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資本論》作為一部光輝的政治經濟學著作,含有豐富的涉及到市場經濟理論的內容,例如市場經濟體系理論、市場經濟主體理論、市場經濟分配體制理論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基礎,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資本論》;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中圖分類號:F0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4-0007-02
《資本論》是一部政治經濟學的光輝著作,它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和資本主義經濟作出了正確的科學分析,是一部劃時代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指南。《資本論》問世已經一百多年,資本主義也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是它的基本原則仍未過時,仍然是我們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的重要理論武器之一,同時也是我們研究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理論的有力武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建設的重要基礎。
一、《資本論》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資本論》雖然是對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及其運動規律的研究,沒有專門研究和闡述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但是有關未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特點和原理,在《資本論》中也有很多設計,其中不乏被社會主義實踐證明是正確的科學預見。《資本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建設的重要理論基礎。
第一,《資本論》對市場經濟問題作出了深入的研究,馬克思在這部巨著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和使用“市場經濟”的概念,但是他使用了很多和市場經濟密切相關的詞語或者市場經濟的同義詞,如商品生產、商品經濟、貨幣經濟等概念,特別是其中有關商品價值和貨幣的理論是我們研究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基礎。
第二,馬克思在研究資本運動的《資本生產過程》、《資本流通過程》、《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中,對市場經濟中的市場主體運行理論、市場經濟宏觀平衡理論和市場經濟中的市場體系理論,在市場經濟體系理論中對商品市場、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等都作了深刻的論述,為我黨市場經濟理論的建設提供了直接的理論養料。
第三,《資本論》對市場經濟共有的市場運行機制作了精辟的論述,它所闡述的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有利于我們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格形成機制。如馬克思對競爭機制、供求機制的闡述,以及對競爭、供求、市場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相互關系的一般規律的解釋,等等,都是我們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建設正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所不可缺少的。
第四,《資本論》關于流通理論和市場的理論,關于資本循環、資本周轉和社會資本再生產等理論,是我們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包括社會主義金融市場體系的基本的指導性理論。
第五,《資本論》關于內涵的擴大再生產、與外延的擴大再生產的關系的原理,關于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的原理等等,關于社會主義下實行按勞分配的原理,對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六,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闡述的關于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理論,為我們理解和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所有制問題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馬克思曾經明確指出股份制是“通向一種新的生產形式的單純過渡點”。[1]黨的十五大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吸收當前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指出:“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黨的十五大報告對此還作了進一步的深入闡述:“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要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有利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有利于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國家和集體控股,具有明顯的公有性,有利于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①
總之,在《資本論》這部光輝的政治經濟學著作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闡述。當然,如果我們能夠再做更多的深入研究,可能我們還能發現更多的相關理論,這對于我們理解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無疑將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鄧小平同志創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把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經濟實踐和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特征結合起來的產物。馬克思主義是鄧小平同志創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依據。(1)鄧小平同志大量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法,科學地總結了社會主義經濟實踐的基本經驗,指出了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2)他吸收和采用了《資本論》的很多觀點、方法和理論闡述,使之成為他創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理論基礎。如前所述,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闡述的有關市場經濟的理論涉及到現代市場經濟理論的幾乎所有重大問題,鄧小平同志創立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必然要求要以馬克思有關市場經濟的理論為基礎。在鄧小平同志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有關社會主義下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有關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等的闡述中,都可以看到上述所說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相關闡述的影響。
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勾畫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第一,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并存,共同發展的基本方針不變;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第二,建立全國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第四,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五,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與上述幾個方面相適應,還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從這個基本框架的內容來看,不僅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我國國情的緊密結合,而且也充分體現了現代市場經濟通則和馬克思的市場經濟理論的一般原理。這表明,黨中央在勾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時,也是以馬克思《資本論》當中有關市場經濟的理論為指導的。
三、學習《資本論》的現實意義
創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必須充分認識和學習馬克思《資本論》中的相關闡述,并以其作為基本的理論指導,同時要注意吸收當前經濟學研究的重大成果,緊密聯系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才能夠取得不斷的進步,才能夠保證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系統工程的順利、健康進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闡述的市場經濟細胞理論、市場經濟中的市場主體運行理論、市場經濟宏觀理論、市場經濟中的市場體系理論、市場經濟中的市場運行理論、市場經濟中的分配體制、市場經濟中的所有制理論,等等,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和現實作用。
我們一定要把學習《資本論》和學習鄧小平理論緊密結合起來,深刻認識馬克思的《資本論》與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統一性。學習《資本論》,對于我們深入、準確地理解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思想源頭、理論淵源,完整、準確地把握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進一步正確理解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從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
《資本論》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重大理論指導意義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永遠都不能丟。當然,我們也不能讓馬克思主義停留在幾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個別論斷的水平上,“所以我們反復說,解放思想,就是要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2]就是說,要注意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一般規律性的認識,使之作為我們觀察和理解問題的鑰匙。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關于市場經濟的重要問題的理論闡述,就應當成為我們理解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問題的基本指導性思想。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96.
[2] 鄧小平文選[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