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與您相約蔚縣
2010年6月29日上午,流光溢彩、色彩斑斕的剪紙元素圖案將北京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裝點一新,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第十屆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剪紙類)評獎活動新聞發布會在此隆重舉行。此次藝術節由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文化廳、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蔚縣縣委、縣政府承辦。
在保護、弘揚中國剪紙藝術文化交流戰略中, “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將以“國際性、民族性、潮流性”為特色,作為中國剪紙藝術的品牌、舞臺和標致性活動在蔚縣隆重舉行。活動高潮為8月1日至3日。屆時將會進行中國民間文藝界最高獎——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獎(剪紙類)評獎,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金、銀、銅獎評選,5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剪紙藝術保護、弘揚、創新和產業化發展”舉行高層論壇并發表旨在弘揚中國剪紙藝術的《蔚縣宣言》。將有來自全國各地41家國務院公布的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地的200余位藝術家參加此次活動,上萬幅佳作在蔚縣中國剪紙藝術一條街展示,打造中國剪紙藝術大交流、大爭輝的市場化盛況。
中國民協秘書長向云駒介紹了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在蔚縣舉辦的意義、目的、規模和影響。中共蔚縣縣委書記王志軍介紹了藝術節的“十大亮點”。此次活動是中國剪紙2009年10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第一次大型的集中展示,也是全國各地剪紙藝術傳承人首次大規模聚會,為此,藝術節首次推出蔚縣剪紙藝術形象人物——“巧手漢子”和“窗花姑娘”。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夏潮,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楊,河北省政協副主席劉健生,中國民協秘書長向云駒,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康振海,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潘學聰,河北省文化斤副廳長彭衛國,蔚縣縣委書記王志軍、縣長燕旺林等分別在會上發表講話。會議由中國民協副主席、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鄭一民主持。
石家莊“一月一名劇”活動受熱捧
“一月一名劇”系列演出活動是由石家莊市文化新聞出版局主辦、市演出服務中心承辦的一項文化品牌活動。這項活動自2007年開始作為一個固定的戲益演出品牌推向市場后,已經演出30多場,平均上座率達90%以上,約有5萬多戲迷觀看了演出。戲迷們說, “一月一名劇”系列演出激活了省會的傳統戲曲市場,活躍了省會市民的夜間文化生活,已經成為省會新的文化品牌。
“一月一名劇”系列演出活動堅持邀名家演名劇。為滿足觀眾在家門口看名角名戲的心理,該活動堅持打“名家牌”,先后邀請尚長榮、梅葆玖等戲曲名家來石演出。“名家效應”不僅吸引了觀眾眼球,也為系列演出贏得了口碑。據了解,該活動還通過創新運營模式、改變扶持方式等降低演出成本、激活演出市場、打造文化品牌。經過3年的探索和實踐, “一月 名劇”系列演出活動已經成為了石家莊市固定的戲曲演出品牌。
首屆河北觀賞石博覽會在曲陽舉辦
雪浪石、烏化石、魚化石、樹化石、河卵圖紋石、唐河彩石 涵蓋河北主要石種的320多方觀賞石精品“集體”亮相,展示河北奇石風采。日前,河北首屆觀賞石博覽會在“雕刻之鄉”——曲陽縣舉辦。
本屆博覽會主題是生活源于自然。
曲陽觀賞石資源豐富,有雪浪石、沙河石、唐河彩石和景觀石等眾多資源,宋代蘇東坡的“畫師爭摹雪浪勢,天工不見雷斧痕”,使曲陽雪浪石有了“大宋第一名石”美稱。近年來,曲陽縣觀賞石行業以定龍公路和曲陽雕刻城為主要依托,形成了一個縱橫綿延數十公里的觀賞石銷售市場。目前,這個縣從事開采、運輸、銷售等相關行業人員2300多人,年銷售額3500~-元,曲陽成為我國北方雪浪石的盛產地和最大集散地。
