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日益增加,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工作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的發展,存在諸多弊端。為此,應切實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法規制度建設,改進固定資產核算方法,實行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和處置全過程監控,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核算
中圖分類號:F12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4-0120-02
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使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也按固定資產管理、核算。隨著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日趨增加,對它們的管理也產生了不少問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改進核算辦法,確保資產的保值增值。
一、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分工不明確
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只注重對有嚴格的財務開支制度規定的單位公用經費的管理(比如對經費的開支權限、開支標準,差旅費的開支標準,小車油料維修,集體福利等方面的規定較多而且較為具體和明確)。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制度和規定不健全,不是沒有固定資產金額賬,就是沒有實物賬,不能從價值、實物形態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反映,不能及時了解固定資產的存量、結構和存在狀態,不能把固定資產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單位和個人。
2.管理意識淡薄,核算辦法不規范
目前,部分單位只重視購置,不重視日常管理,重錢輕物,存在很大片面性。觀念上的偏差導致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監管不得力,造成了固定資產價值的貶值與使用價值的隱性流失。由于固定資產的盤點不及時,出售、報廢、轉讓固定資產不按規定辦理,致使單位領導對部分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資產一無所知,或假裝不知道,使其長期掛賬。對于固定資產的處置 、出售、轉讓或報廢時不按規定的程序辦理相關手續,不對有關資產進行評估,擅自定價,或雖已報廢,也未及時進行賬務處理,造成有賬無物,在財產清查時形成財產損失。
3.賬實不符,家底不清,固定資產利用率低
行政事業單位存在以下級單位的名義購買的固定資產記入下級單位固定資產賬目,對于接受捐贈的和上級主管部門無償配送的固定資產,由于沒有發生資金往來,沒有做增加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對收繳的或沒收的固定資產和以收取固定資產實物的形式收取的贊助費,不按有關規定上繳財政,直接留用或被有關人員據為己有,形成賬外資產;對于以收取固定資產的形式抵消往來款的,往往也不入賬,出現兩頭掛賬的現象。正因如此,導致大量固定資產閑置浪費,造成了固定資產利用率低下,加大了財政支出的壓力。
二、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這種現狀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集中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管理意識淡薄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經費主要依靠國家撥款,而資產一經形成就為單位或部門占有、使用。因此,有些單位領導只重視固定資產的購置,不重視管理;還有的單位領導對財產變動的決策缺乏民主化,不經集體討論就自行決斷處理;也有一些單位領導以權謀私,將閑置的資產據為己有,導致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與監督弱化。
2.體制不順,機制不全
固定資產多頭管理,缺乏系統的有效管理機制。資產形成與配置上,財政預算軟約束,資產配備無標準可依;資產使用上,缺乏客觀公正的資產使用效率評價標準與評價方法,以及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資產的使用效率無法進行有效評估;資產處置上,缺乏規范的資產處置程序,導致處置過程隨意,資產浪費及流失嚴重。
3.法規規章滯后
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法律規范與強有力的政策指導,無法實施有效的資產管理實踐。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的管理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但是,有關的法律建設卻遠遠落后于實踐。同時,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及會計準則方面也有待改進。
三、改進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建議
1.完善固定資產管理規章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要建立健全有關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的核算制度,及時、系統、全面地對固定資產的數量金額進行核算,及時反映固定資產的總量、結構、存在狀態以及增減變化。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將固定資產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單位和個人,明確責任分工。對于單位的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等應專人負責,及時維修,確保儀器、設備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制定嚴格的固定資產購建制度,完善固定資產報廢處理制度,健全固定資產管理責任機制。
2.定期進行清產核資,摸清家底
比照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每年度終了前進行全面的清產核資,以摸清家底。對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找出原因,分清責任,按清產核資規定的程序報請有關部門批準處理后,及時調整賬務,確保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與此同時,要分析固定資產結構和管理情況,防止積壓閑置,做到物盡其能,物盡其效。對貴重物品和重點部門要進行重點清查;對工作崗位變換或離職人員,要對其管理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離任核查,按規定辦理資產移交和監交手續,確保人走賬清,防止資產流失。
3.改革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
現行的預算會計核算著重反映體現預算執行情況和結果的資金流入和流出,對于財政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和投資權益得不到反映,從而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環節。為此,可分別對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行政單位可采取虛擬折舊的形式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即:(1)不改變現有的“收付實現制”核算方式,增加累計折舊科目。(2)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按固定資產原價和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方法,在固定資產與固定基金對應科目的差額中反映折舊額。如:固定資產為2 000萬元,固定基金為1 800萬元,則累計折舊為200萬元,隨著累計折舊額的增加,固定基金相應減少。(3)編制固定資產使用及折舊情況明細表,在報表后附加說明。(4)年終與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一起對固定資產進行減值評估,以較準確地反映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實有價值。
從事經營性的事業單位可直接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這樣,既能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凈值,也有利于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另外,還可建立預算單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指標體系和激勵機制,充分運用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節支增效的巨大潛力。
參考文獻:
[1] 高建強.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探討[J].經濟師,2006,(9).
[2] 孫淑瑾.現行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齊魯論壇,2006,(6).
[3] 陳雪花.淺論現階段如何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J].企業論壇,2006.
[4] 向樹枝,石柳葉.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J].咸寧學院學報,2006,(10).
[5] 楊高翔,楊紹儉.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亟待加強[J].中國監察,2006,(23).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units
GUAN Qing-juan
(Jiaozhou finance bureau of Qingdaocity ,Shandong province,Qingdao 2663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fixed asse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dministrative units of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less and less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many shortcomings.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Fixed Assets, fixed assets accounting methods to improve and implement the acquisition of fixed asse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units, use and disposal of the entire process of monitoring, ensure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nd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fixed assets.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units; fixed assets ;management;acco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