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相關年份數據,從總量、增速、占比以及占比情況的描述統計等角度,分析1998~2004年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教育投資四類主要支出項目的變化趨勢。研究結論認為:現階段農村初中與小學國家財政性教育投資總量低,名義環比增長速度不及財政支出、義務教育經費及義務教育財政性經費的增速;農村小學、初中各教育財政資金支出構成比例變化趨勢趨于相似;農村義務教育財政資金支出構成存在差異:組內差異最大的,農村初中和農村小學均為個人部分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組間數據中差異最大的,農村初中和農村小學均為基建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
關鍵詞:農村;初中;小學;財政投資;資金支出結構;義務教育
中圖分類號:F08;G40-05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1-0122-06
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總量長期不足,是制約我國農戶教育水平提高、農村人群素質改善的因素之一;而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資結構優化則與農村義務教育質量改善、投資效率提升呈現正相關關系。許多研究者(比如安彥林,2005;胡東蘭和汪欣,2005;王德文,2003;張玲等,2002;等等)都曾考察過義務教育財政投資的結構問題。研究的大部分結果表明,(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資管理級次過低;對高等教育和義務教育投資的分配不合理;教育投資的城鄉地區差距大。江文濤(2006)利用1998—2003年時間序列數據考察了農村義務教育投資的現狀,研究的重點為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政策性因素特征。與本文出發點類似的是,申亞民(2003)曾考察過中國西部教育投資使用結構并撰寫了文章,該文依據經濟學邊際技術替代率思想,通過西部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以及利用等效率曲線尋找西部教育投資使用的合理范圍。目前,對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性投資支出結構特征、現狀的研究鮮有文章觸及。本文主要關注于農村地區間的基礎教育國家財政性投資支出結構,試圖利用時間序列數據,描述現階段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國家財政性投資支出結構的動態特征,以便為優化投資方向提供實證證據。
一、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教育財政投資結構分析
(一)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教育財政投資結構分項目數量與增速分析
1.國家財政性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教育投資總量與增速
從總量上看,根據下頁表1中數據,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國家財政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總量快速增長,增建甚至高于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1993年,我國農村初中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總額118.64億元,農村小學財政性教育經費231.97億元;到2003年,這兩項指標分別達到376.42億元和766.41億元,比1993年分別增長了2.17倍和2.30倍;到2004年,這兩項指標分別達到468.28億元和925.33億元,比1993年分別增長了2.95倍和2.99倍。2004年,我國農村義務教育國家財政性經費總額達到1 393.61億元,2003年達到1 142.83億元,2003年比1993年增長了2.26倍。1993—2002年同期,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2.03倍。這說明,我國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是超前于我國經濟增長的,基本符合教育經濟理論的要求。從增長速度上看,現階段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增長速度仍低于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在表1中,財政性農村義務教育名義環比增長速度只在2001和2004兩個年份高于義務教育經費、義務教育財政性經費的名義環比增速。根據下頁表2,從環比增長率角度比較,財政性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環比增長率僅在2001年、2002年和2004年三個年份超出我國財政支出環比增長率,其余年份均低于財政支出環比增長率;如果從年均增長率方面考慮, 1997—2004年義務教育財政投資的年均增長率13.43%,1997—2004年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資的年均增長率15.44%,均低于財政收入年均增長率16.61%和財政支出年均增長率17.83%;如果從增長倍數上來比較,2003年與1993年相比,我國財政支出增長了4.31倍,同期我國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增長了2.26倍。上述數據表明我國財政支出增長速度高于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增長速度。但在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占的比例逐年升高,近兩年,我國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投入速度正在加快。1993年,政府對農村初中的財政教育撥款占農村初中教育經費的比例為56.91%,2002年上升到72.26%,2003年上升到73.48%。1993年,政府對農村小學的財政教育撥款占農村小學教育經費的比例為58.64%,2002年上升到76.77%,2003年上升到77.79%。從比例上看,我國財政性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占義務教育經費、財政性義務教育經費比例基本處于上升態勢,但其占教育經費、財政支出比例一直處于下降態勢。
