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APEC茂物目標提出以來,標準一致化一直是APEC重要的合作領域之一。近年來,APEC在標準一致化領域的合作進展迅速,已成為APEC最活躍和成效最為顯著的合作領域之一。文章總結了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的最新進展并對其進行了綜合評價,指出了該領域合作的主要特點,同時對該領域合作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APEC; 標準一致化; 最新進展
[中圖分類號] F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10)10-0054-05
產品標準和檢驗產品是否符合標準的一致化評定程序是克服外部性和市場失靈以保障一國產品市場正常運轉的重要手段。但當各國分散設置自身的產品標準和一致化評定程序時,各國在標準一致化方面的差異可能會構成自由貿易的障礙。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APEC一直以推動亞太地區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自身主要使命。鑒于標準一致化合作在促進貿易便利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該領域的合作一直是APEC重要合作內容之一。
一、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最新進展
1994年,APEC部長會議通過了《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框架宣言》,根據此宣言,APEC貿易與投資委員會(APEC Committee on Trade and Investment ,CTI)下設了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APEC Standards and Conformance Sub-Committee ,SCSC)來負責推進成員在標準一致化領域的合作。
成立之初,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確定了四個領域為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的主要范圍:第一,推動成員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第二,一致化評定程序互認;第三,技術基礎建設;第四,透明度。隨著合作的深入,APEC標準一致化的合作領域不斷擴展。目前,除了以上四方面的合作,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還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良好法規制定規范;第二,推動成員參與國際標準化進程;第三,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互動。[1]以下我們就介紹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的最新進展。
(一)推動成員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
推動成員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可以減少APEC成員在產品標準方面的差異,從而有利于區內貿易和投資的增加以及地區生產網絡的形成。
在推動成員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方面,標準一致化分委會已經開展了四期工作,并正在制定第五期工作計劃。第一期開始于1995年,全部工作完成于2005年。1995年,APEC與太平洋地區標準大會(PASC)就推動成員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的優先領域開展了合作研究,并最終確定了涉及四類商品的88個國際標準為優先合作領域:40個電氣和電子產品標準、8個食品標簽標準、20個橡膠制品標準和20個機械產品標準。第二期工作開始于1999年,主要涉及74個國際電工委員會(IEC)60035電器安全標準和10個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電磁兼容標準,全部工作2005年完成。第三期開始于2001年,涉及4個ISO質量管理體系標準、4個ISO環境管理體系標準、9個合格評定程序標準和1個信息技術設備安全標準,全部工作于2005年完成。第四期開始于2006年,涉及168個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電器標準,全部工作預計于2010年完成。2011年開始,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將開始第五期工作。目前,標準一致化分委會正在就第五期工作的優先合作領域征求各成員意見。[2]
(二)一致化評定程序互認
為了確定產品是否符合標準或相關技術法規,各國都需要設置相關的合格評定機構。有些情況下,各國的市場監管機構并不接受來自于其它國家或地區合格評定機構的一致化評定結果。這使得有些商品不得不在出口時進行重復檢驗,從而增加了貿易成本。因此,即使APEC成員已經在許多產品部門采用了共同的國際標準,重復的一致化評定程序依然可能構成自由貿易的障礙。因此,推動成員間一致化評定程序的互認是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的重要工作領域。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主要通過促進成員間在合格評定程序方面的信息交流來促進各成員對其它成員合格評定機構的信任,并最終達成一致化評定程序的互認協議。目前,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已經達成5個互認協議:
·APEC食物和食物制品一致化評定程序互認協議;
·APEC玩具安全信息交換互認協議;
·APEC食品召回信息交換互認協議;
·APEC電氣和電子產品一致化評定程序互認協議;
·APEC部門食品一致化評定程序互認協議。
2000年以后,APEC在致力于現有互認協議的貫徹實施的同時,開始探索其它的實現一致化評定程序互認的途徑。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認為,除了成員間的一致化評定程序互認協議,還有許多實現一致化評定程序互認的途徑,如供應商合格評定聲明和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APLAC)互認協議等。
(三)技術基礎建設
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從建立之初就意識到了加強相關區域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對推動成員間的標準一致化合作的重要性。標準一致化的技術基礎設施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社會經濟的多個領域,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基本的法定計量能力;
