格過快上漲導致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農民增收難度加大,且可能帶來新一輪農產品價格上漲。第三,原材料、燃料、動力價格上漲使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加大,對省內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會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三、2010年下半年海南省經濟發展預期
(一)經濟增長可望逐步回穩
當前,發達國家主權債務風險尚未完全釋放,全球經濟復蘇具有不確定性。國內對新開工項目的控制漸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部分先行指標顯示經濟增速有下滑跡象,外需對出口的影響可能在下半年顯現。2009年下半年以來,宏觀緊縮政策已基本釋放,調控壓力已明顯縮小。綜合來看,2010年下半年管理層再出緊縮政策的空間已不大。從區域經濟政策的刺激到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的逐步加大,海南省內固定資產投資經歷了一個沖高回落的過程,2010年全年經濟運行也會呈現前高后低,逐步走穩的態勢。基于上半年經濟運行基礎較好,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將達到16.5%,超出年初海南省內預定9.8%的增長目標。
(二)信貸增速將有所趨緩
2010年是金融危機之后海南省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同時全省面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機遇。支撐信貸快速增長的因素,一是當前海南省政府投資意愿仍較為強烈。目前年內全省規劃的儲備項目較為充足,一旦項目實施將會帶來信貸資金需求。二是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好轉,流動資金需求將增多。據問卷調查顯示:海南省工業企業經營狀況預期指數為62.8%,連續四個季度回升;總體銀行貸款需求指數上升為74%。三是當前銀行業資金頭寸比較充裕,具備較強的放貸能力。
制約貸款增長的因素主要有幾點:一是政府投融資平臺門檻提高,投融資平臺貸款是近兩年推動貸款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其一旦收緊就會制約全省信貸增長;二是我省經濟基礎薄弱、實體經濟相對落后,有效需求依然不足;三是房地產信貸調控政策會制約住房消費貸款及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長。總體來看,2010年下半年海南省信貸投放將有所趨緩,以全年35%的增長幅度計算,全年信貸增量500億元左右。
(三)物價進一步上漲空間不大
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各類價格指數均出現較快上漲。考慮上年基數較低,預計下半年物價既不會出現較大幅度降低,進一步上漲的空間較小,全年物價上漲應在4%~5%左右。
參考文獻:
[1]肖毅,馮所森,鄭其敏.海南省房地產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J].海南金融,2010(6):37-41.
[2]覃道愛,肖毅,石海峰.2009年海南省經濟金融運行分析[J].海南金融,2010(2):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