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人長壽不是什么秘密,然而日本人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從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解析了其與日本人健康長壽的關系,并展望了日本人飲食的未來走向,相信這種健康的飲食方式將會一代代傳承下去。
關鍵詞:日本人;長壽;原因;飲食習慣;健康;未來
中圖分類號:K89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4-0187-02
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5月21日發布的《2009年世界衛生統計》顯示,2007年日本人平均壽命為83歲,繼續位居世界第一。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按性別分,日本女性人均壽命為86歲,居世界第一;而男性為79歲,位居世界第三。日本人長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日本總體富足的生活水平,有良好的作息模式,有良好的衛生保障和養老政策,還有日本人良好的飲食習慣。日本飲食素以健康著稱,科學的飲食結構、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日本人長壽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日本人的飲食習慣
(一)日本料理味道鮮美,保持原味,清淡不膩,很多菜都是生吃
清淡少油是典型的日本飲食的特征之一。在中國,烹飪食品時大量使用油,而日本料理則幾乎不怎么用油。在日式料理中,用油的為隨佛教產生的精進料理,精進料理的用油皆為植物油,如菜籽油、樁油、大豆油等。像這樣用油來烹飪的料理方法雖然也有,但卻不多。而日本人做菜以煮、蒸、烤、生食為主,極少用油炒,盡量保持原料固有的味道及特性,這些做法決定了日本飲食必然具有少油、新鮮、清淡的特點。在典型的日本料理中,重要的是如何運用保持原材料本身的味道,因此,多采用生的,或是稍稍煮一下就食用的做法。蛋黃蛋白一起食用的“生蛋”便是其中一種較具代表性的吃法。生食成為保持食物原味的最好食用方式。以刺身為例,日本人將新鮮的魚、貝類等海鮮切成大小適中的片狀,再蘸上調味料食用。
(二)日本料理種類多樣,量少質高
日本人吃飯講求多樣,主食、副食、配菜、水果、甜品俱全,量少質高。看日本人吃飯小碗小碟擺了一桌,眼花繚亂,別嫌麻煩,它講究的是色彩的搭配和擺放的藝術化。精美的餐具使人在用餐時,不光滿足了飲食要求,同時也欣賞了一件件藝術品,得到一種美的享受。所以,有人說,日本料理是用眼睛來品嘗的食物,而中國菜則是用舌頭來品嘗的。
(三)日本料理季節性強
日本料理季節性強,以日本人最愛吃的魚為例,他們春季吃綱魚,初夏吃松魚,盛夏吃鰻魚,初秋吃蜻花魚,仲秋吃刀魚,深秋吃經魚,冬天吃河豚。其他海產品和新鮮蔬菜也是隨著時令季節的變化而不同的。
(四)日本料理的選材以海產品和新鮮蔬菜為主、肉類為輔
日本料理的選材以海產品和新鮮蔬菜為主,肉類為輔。肉類又以牛肉為主,其次是雞肉,豬肉用的較少。總體而言,日本的飲食被稱為植物型飲食。日本飲食的“植物型食體系”的出現,起始于繩文時期食用家禽很少的時代。肉食、內臟食等世界通有的食法在日本沒有普及開來,而是以食用本地產的稻米為主延續至今。
(五)日本是魚食民族
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日本料理其獨特風味的形成同其島國的地理環境及東方傳統文化是分不開的。日本的海產品豐富,“日本是魚食民族”,目前這種說法在新聞媒介等各個地方都能看到。隨著日本漁業生產的蓬勃壯大,日本的水產品進口量大幅度急速增加,日本人的魚食總量明顯高出其他國家。由統計數據來看,在日本每人每年消費量平均大約是70公斤,是法國人的兩倍以上。隨著本國生產量和外國生產量的大幅度增加,日本被稱為世界水產王國,其國民也被冠以“魚食民族”這一稱號。日本人愛吃魚,蒸魚、烤魚、炸魚片、魚片湯都很受歡迎,其中生魚片是日本獨有的生食菜肴。
二、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與健康長壽的關系
(一)保持原味,能保護食物的營養成分
日本料理對食物的原本滋味無比尊重,講求食物營養相互平衡,符合人體健康需求。這種生食方法不僅能完整地保持海鮮的新鮮和原味,還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其營養成分。相比之下,中國人烹調食物大多數時候是煎、炒、烹、炸,做法可謂五花八門,花樣繁多。無論是炒還是煎,對這樣的烹飪方法而言,油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國菜的特點是太油膩,鹽分太多,營養卻少的可憐,甚至有些人喜歡吃高脂、高膽固醇食品和腌制食品,對健康非常不利。如果讓我們從味道和營養當中選擇一樣,也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味道,哪怕明知道對健康不利,也希望一飽口福。
(二)量少質高,營養全面
日本料理量少質高,既不過飽又營養全面,搭配非常合理,顧及到了人體所需營養的方方面面。哪怕是普通的日本家庭,早餐也絕不含糊,種類豐富,營養全面,如果連這一點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了。
(三)符合時令季節的海產品和新鮮蔬菜對健康有益