·制定和執行基本的消費者保護法規,為法定計量的實施提供法律保障,消除市場中不安全的產品;建立產品的檢測、檢查、認證、登記和評審的實驗室和相關機構;
·建立技術法規的法律框架;
·采用與國際標準一致的要求明確的國家標準;
·發展包括檢測校準實驗室、檢查機構和認證機構在內的合格評定體系;
·建立認可機構并對符合資質的監測、檢查和認證機構進行認可①;
·發展合理高效的檢測和測量審核程序;
·在自愿部門發展互認協議以推動區域和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的認可。
APEC的5個專門區域機構在技術基礎建設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APEC的5個專門區域機構是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APLAC)、亞太法制計量論壇(APLMF)、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太平洋認可合作組織(PAC)和太平洋地區標準大會(PASC)。APEC專門區域機構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在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的協調下,共同致力于亞太地區標準和一致化評定程序的技術基礎建設,以促進APEC地區的貿易便利化和成員技術基礎設施的發展。[3]根據《標準一致化分委會2010年貿易便利化集體行動計劃》,目前,APEC在技術基礎建設合作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
·鼓勵成員加入APEC專門區域機構;
·鼓勵成員參加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會議;
·鼓勵成員參加APEC良好法規作業會議;
·開展一系列技術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通過加強能力建設增進企業界尤其是中小企業對標準一致化領域專業知識的了解;
·支持《增強中小企業獲取標準一致化信息能力工作計劃》的實施[4]。
(四)透明度
透明度是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在成立之初所確立的四項基本工作之一。其目的是提高各成員在標準和一致化評定程序方面的透明度。1997年,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鼓勵每個成員指定一個標準一致化信息聯絡點,以保證成員標準、技術法規和一致化評定程序相關信息的可得性。各成員聯絡的具體聯系方式由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負責更新整理并發布在APEC秘書處網站。同時,APEC鼓勵成員建立相關網站用來發布標準一致化方面的相關信息。
此后,為了增強成員在標準一致化信息上的透明度,APEC又開展了一系列行動,如由韓國提出的“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中心項目”以及由中國提出的“APEC地區食品標簽法規、技術法規和標準的信息搜集和可持續發展研究項目”等。
(五)良好法規制定規范
將良好法規制定規范(Good Regulatory Principles ,GRP)納入國內法規制定過程有利于提高相關法規的透明度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對自由貿易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1997年,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制定了《APEC技術法規的制定、采納和評估指南》。2000年,為了指導各成員技術法規的制定、采納和評估,標準一致化分委會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來推進該領域的工作。2000年,標準一致化分委會制定了《APEC良好技術法規作業備忘錄》,其中涵蓋了良好規制制定準則涉及的主要議題,包括技術基礎、所需的法律機制、風險分析和基于績效的規制等,并包含了一個電氣和電子設備相關技術法規的案例分析。2000年,第三次標準一致化分委會會議上通過了由GRP特別工作組所制定的《APEC良好技術法規的原則和特點》。此后,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一直鼓勵各成員參考以上三個文件確定的基本原則來進行技術法規的制定、采納和評估。
近年來,APEC在良好法規制定規范方面的工作開始重視和各成員監管機構的合作,并通過各種方式增進各成員監管機構在食品安全、電器安全和玩具安全等領域的對話。通過與各成員監管機構加強合作,標準一致化分委會不斷推動了各成員監管機構致力于貿易便利化和減少技術貿易壁壘,并在促進各成員執行WTO/TBT和WTO/SPS協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六)參與國際標準化進程
如果國際標準的制定全面反映了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和要求,那么采納國際標準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技術貿易壁壘。因此,WTO/TBT和WTO/SPS協議都要求成員盡可能將國際標準作為制定國內標準和相關技術法規的依據。然而,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由于受到發展水平和人力資源方面的限制,對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參與較少,這使得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很難反映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利益和要求。為了使國際標準化進程能反映APEC地區以及APEC各成員的利益和要求,APEC在此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
·成立技術小組協調成員參與國際標準化的進程;
·加強能力建設增進成員對國際標準化進程和特定的國際標準化領域的了解;
·推動成員成為ISO相關委員會的P-成員②;
·鼓勵成員參與國際標準化進程。
(七)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互動
標準一致化合作涉及經濟活動的多個領域,企業界和許多國際組織都是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的利益相關方。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合作有利于APEC。
1.加強與其它APEC分委會和工作組的溝通與合作
