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臺農村節目因其覆蓋面廣、通俗易懂的特點一直受到農民朋友的歡迎,被農民朋友親切地譽為“種田的好幫手、致富的好軍師”。我們負責農村廣播類節目的工作人員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嘗試挖掘出一些適合農村實際、貼近農民生活的時尚元素,從而使農村節目更有可聽性和實用性。
關鍵詞:時尚元素;新生代農民;新農村建設;電臺農村節目
中圖分類號:G222.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1-0220-02
一、電臺農村節目中時尚元素的重要性
在人們的一般印象當中,對農廣播節目都是起到跟蹤農時農情、提供技術咨詢和政策信息發布的作用,在這些內容當中很難融入時尚元素。\"時尚\"這個詞經常掛在某些人的嘴邊,也頻繁出現在報刊媒體上。各行各業、各類人群可以說都在追求時尚。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時尚呢?時尚的一般解釋就是在特定時段內率先由少數人嘗試、預計后來將為社會大眾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樣式。簡單地說,時尚就是短時間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因此時尚也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可以說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衣著打扮、飲食起居、行為情感、思考方式等等,處處都可以體現時尚。電臺農村節目如果想辦的時尚,自然也離不開農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
電臺農村節目,因其收聽成本低、覆蓋面廣,成為農民朋友接收信息、發家致富的好幫手,在農忙季節,方便攜帶的半導體更成了農民最主要的消遣工具。我國有九億農民,幾乎各地都有對農廣播,長期以來各地的農村節目都針對實際積累了自己的經驗,起到了為農民增收保駕護航的作用。但在近幾年和農民的接觸中我們也發現,一些新生代農民,尤其是80后農民,已經并不把收聽農村節目作為一種習慣,這其中既有接收信息多元化的影響(比如網絡、手機的普及),也有電臺節目自身的一些不足。在和這些農民交流中,他們普遍反映,廣播其實一直是年輕人比較樂于接受的媒介,一些精品節目,更是耳熟能詳,但是廣播類的農村節目卻普遍缺少時尚的東西,很難激起他們的興趣。
可以肯定的是,廣播作為一種傳遞信息的手段并沒有被淘汰,隨著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廣播類節目反而越來越有生機。問題的關鍵在于廣播類的農村節目機械地強調了傳聲筒的權威性,而忽視了節目內容的時尚性,值得關注的是,新生代農民是未來廣播收聽的主體,因此,要辦好電臺農村節目,彌補這樣的不足就需要不斷的挖掘時尚元素,爭取獲得最廣大的收聽群。
二、哪些時尚元素適合電臺農村節目
(一)節目形式的時尚元素分析
新生代農民具有文化素質相對較高、理解新事物相對較快的特點,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已經習慣了干農活和外出打工相兼顧的生活,擁有農民和工人的雙重身份。事實上新生代農民接受時尚精神文化的途徑并不比城里人少,這就要求對農廣播類節目首先要在節目形式上挖掘時尚元素。
1.片花制作要時尚
(1)片花的背景音樂要多元化。電臺節目的片花制作非常重視背景音樂,在農村節目當中最常用的就是嗩吶加秧歌節奏的背景音樂,這樣的音樂雖然能將農村廣播與城市廣播明顯區分開來,但是長時間拘泥于這樣的節奏會讓人產生聽覺疲勞,更難以迎合新生代農民的審美需求。因此,在片花背景音樂的選擇上,可以嘗試將前沿時尚流行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以一種浪漫和諧的氣氛體現鄉土氣息。有很多經典的流行歌曲就是在鄉間創作完成的,這些歌曲的意境也能夠細膩地反映出鄉村生活的恬靜和悠閑。
(2)片化內容要生活化。由于長時間以來,電臺農村節目報道的主要內容都集中于黨的惠農政策上,所以片花的內容經常體現高亢積極的精神風貌,尤其是體現農村先進個人的片花往往過于追求道德情操的高尚,而忽略了人物的實際生活。其實,時尚是因生活而存在的,越靠近生活往往越顯時尚??H宋锏纳钜瞾碜杂谄椒驳纳?,以往的片花制作中,片花語言往往是一語道破“某人獲得哪些榮譽,他(她)是什么樣的人”,這樣做出的片花雖然突出了人物的榜樣作用,但是卻缺少了和藹可親的感覺,給人的感覺就是他所做的事是少數人才能為的。我們不妨嘗試將報道對象在生活中的語言作為片花語言使用,甚至于他的笑聲和口頭語都可以穿插在片花當中,讓聽眾覺得這個人的生活離自己并不遠,這樣做出來的片花更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
2.節目語言要時尚
在電臺農村節目的語言編輯上,也可以采用一些新的詞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沒有必要把城市收聽人群與農村收聽人群過分地區分開來,農村氣息過于濃重的節目很難擁有最廣大的收聽人群。比如,在某些稿件中往往有這樣的字樣,“用我們農村的話說”或者是“用農民的話說”,而事實上,農民在現實的生活中是否還在說這樣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考證,況且農民們說的話未見得城市人就不說。這樣的字眼似乎顯得很貼近農民的生活,但事實上卻把城市和鄉村劃出了一道線。所以,在節目的稿件中或者主持人的話語中,都沒有必要把農村的老話過分地加以強調,完全可以引用現在最流行的一些語言,甚至一些新造的詞匯,很多時候,聽眾的理解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高很多。
