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蘇州之所以發展快,最關鍵的是他們解放思想,敢闖、敢想、敢干、敢試。蘇州人認為思路決定出路,思想先行一步,行動就能早到一步。他們每抓住一次發展的機遇,都是以思想解放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發展,在快速發展中解放思想。用他們的話來說,中央紅頭文件明令禁止,不讓干的堅決不干,中央紅頭文件沒有規定,允許實踐,就在實踐中創新經驗;中央文件允許干的,要放開干,大膽干。
關鍵詞:解放思想;蘇州經驗;民營經濟;創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204-02
收稿日期:2009-11-15
作者簡介:許應文(1970-),男,黑龍江佳木斯人,科長,碩士研究生,從事社會經濟發展、經濟管理、經濟規劃 、體制改革、區域規劃研究;劉純(1964-),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副校長,碩士研究生,從事領導科學、經濟管理研究。
9月22日到26日,市第24期中青班學員赴江蘇省蘇州市,學習考察蘇州科學發展道路的成功經驗。此次深入到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昆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張家港等地進行學習考察, 通過邊聽邊看,討論交流,我們深切感到沿海發達地區思想解放程度之高,機遇意識之強,經濟發展速度之快,他們敢為人先勇爭第一的膽量和氣魄, 他們超常規的發展態勢,他們搶抓機遇的意識和能力,他們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的經驗做法無不讓人震撼,通過學習考察,也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與先進地區之間的差距,增加了加快發展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增強了加快發展跨越趕超的緊迫感、做好工作的責任感、振興佳木斯的使命感。
一、蘇州科學發展道路的巨大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人民用智慧和汗水開啟了地區跳躍式發展的嶄新篇章,其先后抓住了農村改革、浦東開發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知識經濟發展的四大機遇,經濟社會發展成功跨出了“農轉工”、“內轉外”、“量轉質”三大步,實現了率先發展“三級跳”,創造了“張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園區經驗”三大法寶,開辟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新局面,其發展速度之快,外向度之高,民營經濟之強,企業規模之大,產業結構之優,科技水平之高,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以占全國不到0.1%的土地、0.7%的人口,創造了超過全國2%的GDP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現了全國10%左右的進出口總額和到賬外資,2008年,其合同外資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一,工業增加值、到賬外資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二,實現GDP、進出口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列全國大中城市第四,財政收入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五,鑄就了三十年改革發展的輝煌華章,使蘇州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二、蘇州經濟發展的主要經驗和做法
蘇州干部群眾的實踐成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實踐模式的代表,被譽為“蘇南模式”、“蘇州經驗”,現在叫“蘇州科學發展道路”。其主要經驗和做法是:
1.抓住解放思想這個法寶,在搶抓機遇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思想解放是經濟發展的先導,經濟的大發展、大轉型,離不開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更新。蘇州人機遇意識強、發展意識強,他們之所以發展快,就是因為他們的思想解放程度高,創新意識強。他們處處解放思想,研究國家政策讓干什么,用好用足;研究國家政策沒有不允許的,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正是這種思想上的原動力,使他們在一輪又一輪的競爭中始終處于主動,占得先機,實現了經濟社會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2.抓住規劃這個發展龍頭,在創新思路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規劃是發展的龍頭,科學規劃是區域經濟開發與發展的核心。蘇州、昆山、張家港等地在發展中都注重舞好規劃龍頭,科學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藍圖。蘇州人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發展”的要求,堅持長遠發展與短期產出相結合,做到一次性規劃到位,科學合理地規劃功能分區,各有所長地精心打造大港口、大工業、大城市的城市品牌。
