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華山,又名小華山,跟西岳華山一樣,也是由相對獨立的五座山峰連綴在一起的,像一朵蓮花。為了跟西岳華山相區別,又因為地處武安,后人便把它叫做武華山。
武華山位于武安市西北52公里的活水鄉后柏坡村南,東與風光無限的京娘湖相接,北與聞名退邇的摩天嶺相望,南與景色優美的七步溝毗鄰,這里山青水秀,萬木蔥蘢,山花爛漫,松濤陣陣,處處充滿了神奇。
武華山外形像一只振翅欲飛的雄鷹。一進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懸空陡壁上100多米高的瀑布,飛流直八日月潭。如遇雨天。山上電閃雷鳴,崖上暴雨如注瀉人潭水,日月潭里便翻江倒海,似有蛟龍興風作浪,煞是壯觀。進入瀑布之內,又是別有洞天。洞內有清澈見底的不老泉。有人說它是山的滲水,山的眼淚。山經不住成百上千種藥材的刺激,終年流淚不止,滴嗒不停,便形成了現在的長不足3米,寬不足2米,深不足1米的泉水。由于這泉水是由各種藥材長期滲透而成,所以喝了這泉水能延年益壽,聽說山上有一位老人活了120歲,就是喝這不老泉而長壽的。不老泉還有一層含義是無論旱澇始終不漫不溢。水總是那么清,那么深,那么甜。也難怪東漢劉秀當年喝了這水到樹下小憩,也便引發出了錯封樹王的有趣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一也許是饑不擇食,也許是桑葚的味鮮可口,一顆桑葚落入劉秀之口,劉秀食之大悅,便許下封桑樹為王的諾言。黃袍加身后,他故地重游前來封王,卻錯封椿樹為王,軟棗樹急得大叫:“錯了,錯了!”椿樹指著軟棗樹大罵: “你黑心!你黑心!”軟棗樹也反罵:“你臭!你臭!”于是到今天,軟棗樹結出的棗從里到外成為黑棗,椿樹也成為臭椿,桑樹氣得扭了筋。
桑樹旁,蜿蜒直通山頂的是由365個臺階組成的天梯,窄窄的依山就勢,內倚絕壁,外臨懸崖,險峻無比,如登天梯。登臨每一節臺階,使人想到一年365天生活中的一天,步步登高,因而游人每一步都要扎扎實實地走。你也許會想到“自古華山一條路”,也許,小華山的稱號與此也不無關系吧?
天梯臨頂,過中天門便是山神廟、觀日亭。登上觀日亭,周圍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才知道“太行深處有佳境,不必枉做黃山游”。完美的自然風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尤其是那滿坡的針葉松,瘦的亭亭玉立,胖的敦敦實實。當地老百姓給起的名字很有情趣——身材苗條的叫兄弟松,不是同根但又相擁相抱的叫情人松,你或許見不到這些樹,但僅憑這些名字,也令你駐足留連。原來大自然中也有親情和浪漫呀 不知是飛機撒播不均,還是松籽對這里情有獨鐘,原來山上的老住戶柏樹現在成了“少數民族”。茂密的松林給武華山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那年復一年飄落的松針,一層層不知蓋住了多少人的腳印,但它卻把四季輪回的生機永遠留給了人們。
走到大山坳里,我們見到了一口井,雖說水井現在已經枯干,卻流傳著一段凄婉的愛情故事。據當地人講,很久很久以前,這里住著一個單身男人和一位女子,二人同用一口井,雖然兩人目久生情,但由于沒有人做媒,所以每個人都是各過各的。這樣二人不知生活了多少年,直到八路軍進山,才幫他們締結姻緣。這時,男的已經120歲,女的已經100歲。據說那個綠樹遮掩的山洞,就是他們曾經打柴避雨的地方,那個石屋就是百歲老人住過的屋,叫老人屋。我們姑且不去考究故事的真假,但這個故事為這大山卻增添了些許神秘。
深山坳里,有一個山洞,那是彭德懷將軍曾經指揮作戰的地方:深山坳里,梁溝兵工廠保衛戰的舊址,八路軍修筑的臨時工事,在這武華山之上永遠留下了紀念。
看到兵工廠保衛戰的舊址,我們又仿佛回到了那硝煙彌漫的戰場。
抗戰爆發后,八路軍東渡黃河來到太行山創建抗日根據地。1938年3月,八路軍先遣支隊輾轉到達峰峰怡立煤礦。先遣支隊動員一部分工人參加了八路軍,并將煤礦機修廠的機床拆卸了一部分,由戰士和工人行程200多里運到武安縣梁溝村。當時沒有蒸汽機和電動機,全靠手工操作,工人因地制宜把機器安裝在老鄉的大羊圈里,用簡陋的工具修復戰時損壞和從戰場上繳獲的殘缺槍支。那里成為八路軍先遣支隊的修械所。
1941年初,兵工廠日產步槍72枝,手榴彈500顆,擲彈筒11個,手槍2把。在錯綜復雜的斗爭環境中,侵華日軍在武安的特務機構,已竊取了有關情報,并把兵工廠列為消滅的重要目標。1940年9月,八路軍對日展開的“百團大戰”正在進行,總指揮彭德懷在百忙中抽暇來到兵工廠,在廠長陳志堅陪同下視察了所有車間,察看附近地形。
根據地是軍民保護的重點,也是敵人鋒芒所指。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年代。2月14日是陰歷年歲末,日軍乘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之機,集中兵力進攻梁溝。從武安城出發的敵人剛到陽邑,工廠便得到消息。梁溝的農民、工人、八路軍戰士迅速行動起來,進入臨戰狀態。晚10時守衛部隊利用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等敵人進入山下預設的伏擊圈時,指揮員一聲令下,戰士一起把手榴彈投入到敵群中,敵人被炸得狼狽不堪,丟盔棄甲敗下陣去。
日軍吸取多次失敗的教訓,制定了詳細的地面多路合圍,天上飛機協同作戰的進攻方案,調集的兵力是以往的數倍,大有舉鏟除之勢。梁溝軍民在嚴重的困難時期,迎來了黑色五月的考驗。5月24日,日軍第三十六師團的步兵第223聯隊,從武安城出發,下午到達梁溝南面的木作村。同時西路的兩股敵人分頭向梁溝逼進。我軍憑借熟悉的地形與敵人周旋于崇山峻嶺之間。先到小摩天嶺,又回到荒莊對面山上,再撤到北桃園,最后經過柏草坪,越過十八盤撤到山西黃澤關,跳出了包圍圈。
后來,兵工廠搬到邢臺明水,到1947年又遷址武安和村鎮(現歸邯鄲市峰峰礦區)。
沿山間崎嶇山路到達山頂公園,頓覺視野開闊,旖旎風光盡收眼底。山頂綿延10多公里的松樹林,一望無際,松濤如歌。穿越林海,就是武華山的頂峰——玉皇頂。站在玉皇頂,一覽群山,峰巒疊翠,煙波浩渺,猶如蓬萊仙境。那些裸露的白色是山的肌膚,一層層一圈圈,記載著山的年輪。那天空、云朵、湖泊,那交叉蜿蜒的門道三川,觸目皆是億萬年滄桑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