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問卷調查有關資料的深入研究,分析了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狀況以及養老保險存在問題,提出了建立“一幫一”長效機制、努力解決其子女教育問題、對企業錄用年齡大的下崗職工給予政策優惠等解決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阜新市
中圖分類號:F840.6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1-0162-02
引 言
煤礦開采屬于資源型產業,若礦區資源衰竭,將導致大批職工下崗。這部分人員由于年齡偏大、技能單一等原因較難實現再就業,從而收入減少,加之缺乏土地保障,養老問題迫在眉睫。吳楠(2007)分析了我國下崗失業職工接續養老保險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下崗失業職工不能順利接續養老保險的原因,最后給出了對策與建議;張世青(2008)針對我國下崗失業人員不能順利接續養老保險的原因,提出采取制度激勵的方式,如調節繳費分配比例、加強制度設計的靈活性、以費代稅等方式來解決下崗失業職工的養老保險接續問題;王艷春、張宏偉(2007)對煤炭職工養老保險行業統籌運行機制進行了探討等。本文以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調查問卷數據資料為基礎,對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希望能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參考,促進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問題的解決。
一、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現狀
1.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調查基本情況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而興的城市,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資源的枯竭,大批職工下崗,生活和社會保障情況不容樂觀,特別是他們的養老保險問題突出。為全面了解這個群體的養老保險現狀等問題,筆者進行了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調查。調查采用PPS抽樣、似整群抽樣方式進行抽樣調查。即把調查的太平區、海州區所有街道的社區作為一個抽樣框,根據每個社區煤炭企業下崗職工規模的大小,按照PPS抽樣方法,查隨機數表抽出社區名稱及被抽中社區的樣本數目,最后從被抽中社區的全部下崗職工名單中隨機抽取相應數目人員進行調查。最終抽取太平、海州、新邱三個區共14個社區的1 140名煤炭企業下崗職工構成樣本。問卷的填答采取自填(集中填答)與結構式訪問(當面訪問)相結合的方式。所有問卷均為當場發放,當場回收。實際發放問卷1 140份,回收問卷為1 092份,有效問卷為1 038份,有效率為95%。
2. 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低
調查發現(見表1),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有43.1%,參加城市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有16.4%,參加商業養老保險的僅有1.0%,而沒有參加任何養老保險的達到了39.5%。這個數目不僅低于2008年遼寧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面69.4%,而且低于2008年全國城鎮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率75.8%。
3.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繳費能力低
調查顯示(見表2),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家庭平均月收入500元以下的比例達到了61.1%,501-1000元的占32.%,也就是說家庭平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高達93.2%。由此可見,大部分煤炭企業下崗職工的收入偏低。
二、 解決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問題的對策
1.建立“一幫一”長效機制
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平時交往對象中為政府官員的占1.3%,法制人員占2.1%,經商人員占7.1%,礦主占8.0%,礦工占41.5%,其他的占58.5%(見表3-1),估計其他的大部分為和他們生活狀況相似的人員,說明煤炭企業下崗職工的人際關系網比較狹窄,社會資本缺乏。“一幫一”機制即針對特別困難的家庭,由合適的煤礦或政府等領導與之結成對子,資助其開小店、做小買賣,更重要的是轉變他們的觀念,讓他們樹立積極主動、自立自強的意識,通過自身努力實現再就業,以此增加收入,提高他們的繳費能力,使他們走出困難的處境。
2. 解決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子女教育問題
調查得知(見表4),在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家庭支出中,最大的家庭支出為子女教育的占到了56.3%。這說明,家庭積蓄的一半以上花在了子女身上,不用說看病吃藥,就是再加上日常生活開支,也可使家庭開支所剩無幾。可見若能解決其子女教育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其養老保險繳費困難的問題。
3. 政府對錄用年齡大的下崗職工的企業給予政策優惠
表5顯示,有38.9%的煤炭企業下崗職工認為年齡是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因素,其次是技能水平(27.2%)和學歷(12.1%),而其余諸如長相、性別等因素所占比例都不足10.0%,可見,年齡在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過程中成為主要阻礙因素,而他們年齡又普遍偏大。為促進這部分人員的再就業,政府可對錄用年齡偏大的下崗職工的企業應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如優先安排公益崗、提高政府繳費補貼等。
4.以工代繳加政府補貼
可以考慮為煤炭企業下崗職工提供工作崗位,如從事小區保安、物業管理、便民攤點、綠化保潔、家政服務等工作,直接從他們的勞動所得中扣除養老保險費,同時政府再給予適當補貼,以此來提高此群體養老保險繳費能力。此法有可行性:在調查中,當被問到“您對修鞋、買菜之類的工作怎么看”時,選擇“能自食其力,普通人”和“很好,很值得尊敬”的比例高達96.6%(見表6),而且沒參加任何養老保險的這兩項的選擇比例更是達到97.5%,這說明此群體需找工作的態度明顯是積極的,若為他們提供小區保安等崗位,相信他們會接受。
三、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調查資料,發現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的養老保險存在參保率不高、繳費能力低等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及這一群體的特點,提出了建立“一幫一”長效機制、努力解決其子女教育問題、對企業錄用年齡大的下崗職工給予政策優惠以及以工代繳等解決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問題的對策。由于筆者能力有限,解決養老保險存在問題的對策難免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希望以上研究能對解決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養老保險問題有所幫助,并希望有關部門對此問題給予重視,進而有效解決這一特殊群體的養老保險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國輝,王小麗,陳薇薇,溫冠輝,陳德欽.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創業障礙及對策——基于阜新市煤炭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調查的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492-495.
[2] 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3] 2008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D1%F8%C0%CF%B1%A3%CF%D5channelid=4362recor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