2.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教育投資總量分類別數量與增速分析
從農村義務教育投資結構分項目數量與增速角度分析,由表2、表3數據,農村初中、小學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結構中,7個觀察期期間以事業性經費支出為主體;事業性經費上升幅度較設備購置、基建建設等投資快,農村初中事業性經費1998年為237.70億元,2004年上升到549.31億元,2004年較1998年增長了131.09%,7個觀察期期間平均每年增長14.98%;農村初中個人部分經費,1998年為154.32億元,2004年上升到403.25億元,2004年較1998年增長了161.31%,7個觀察期期間平均每年增長17.36%;農村初中公用部分經費,1998年為83.38億元,2004年上升到146.06億元,2004年較1998年增長了75.17%,7個觀察期間平均每年增長9.79%;基建支出經費1998年為30.45億元,2004年下降到22.10億元,2004年較1998年降低了27.42%,7個觀察期間平均每年增長-5.20%;設備購置費1998年為12.22億元,2004年上升到19.22億元,2004年較1998年增長了57.28%,平均每年增長7.84%。農村小學事業性經費1998年為479.36億元,2004年上升到1033.19億元,2004年較1998年增長了115.54%,7個觀察期間平均每年增長13.65%;農村小學個人部分經費1998年為341.31億元,2004年上升到825.30億元,2004年較1998年增長了141.80%,7個觀察期間平均每年增長15.85%;農村小學公用部分經費1998年為138.05億元,2004年上升到207.89億元,2004年較1998年增長了50.59%,7個觀察期間平均每年增長7.06%;基建支出1998年為45.50億元,2004年下降到31.10億元,2004年較1998年降低了31.65%,7個觀察期間平均每年增長-6.14%;設備購置費1998年為17.61億元,2004年上升到22.68億元,2004年較1998年增長了28.79%,平均每年增長4.38%。反映義務教育財政緊張程度的公用經費指標農村初中從1998年的83.38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146.06億元,平均每年增長9.79%;農村小學從1998年的138.05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207.89億元,平均每年增長7.06%。從上述數據基本反映出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供給總量水平目前處于保證人員基本工資穩定狀態。
從趨勢上看,在圖1和圖2中,1998—2004年全國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教育經費四類主要支出項目總量變化上升和下降包含的類別以及趨勢基本一樣。7個觀察期間,事業性經費、個人部分、公用部分均呈上升趨勢,但公用部分經費上升勢頭教為平緩,曲線沒有代表事業性經費和個人部分的曲線陡峭。在圖3和圖4中,1998—2004年全國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教育經費四類主要支出項目名義環比增速,事業性經費和個人部分經費趨勢大體一致,但公用部分經費和基建支出經費區別較大,尤其是基建支出,農村初中經歷了先增后減再增的三個階段;農村小學經歷先增后減兩個階段。
(二)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教育財政投資結構分類別占比情況分析
從農村初中教育財政資金投資構成比例中,事業性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從1998年的88.65%上升至2004年的96.13%,上幅7.48個百分點;個人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從1998年的57.55%上升至2004年的70.57%,上幅13.02個百分點;公用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則由1998年的31.10%下降至2004年的25.56%,降幅5.54%;基建支出經費中教育經費的比例由1998年的11.36%下降至2004年的3.87%,降幅7.49個百分點;公用部分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和基建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呈現波動變化趨勢,分別從1998年的31.10%和11.36%下降至2002年的24.45%和2003年的3.04%最低點,再上升到2004年的25.56%和3.87%(如圖3所示)。四類支出項目占比情況年均增長率高低次序分別為:個人部分、事業性經費、公用部分、基建支出。
從農村小學教育財政資金支出構成比例(表4)中, 事業性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從1998年的91.33%上升至2004年的97.08%,上幅5.75個百分點;個人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從1998年的65.03%上升至2004年的77.54%,上幅12.51個百分點;公用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則由1998年的26.30%下降至2004年的19.53%,降幅6.77%;基建支出經費中教育經費的比例由1998年的8.67%下降至2004年的2.92%,降幅5.84個百分點;公用部分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和基建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呈現波動變化趨勢,分別從1998年的26.30%和8.67%下降至2002年的18.08%和2003年的2.44%最低點,再上升到2004年的19.53%和2.92%(如圖4所示)。四類支出項目占比情況年均增長率高低次序分別為:個人部分、事業性經費、公用部分、基建支出。