日本料理季節性強。食物一要講究“氣”,一要講究“味”,因為食物和藥物都是由氣味組成的,而藥物、食物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氣。《黃帝內經》中有一句名言叫“司歲備物”,就是說要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采備藥物、食物,與節氣相順應的就是與天地陰陽氣化相順應,這樣的藥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氣,氣味醇厚,營養價值高,所以人們應該吃時令菜。孔子有句名言:“不時,不食。”就是說,不符合時令的菜,不吃。種反季節菜常用催長素,而催長素過多對人體有害無益。
(四)日本的植物型飲食十分健康
日本人食用家禽很少,也沒有普及肉食和內臟食。因此,可降低并調節體內膽固醇,且不至因吃肉類而攝進過高的尿酸,不至提高腎衰竭及腎結石的發生率。此外,人類體質偏堿性,肉吃太多易使體質變酸性,而增加患病的機會,吃素有助于體質的酸堿中和。吃素的好處眾所周知,不過吃得不對同樣有害無益。例如,吃了加工程序過多的加工品,不但營養素少了,其內含的化學物質及色素也會對人體造成影響;烹調時使用過量油脂,反而造成人體負擔。因此,烹煮素食時,就不要使用太復雜的烹調程序,多食用新鮮蔬菜;油一定要適量,選擇原始粗糙的素材。而日本料理的制作方法正是最符合人體健康的。
(五)食用魚和牛肉對身體大有好處
日本是魚食民族。多吃魚對身體大有好處,尤其是海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血脂非常有益,從而大大降低心腦血管患病率。肉類中日本人吃的最多的是牛肉。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還富含肌氨酸、丙胺酸、維生素B6、B12、肉毒堿、鉀、鋅、鐵、鎂等多種營養,能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還能支持脂肪的新陳代謝,提高胰島素合成代謝的效率,促進造血,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中國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
(六)正視垃圾食品,崇尚健康生活
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在日本算是垃圾食品,很便宜,價錢折合到人民幣和國內價格差不多,一個麥當勞套餐大概500日元(約人民幣35元),這在日本就算是最便宜的快餐了。而現在在中國,很多孩子從小就愛吃這些垃圾食品,家長也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絲毫沒有察覺到其對健康的影響。
三、日本人飲食的未來走向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是長久以來形成的,有其特殊的地理背景和歷史淵源。
近日,一則“日本試種木耳成功,欲擺脫對華食品依賴”的新聞引起很多健康人士的關注。“木耳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鐵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是很好的食材。”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高級營養師宋新認為,從營養的角度講,日本人鐘愛木耳并不奇怪。
日本人崇尚自然健康的飲食,對于本國的料理亦十分驕傲,相信他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并將這種健康的飲食習慣一代代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 張婕.淺談飲食與健康[J].技術與市場,2009,(7):80.
[2] 孫昕煬.淺析日本飲食文化[J].食品與健康,2009,(11):46-47.
[3] 方海燕.從飲食看日本文化的特征——以中日飲食文化的關系為中心[J].科技信息,2008,(4):187-188,206.
[4] 孫娜.說說日本魚食文化[J].企業標準化,2007,(1):20-21.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apanese diet and the longevity of Japanese
Wang Juan 1,zhang Min 2
(1.Huizhou foreign trade school,Huizhou 516003,China;2.Foreign language school,Jianying college,Meizhou 514015,China)
Abstract: Japanese longevity is no secret, but the Japanese longevity secret? From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diet and Japanese health and longevity of their relationship, and look toward the future of the Japanese diet, I believe that a healthy diet will be passed alo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Key words: Japanese; longevity;reason; food habits; health;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