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收入差距逐漸擴大是現階段我國的實際,如何在收入差距擴大的背景下,保持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是我們現階段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從我國收入差距逐漸擴大的背景出發進行研究,并得出結論: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的條件是潛在的投資能力能夠順利地轉化為現實的投資。為此,應從完善制度、促進民間投資、關注中小企業并減少其投資風險、開拓新的市場、促進投資的增加、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促進經濟增長。
關鍵詞:收入分配差距;經濟增長;潛在投資能力;現實投資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4-0003-02
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之間的關系一直是經濟學關注的重要問題,許多學者都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研究大都建立在如何降低收入差距的基礎之上。然而,收入差距的逐漸擴大是現階段我國的實際,如何在收入差距擴大的背景下,保持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是我們現階段所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試圖從需求與供給兩個方面出發,對現階段收入差距擴大基礎上制約經濟增長的因素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得出有用的結論。
一、基本理論回顧
美國統計學家庫茲涅茨(1955)在其《經濟增長和收入不均等》一文中提出:在經濟增長的早期階段,持久收入結構的不均等會不斷擴大,當一個社會從前工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時候,不均等的擴大更為迅速,隨后出現一個穩定時期,在后一階段收入不均等狀況會逐漸縮小。在長期的經濟增長過程中,個人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的變動,遵循著一種倒U軌跡,這就是后來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的理論中的庫茲涅茨“倒U假說”。并且,庫茲涅茨在分析了發展中國家在20世紀50年代前后收入分配的狀況后,認為發展中國家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比發達國家更大。
經濟學家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理論為庫茲涅茨的“倒U假說”提供了較為充分的解釋。劉易斯認為,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會出現兩種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現象:一個是資本家階級同勞動階級的收入相對份額的差距擴大;一個是勞動階級內部收入差距的擴大,即現代工業部門工人的工資高于傳統農業部門中農民的收入。伴隨經濟發展過程,現代部門吸收的勞動力越來越多,工人的工資將逐步下降,勞動階級和資本家階級之間的收入差距將可能縮小或不變,社會總收入差距可能停止上升,處于穩定時期。當經濟發展到高級階段時,農業部門的剩余勞動力逐步消失,勞動從無限供給變為稀缺要素,而資本則處于相對充裕狀態,此時工資上升并帶來勞動階級的收益上升,而資本家階級的收益則相對下降,整個社會總收入差距將呈現逐步縮小的趨勢。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現階段正處于收入差距逐漸擴大的時期。在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基礎上,如何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二、基于收入差距擴大背景下對保持經濟增長條件的深入探討
收入差距擴大對經濟增長的積極推動作用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實現的。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實現經濟增長,并由經濟增長進一步推動收入分配差距的縮小。我們從需求與供給雙方面討論收入差距擴大背景下保持經濟增長的條件(見圖1)。
(一)需求方面
當收入差距擴大時,由于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的作用會導致參與分配的人口的總體消費水平降低,這對經濟數量的增長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收入差距的擴大能夠引起財富的聚集效應,投資的潛力也增加了。如果潛在的投資能力能夠轉變為現實的投資而不是儲蓄,那么總需求水平并不會下降,反而有可能增加。
而投資的增加則主要取決于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取決于新的市場和需求,取決于影響投資的制度障礙,等等。如果這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儲蓄就會轉化為投資,潛在的投資能力也就能順利地轉化為現實的投資。
(二)供給方面
從供給方看,收入差距的擴大往往表現為工資水平的長期停滯或工資增長慢于經濟增長,這就意味著生產成本的降低和供給能力的提高。
在供求雙方力量的作用下,只要經濟還沒有達到充分就業點,經濟增長就會實現,而且還不需以通貨膨脹為代價(見圖2)。
以上分析表明,收入差距擴大對經濟增長的正面效應必須要建立在潛在的投資能夠順利的轉化為現實的投資上。否則,收入差距的擴大就不能起到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并且會成為導致需求萎縮、經濟增長停滯的導火索。收入差距的擴大必然導致總消費水平的下降,如果沒有新的市場來提供需求,在投資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飽和,并出現生產過剩,促成廠商和消費者形成普遍的對未來的不良預期,進一步造成投資和消費下降。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國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背景下,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就落在了潛在的投資能力是否能夠順利地轉化為現實的投資上。如果這個條件不能夠滿足,必將成為限制經濟穩步增長、進而減小收入差距的瓶頸。針對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完善制度,促進民間投資
我國目前居民儲蓄傾向增加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資的利益得不到制度的保證。我國缺乏對私有財產權益的完善的保障制度。這種情形體現在多方面。例如,我國企業的市場進入成本和交易成本高昂,政府官員的尋租、市場管理人員的以權謀私、社會治安得不到保障等原因都會使得潛在的投資者望而生畏,從而使總投資減少,進一步又會影響到就業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制約經濟的快速增長。因此,規范政府行為、健全及完善法律制度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2. 關注中小企業,減少其投資風險
由于我國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很大,這就增加了對未來收益預期的不明確程度,增加了投資者投資的風險,而如果沒有適當的機構來充當這種風險的擔保人,投資就會受到制約。我國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歧視,必然會影響到其投資量的增加。因此,我國必須盡快彌補這一缺陷,減少投資中的風險。
3. 開拓新的市場,促進投資的增加
我國目前需求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有市場容量的局限,進而限制了投資的增加。因此,我國必須盡快開拓新的市場。這樣,一方面可以擴大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投資,從而能夠對經濟增長起到雙方面的推動作用。
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就是一條增加市場容量的重要途徑,城市化速度的提高將會培育出新的消費群體,推動投資的增長。另外,城市化將會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市場容量,創造新的投資機會和就業空間,并進一步增加城市吸收勞動力的能力,使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中來分享經濟增長的利益。這個過程,是一個在勞動力成本不上升的情況下,通過需求的擴大來帶動經濟增長的過程。
而農村市場的開發也是促進投資的重要方面。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可以促進農民消費,并能開拓農村投資的空間。
4.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整體上我國社會保障不但水準低,而且覆蓋面窄。這樣,一方面加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另一方面會影響潛在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使潛在的投資能力不能夠轉化為現實的投資。因此,必須努力完善保障制度。
參考文獻:
[1] 李實,張平,仲濟根,等.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實證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2] 夏若江.從收入分配看我國經濟增長[J].經濟評論,2004,(4).
[3] 李松齡.論需求約束下的經濟持續穩定增長[J].經濟學動態,2004,(1).
[4] 李俊霖,莫曉芳.城鎮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J].統計觀察,2006,(5).
[5] 周文興. 中國城鎮居民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分析[J].經濟科學,2002,(1).
[6] 楊俊,張宗益.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近代西方理論與實證考察[J].重慶大學學報,2002,(10).
[7] 羅小憨.收入分配差距對消費需求和經濟增長的制約作用[J].現代財經,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