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舊的教學模式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那么創建新型教學模式成為了當前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要使其成為現實那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信息技術大量融入各高校的日常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大量提高,大大加強了學生對獲取知識的興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1-0264-02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變得豐富多彩。舊的教學模式呆板無趣并且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當務之急是創建新型教學模式,要使其成為現實那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通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有效的與各學科的教學過程融合到一起來構建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發現以教為輔以學為主并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是舊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得到根本性的巨大轉變,促使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策略的分類
目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策略是多種多樣的,它取決于不同地域與文化背景及科技發展的狀況,但總的來說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當下教學模式改革的大趨勢。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教育主抓的工作重點之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大體總結了一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的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現分為兩個方向:(1)在信息技術的大環境下以教學指導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工具學習的教學策略 ;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EQ)的教學策略。(2)在信息技術的大環境下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認知實踐活動的活動性教學策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環境,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教學策略。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策略的設計
為了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變為現實,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并且能夠及時的通過網絡獲取知識和長久的保持記憶。研究發現應當實施以下四種主要的教學策略。
(一)指導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工具學習的教學策略
1.培養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
隨著大量的網絡信息進入人類的生活,改變了人類的學習方式。人類由被動的從書本及教師的教導中獲取知識變為主動地通過網絡搜尋想要獲取的知識。學生應當通過網絡獲取大量知識,并且有效的運用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通過網絡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困惑及獲悉新事物的發展進程。同時可以運用網絡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開拓視野、曾長見識。
2.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
在信息時代,知識的更新率越來越快,多種學科之間相互滲透,出現了更多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在科學技術、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的大背景下,要求學習者能夠具有主動汲取知識的愿望并且能夠付諸于日常生活實踐中,要達到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夠自我組織,并且能夠控制整個學習過程,對學習進行自我評估。
(二)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EQ)的教學策略
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EQ)的教學策略是一個看似古老的話題,并且似乎與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沒有直接的聯系,但通過深入的研究與調查,我認為成功的課堂教學,離不開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調動,并且在當今信息網絡發達的時代,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正是容易被忽視的一面,鑒于此,我把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教學策略放在這里,以此引起注意。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非智力因素起到了“催化”作用。激發非智力因素有多種方法,我們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構建生動的教學環境。
學生從多媒體計算機中得到了文本、聲音、視頻和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內容。這些形式的內容大多形象生動、圖文并茂。學生能在這樣的教學中得到樂趣,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高主動學習的能力。計算機的顯著特點便是人機交互,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可以產生出一種豐富多彩的、活潑生動的人機交互方式,并且可以實現即時反饋。這種交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近似于游戲的方式有效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
2.鼓勵式教學,構建良好的心理情境。
在當今這個信息發達網絡橫行的時代,由于計算機越來越融入人類的日常生活,致使人們忽略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但研究表明,人機交互是不可能替代情感交流的。因此,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教師更應該注意運用鼓勵與贊賞的方式,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心理情境。
(三)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認知實踐活動的活動性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結果即信息技術課程與學科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也就是指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綜合學習。比如,將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以及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整合,首先我們要考慮音樂學科的目的和任務是什么。音樂學科的主要目的是陶冶情操培養氣質,任務是通過演練使學生學會從音樂中領悟生活的美好。而信息技術學科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靈活運用信息的能力,任務是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展開的信息教育,如,通過網絡音樂網站下載當紅歌曲,從中獲得樂理知識。如果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將兩者整合,其結果就變成,利用信息技術工具IE瀏覽器,獲取當前樂壇盛況。在這一過程中既需要用到信息工具,又需要大量的樂理知識。這便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的局部表現。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環境,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教學策略
在當今這個言論自由的社會,我們的生活周圍充滿了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中有好有壞,有真有假。培養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中,如何去分辨信息資訊的真偽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從網絡中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識與能力,為學生打好全面、扎實的信息文化基礎,同時具備對信息內容的質疑與理解能力,并能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具有良好的倫理道德和法律意識,也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構建了一個發展的空間。
三、總結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學生創建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模式,它靈活多變、形象生動,改變了以往刻板生硬的課堂教學。引發了學生自主吸取知識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認識到在教學中以自我為主體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近似于游戲的環境下大量汲取知識,增強了學生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所以,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策略應當放在教學改革的首要位置,這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教育技術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傳媒科學學院.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課件.東北師范大學,2006.
[3] 劉儒德.信息技術與教育相整合的進程[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