由于標準一致化合作涉及到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多個領域,為了避免與APEC其它委員會和工作組的工作重復,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應加強與其它分委會或工作組的溝通與合作。如通過與人力資源發展和能源等工作組的合作,標準一致化分委會有效避免了重復工作,并通過加強與這些工作組的溝通在一些領域開展了聯合工作,從而有效發揮了各個工作組在不同領域的特長。
2.加強與其它國際組織的對話和協調
與其它區域組織以及全球層面的標準一致化組織加強合作是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加強與其它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對話對推進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歐盟(EU)、經合組織(OECD)等國際組織都在標準一致化合作方面已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加強與這些國際組織的對話與合作有利于APEC借鑒先進的合作經驗。而加強與WTO/TBT和WTO/SPS委員會的合作,使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保持與多邊貿易規則的一致性。與IEC、ISO等國際標準化組織建立對話與合作則有利于APEC了解國際標準化合作的最新動態,并加強APEC及其成員對國際標準化進程的參與。
3.鼓勵企業界的參與
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促進貿易便利化。而鼓勵企業界的參與可以準確了解其對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的真實要求,從而使標準一致化分委會的工作更有針對性。近年來,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開始鼓勵企業界參與APEC標準一致化會議,2008年,在秘魯庫斯科舉行的第七屆APEC標準一致化會議上舉辦了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ABAC)、產業界和標準一致化分委會之間的對話會議。在2010年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第一次會議期間,舉行了APEC工商界參與標準一致化會議,就如何加強工商界參與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展開討論,并接收到67個相關建議。目前,APEC正在就確定貫徹執行這些建議的優先順序咨詢各成員意見并搜集相關信息,具體執行計劃有望在2010年第二次標準一致化分委會會議上提出。
二、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評價
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APEC在標準一致化方面的合作呈現出自身鮮明的特點。
(一)堅持協商一致和自主自愿的“APEC方式”
同APEC其它合作領域一樣,在標準一致化合作領域APEC也奉行協商一致和自主自愿的“APEC方式”,并主要通過單邊行動和集體行動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合作。在這種合作方式下,各成員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選擇參與的合作領域,并根據自身的承受力控制參與標準一致化合作的步伐。
然而,完全的自主自愿同樣給APEC各項議程的推進和有效執行帶來了一定困難。為此,APEC上海會議引入了“探路者方式”( Pathfinder Approach),也即在某些合作領域鼓勵具備條件的成員率先采取行動,以形成示范效應,等條件成熟后,再向其它成員推廣。[5]2002年,APEC墨西哥會議上,電氣及電子設備兼容合格評定程序互認協議(EEMRA)的第二和第三部分被列為實施“探路者方式”的優先領域。截至2010年,EEMRA第二部分先后有5個成員參與,即澳大利亞(2002)、新加坡(2002)、新西蘭(2003)、馬來西亞(2006)和文萊(2007);EEMRA第三部分先后有四個成員參加,即澳大利亞(2002)、新加坡(2002)、新西蘭(2003)和文萊(2007)。2003年,APEC部長會議又將部門食品一致化評定互認協議列為“探路者方式”的優先合作領域。截至目前,已有9個成員參加部門食品一致化互認協議。“探路者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標準一致化領域的合作進程。
(二)奉行開放的區域主義
與歐盟(EU)和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等區域一體化組織不同,APEC奉行開放的區域主義。也就是說,APEC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實施是基于“最惠國待遇原則”的,APEC成員在APEC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上做出的承諾同樣適用于區外成員。這使得APEC合作深受區外成員“搭便車”問題的困擾。因此,APEC成員在貿易自由化方面的承諾并沒有太多超出其在WTO的承諾,這是造成APEC貿易投資自由化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標準一致化合作方面,區外成員“搭便車”可能大大減小。一方面,只有當區外成員的產品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與APEC成員一致時才能真正享受到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的成果;另一方面,產品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同樣適用于國內商品和進口商品,當區外成員與APEC成員在標準和一致化評定程序上達成一致時,APEC成員對這些區外成員出口的市場準入也會相應擴大。
APEC框架下的標準一致化合作奉行開放的區域主義,顯示出與區域一體化組織框架下的標準一致化合作的顯著不同。例如,歐盟的標準協調往往以區內發達成員的國內標準作為參照,這使得許多歐盟區域標準不同于國際標準,從而使歐盟的標準化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排他性和歧視性。而APEC在標準協調方面則強調以國際標準為參照進行區域內的標準協調;除此之外,APEC也努力推動成員執行WTO/TBT和WTO/SPS協議,以國際標準為依據制定國內標準和技術法規。奉行開放的區域主義使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與WTO原則的一致性,從而成為推動多邊貿易框架下標準一致化合作的重要力量。
(三)強調在能力建設和技術基礎建設方面的合作