農村小學、初中教育財政資金投資構成比例中,農村小學、初中各教育財政資金支出構成比例趨于相似。在各支出構成比例中, 升幅變化幅度以及升幅增長速度最大的均為個人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降幅變化幅度最大的農村初中為基建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農村小學為公用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下降速度最快的農村初中和農村小學均為基建支出(分別為:-11.02%和-10.55%)。
(三)農村初中與農村小學教育財政投資結構分類別描述統計分析
農村初中義務教育財政資金支出構成中,標準差(由于其易受基數影響,僅能表明分組數據間的絕對差異)最大的為個人部分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5.30,說明各年份間個人部分經費中農村初中教育經費構成比重(同組數據間)數據分散程度最大,存在較大差異;標準差最小的為公用部分經費占農村初中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2.55,說明各年份間公用部分經費占教育經費構成比重數據分散程度較小,基本上不存在差異。事業性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2.88;基建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2.89,說明各年份間上述兩項項教育經費構成比重數據有一定程度分散,存在一定程度差異。農村小學義務教育財政資金支出構成比例標準差最大的為個人部分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5.18,說明各年份間個人部分經費中農村初中教育經費構成比重數據分散程度最大,存在較大差異;標準差最小的為事業性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2.15,說明各年份間公用部分經費占教育經費構成比重數據分散程度較小,基本上不存在差異。公用部分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3.17;基建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2.18,說明各年份間上述兩項項教育經費構成比重數據有一定程度分散,存在一定程度差異。
在上述四類分組數據之間,農村初中、農村小學教育財政資金投資構成比例的變異系數(由于其不受基數影響,能表明分組數據間的相對差異)由高到低排序完全相同,基建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變異系數最大, 數值分別為0.5124和0.4921, 說明其在各年份中四類教育經費支出構成比重中數據分散程度最大;事業性經費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變異系數最小, 數值分別為0.0305和0.0225;其余兩項由高到低依次為: 公用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變異系數分別為0.0932和0.1473,個人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變異系數分別為0.0791和0.0700。
二、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對農村義務教育財政資金支出結構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第一,農村義務教育財政資金支出總量增長較快,但1998—2004年財政性農村義務教育投資名義環比增長速度仍低于義務教育經費、義務教育財政性經費和財政支出的名義環比增速。第二, 1998—2004年間,農村小學、初中教育財政資金投資構成比例中,農村小學、初中各教育財政資金支出構成比例變化趨勢趨于相似。在各支出構成比例中, 升幅變化幅度以及升幅增長速度最大的均為個人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降幅變化幅度最大的農村初中為基建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農村小學為公用部分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下降速度最快的農村初中和農村小學均為基建支出。第三,農村義務教育財政資金支出構成存在差異。組內差異最大的,農村初中和農村小學均為個人部分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分別為5.30和5.18。組內差異最小的,農村初中為公用部分經費占農村初中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2.55,農村小學為事業性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標準差為2.15。組間數據中差異最大的,農村初中和農村小學均為基建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變異系數分別為0.5124和0.4921;組間數據中差異最小的,農村初中和農村小學均為事業性經費支出占教育經費的比例,變異系數數值分別為0.0305和0.0225。
參考文獻:
[1] 安彥林.我國義務教育財政投資的結構分析[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05,(6).
[2] 陳錫文.中國政府支農資金使用與管理體制改革研究[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4.
[3] 胡東蘭,汪欣.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分析[J].甘肅農業,2005,(8):12-13.
[4] 李繼香.當前農村基礎教育財政投入的思考[J].教育與經濟,2004,(2).
[5] 申亞民.中國西部地區教育投資使用結構研究[J].唐都學刊,2003,(3).
[6] 孫國英.教育財政:制度創新與發展趨勢[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7] 孫文基.關于財政教育支出的經濟學思考[J].財政研究,2003,(8).
[8] 王德文.中國農村義務教育:現狀、問題和出路[J].中國農村經濟,2003,(11).
[9] 王雍君.中國公共支出實證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10] 張玲,曹艷春.中國教育投入現狀分析與政策建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