首家“河北省書法之鄉”落戶寧晉縣大陸村鎮
2010年7月2日,寧晉縣大陸村鎮鑼鼓喧天,彩帶飄揚,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書協,邢臺市委宣傳部、邢臺市文聯、邢臺市書協的有關領導及大陸村鎮領導和該鎮農民書家數百人齊聚于此,隆重舉行“河北省書法之鄉”授牌儀式。
儀式由寧晉縣書協主席馬保群主持,河北省書協秘書長褚大偉宣讀了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書協“關于命名大陸村鎮為河北省書法之鄉的決定”。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趙景之親自為該鎮頒授“河北省書法之鄉”之牌。該鎮黨委書記蔡侗江、鎮長馬建平接牌。趙景之書記、邢臺市委宣傳部長路洪昌等分別致辭。該儀式的舉行標志著河北省首個“河北省書法之鄉”榮譽落戶寧晉縣大陸村鎮。
寧晉縣大陸村鎮以高標準的農田林網,繁榮發達的商貿流通,誠信優越的投資環境以及全國第二大農機市場享譽全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大陸村鎮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喜人成績。以趙平丘村“三趙書社”、武式書派等農民自發書法組織的成立活動為標志,大陸村鎮農民書法活動蓬勃發展。2004年在該鎮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該鎮成立了農民書法協會。協會定期進行書法學習交流活動。目前該鎮擁有鎮會員百余人,市級會員數十人,省級書協會員十余人,多人在全國或省市級書法展上入展獲獎。該鎮還投資20,5元建設了書法活動中心,在軟硬件上為農民書法家的活動提供了保障。該鎮農民書家還注重與鎮文化宣傳,書寫標語,農家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增大了社會活力和影響力。
“河北省書法之鄉”評定命名活動是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書協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的活動,意在為基層書家提供更多的服務,幫助他們拓展發展空間,并為河北作為書法大省夯實基礎和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
(胡湛/文張羅義/圖)
無極剪紙亮相加拿大郁金香節
據悉,省文化廳日前組織河北民間手工藝藝術家代表團參加了加拿大第65屆郁金香節。本刊曾報道過的、無極縣剪紙代表性傳承人牛世民作為代表,參加了此次文化交流活動。
今年的加拿大郁金香節在渥太華舉辦,來自20多個國家的藝術家們匯聚一堂,展示了獨特的文化和民間藝術。牛世民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極剪紙的代表,同其他7位民間藝術家一起,在郁金香節上展示了中國民間手工藝。
牛世民從小就迷戀剪紙藝術,8歲開始學習剪紙。他的剪紙主要是用特制的刻刀對色紙進行加工而成。對此次能夠代表河北省民間手工藝人參加郁金香節,他感到十分自豪和驕傲。節日期間,加拿大《健康時報》《七天新聞》《加華僑報》《渥京報》等多家媒體對牛世民進行了采訪報道,并給出了“其作品線條流暢、刀工細膩,一張彩紙在他的刀下,或龍或鳳、或花或鳥,真是活靈活現”的評價。
中國交響音樂季河北展演周在石舉辦
日前, “中國交響樂世紀回顧暨第二屆中國交響音樂季河北展演周”活動在河北省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辦。
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和中國交響音樂季組織委員會共同主辦,北京中國交響音樂季藝術中心和河北交響樂團承辦。
活動由回顧展、論壇、音樂會和辭書首發四大板塊構成。開幕音樂會和閉幕音樂會由河北交響樂團和天津交響樂團擔任,青島交響樂團、河南交響樂團、山西交響樂團等分別演出。閉幕式之后,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一場。展演期間,還舉辦了進校園系列演出和音樂研討活動,并邀請作曲家蒞臨指導和參加音樂研討。
據了解,此次活動名家聚集之多,活動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眾,演出內容之廣開河北音樂演出歷史之先河,創河北之最。
“中國交響樂世紀回顧暨第二屆中國交響音樂季”,被譽為是中國交響樂近一個世紀以來,從無到有,從稚嫩到成熟的繼續回顧、總結和展示,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