與關稅、配額和出口補貼等傳統貿易政策領域的合作不同,標準一致化合作方案的制定、執行和監控都非常依賴于相關技術基礎設施,相關技術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直接決定了標準一致化合作的廣度和深度。APEC發展中成員在標準一致化合作方面缺乏經驗、人力資源和基本的技術基礎設施。因此,要使APEC標準一致化領域的合作順利進行,首先應該加強能力建設并構建相關的技術基礎設施。APEC標準一致化分委會與5個APEC專門區域機構協調合作,在區域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動各成員技術基礎建設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并通過一系列能力建設項目增強了發展中成員參與標準一致化合作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APEC實際上扮演了一個區域公共產品供給者的角色。
三、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展望
雖然APEC已經在標準一致化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與歐盟和北美自貿區的標準一致化合作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未來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無論在合作的廣度還是合作的深度上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第一,進一步擴展合作領域。目前,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仍集中在食品、玩具和電氣及電子產品等少數幾個領域。要實現APEC的區域經濟整合的目標,繼續擴展合作的產品領域是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的必然選擇。第二,繼續加強技術基礎設施建設。APEC發展中成員在標準一致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而對于一些發展中小國來講,在所有的產品領域都設立相關的合格評定機構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APEC在未來的標準一致化合作中發揮區域公共產品供給者的角色,繼續建立健全區域標準一致化技術基礎設施。第三,建立健全完善的監督和評估機制。雖然APEC已經通過單邊行動和集體行動等方式發起了一系列標準一致化合作行動,但對于各成員的落實情況以及執行的效果還缺乏相應的監督和評估。為此,APEC應在進一步增強各成員產品標準和技術法規方面的透明度同時,建立健全評估標準一致化合作執行情況的相關機制。
與關稅、配額和補貼等傳統貿易自由化領域相比,APEC成員在標準一致化領域有著更多的共同利益。發展中成員可以通過參與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推動自身標準化升級,而APEC發達成員也可以從APEC標準一致化合作所帶來的地區商業環境的改善中獲益。并且,WTO框架下的多邊貿易談判以及近年來不斷增加的區域貿易協定已經使關稅和配額等傳統貿易保護政策的使用受到了極大限制,在此背景下,各國紛紛開始使用產品標準和技術法規等非關稅壁壘作為貿易保護的手段,這也是標準一致化領域的合作變的日益重要。因此,未來標準一致化合作在APEC合作議程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注釋]
①認可是正式表明合格評定機構具備實施特定合格評定工作的能
力的第三方證明。認可機構是指由政府授權的從事認可活動的權
威機構。注意認可機構與合格評定機構存在差別,合格評定機構
是對產品是否符合標準進行檢測、檢查、評審和認證的機構,而認
可機構的工作是對合格評定機構能力進行認可的機構。
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員國分為三類:P-成員國、O-成員國和
一般性成員國。P-成員國(Participating Member)為參與成員國;
O-成員國(Oberser)為觀察成員。ISO規定,只有P-成員國的投票
有效,而O-成員國的投票只有在其投反對票時才被計入,而一般
性的成員國的投票只作參考。
[參考文獻]
[1] APEC Secretariat. Sub Committee on Standards and Conformance
(SCSC) Blueprint[EB/OL].www.apec.org\\2005.
[2] Proposal on New VAP Alignment Work[R/OL]. www.apec.org\\2009/
SOM1/SCSC/013.
[3] Specialist Regional Bodies (SRB) Strategic Plan A Strategic Plan
for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Support of Trade
Facilitation for and in APEC Economies[EB/OL]. www.apec.
org\\2009/SOM1/SCSC/035.
[4] Report on the Update of SCSC’s Collective Actions Plan in Trade
Facilitation[R/OL]. www.apec.org\\2010/SOM1/SCSC1/007rev1.
[5] 宮占奎.亞太經濟發展報告2009 [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9.
An Analysis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he Cooperation of APEC’s
Standards and Conformance
Liu Mingliang
(APEC Study Center of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APEC Bogor Goal has been proposed, standards and conformance have been an important area of APEC’s co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standards and conformance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ctive and fruitful area of APEC’s cooper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he cooperation of APEC’s standards and conformance. Subsequently, the paper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pointing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area. Finally, it envisage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cooperation in this area.
Key words: APEC; standards and conformance; latest development
(責任編輯:張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