節目形式的時尚化是一個細化的工作,考驗著每一個編采人員的智慧。只要不偏離為農服務的宗旨,形式越新穎就越能讓人耳目一新。
(二)節目內容的時尚元素分析
在人們的一般思維當中,以政策宣傳和科技傳播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節目,很難融入時尚元素。產生這種想法的根本原因是狹隘地理解了時尚的概念。在農村節目內容上追求時尚,主要是追求思考方式的時尚,主要表現在內容的前瞻性和深入性上。
我在主持佳木斯人民廣播電臺《農村路路通》節目時,經常會接到農民詢問糧價的電話,有的農民甚至直接會問,明年的大豆價格到底是幾元幾角?明年國家會對農民進行哪些補貼?很顯然,農民朋友想得到非常準確的答案,但是這種準確的答案顯然是不能過早知道的,因為價格受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國家的各類補貼政策也只能是針對當年的情況而制定。還有些農民不知道中國大豆價格會受到美國和南美洲大豆價格的影響。造成這種尷尬現象,除了農民自身的知識面過窄之外,也表明我們的農村節目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長期以來,農村節目忽略了指導和引領的作用。
可喜的是,現在很多新生代農民朋友開始主動詢問糧價形成的原因,以及未來的走勢,他們不僅想知道后果,更想知道前因。很顯然,新一代的農民在整體上比他們的父輩們更習慣了思考和對比。新生代農民不僅重視種植技術,而且格外重視糧食期貨。在賣糧季節,新生代農民開始逐漸由被動變為主動,他們不急于把手中的糧食賣光,而是和收購商打起了心理戰,在最佳時機賣糧來獲取最大的利益。這些新現象、新變化要求我們在辦節目時,除了要報道科技知識之外,還要將節目內容延伸到國際糧食市場;不僅要報道當地的水旱災情,同時也要關注當年世界糧食主產區的受災情況。這些因素都會為農民賣糧提供一定的參考條件。盡管我們對具體的糧價問題無法做出精確的判斷,但是在節目當中可以增加一些權威評論性的內容來專門論述糧價的未來走勢,包括一些涉及農產品的財經類新聞,都可以在節目中播發。在我主持的《農村路路通》節目中采用這樣的做法,已經取得了一些積極的影響。在賣糧季節,相繼播發一些糧食期貨信息、世界主要大田作物的產量以及對我國農產品的影響等等。農民朋友聽后紛紛打來咨詢電話,除了咨詢大田作物價格走勢之外,咨詢畜產品價格走勢和經濟作物價格走勢的電話也很多。為了增強可聽性,我們還就糧食市場行情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些都在農民朋友中間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三)節目理念要時尚超前
約瑟夫·普利策曾經留下過一段名言:“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p>
如今,我國正在全面推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一提到新農村建設,農民談論最多的就是修水泥路和蓋新房。除此之外新農村還有哪些特點,則說不太清楚。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容整潔只是新農村的一個外在表現。真正的新農村建設應該是和農民生產生活緊密相聯的,這也將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電臺農村節目,在宣傳新農村建設中,除了在政策宣傳、科技幫扶上為農民服務外,還要將一部分精力放在報道新農村建設中的產業支撐作用上。
在和農民的實際交流中我們得知,農民朋友在種糧和賣糧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在如何將產品品牌化銷售上還缺少主動性。就三江平原來說,每年的糧食產量都在全國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但是真正能夠形成品牌的農產品卻寥寥無幾,具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更是鳳毛麟角。而南方的一些縣市,由于地少人多,農產品品牌化的意識就相當強,收益也很可觀。針對這樣的現象,電臺農村節目的節目理念也要緊隨“時尚”,要將過去的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將跟蹤服務轉變為超前服務,農村朋友想知道的信息我們要第一時間報道,而對于農民朋友不了解的現象和變化,編采人員應該先農民一步,看到趨勢和捷徑。編采人員要盡可能地搜集適合農民的致富項目,讓農民朋友擁有更多敢于嘗試的目標,進而激發大家創業的熱情。
此外,涉及農村民主管理、新事新風方面的題材也要廣泛搜集。這些題材的內容對于解決農村矛盾,化解農民糾紛都能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理念的時尚決定著內容的時尚,只要樹立起農村節目時尚、超前的服務理念,電臺農村節目就將更加鮮活可聽。
三、辦好電臺農村節目的意義
電臺農村節目,是黨和政府對農宣傳重要的輿論陣地,辦好對農廣播,不僅關系到農業的生產發展,同時也關系到農村的和諧穩定。需要肯定的是,廣播類農村節目現在在農村依然擁有廣闊的收聽群,因此,辦好電臺農村節目依舊任重而道遠。工作在對農廣播一線的編采人員在樹立為農民服務觀念的同時,也要解放思想,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相信,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農民的生產生活將發生質的飛躍,電臺農村節目也將會與時俱進,更加貼近農民的生活,從而為農業發展和農民幸福服好務。
參考文獻:
[1]孟力. .論農村節目的語言風格 [J].科教探索,2008,(8).
[2]司馬云杰.文化社會學.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