3.抓住招商引資這個關鍵,在外向型經濟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經濟實現騰飛,開放必須先行,惟其如此才能夠把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吸引進來,這也正是是蘇州經濟發展的首選之路。“大開放、大發展,小開放、小發展,不開放、難發展”,這是蘇州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蘇州人總結了“三要”的秘訣:“臉皮要厚,不怕吃閉門羹,不怕臉難看;嘴皮子要薄,能說會道;腿要勤,三天兩頭找上門,不達目的不走人。”
4.抓住園區這個發展載體和工業化這個“牛鼻子”,在產業集聚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蘇州人始終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吸收外資、推動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載體,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充分發揮其投資“洼地”的作用。在園區基礎建設上,他們采取市場為主、政府為輔的運作機制,投資公司通過市場融資建設,走出了一條靠內資企業樹形象、靠外資企業上檔次的成功之路。
5.抓住農村新集體經濟發展這個突破口,在統籌城鄉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蘇州實踐證明,推進農村“三大合作”改革,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構建了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引導了土地相對集中,推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轉變了農民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了農民身份轉換,我們所參觀的蔣巷村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6.抓住了發展民營經濟的機遇,在增加經濟發展的動力源上始終先人一步。蘇州人認為,誰放棄了民營經濟的發展,誰就會落后時代。為此從本世紀初開始,蘇州就把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動力源, 2008年,蘇州市凈增私營企業2.01萬家,累計達到14.13萬家;凈增個體工商戶2.74萬戶,累計達到29.21萬戶。私營個體經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30.2%。完成工業總產值5 75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0.9%。私營個體經濟累計入庫稅金占全市稅收總額的比重達到29.7%。對全市主要經濟指標貢獻率均在1/3左右。
7.抓住服務這個根本保障,在優化發展環境上始終先人一步。以強化服務為保障,營造經濟發展環境,是蘇州快速發展的重要經驗之一。蘇州人深刻地懂得環境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充分地認識到環境的本質。他們大力營造安商、親商、富商理念,全社會形成了“引進項目是恩人,投資老板是親人,招商引資是能人,影響招商是罪人”的招商氛圍。他們積極營造政策環境,堅持老板怎么寬心怎么辦,及時出臺加快推進發展的優惠政策,創造了“不是特區、勝似特區”的投資環境,營造出跨國公司和港、臺投資密集地。
三、幾點啟示和建議
1.必須以思想大解放促進佳木斯大發展。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蘇州之所以發展快,最關鍵的是他們解放思想,敢闖、敢想、敢干、敢試。蘇州人認為思路決定出路,思想先行一步,行動就能早到一步。他們每抓住一次發展的機遇,都是以思想解放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發展,在快速發展中解放思想。用他們的話來說,中央紅頭文件明令禁止,不讓干的堅決不干,中央紅頭文件沒有規定,允許實踐,就在實踐中創新經驗;中央文件允許干的,要放開干,大膽干。
學習蘇州發展經驗,加快我市科學發展,必須堅持唯科學發展至上、唯跨越發展為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思維方式、經濟增長方式和工作作風,堅決沖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以創新的思維和勇氣去破解諸多發展的難題,讓實踐作為最終檢驗標準。
2.必須創新思路、以高水平規劃引領佳木斯大發展。規劃先行,對于我們佳木斯而言,就是要突出戰略創新,不斷完善發展思路,在高水平規劃編制上下大工夫,確保規劃高標準。注重規劃的前瞻性、協調性、開放性,以戰略的眼光、開闊的眼界,跳出佳木斯看佳木斯,長遠規劃競爭方略,前瞻性科學把握未來。
3.必須大力發展農村新集體經濟帶動農村經濟大發展。蘇州破解三農問題的關鍵是抓住了發展新農村集體經濟這個根本。佳木斯市作為農業大市,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必須立足于現實,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加強農村產業組織建設,走新型集體化的道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4.必須強化工業興市戰略、以園區為載體促進佳木斯產業經濟大發展。蘇州依托以園區為載體的產業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大中城市發展的前列;昆山依托以園區為載體的產業經濟發展,一躍成為全國百強縣之首。要把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作為推進各類生產要素流動融合和產業聚集升級的重要載體,突出佳東新興產業園區和佳西對俄加工園區的載體作用,強攻招商引資,引導同類或相關聯的企業和產品向園區集聚,迅速形成特色園區。
5.必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帶動佳木斯大發展。無外不快、無民不富是蘇州發展不同階段的根本性經驗總結。蘇州、昆山的經驗證明,沒有外來大資金、大項目的投入,就沒有大產出,難以實現大發展。佳木斯要實現加快發展、跨越發展,就必須進一步學習借鑒蘇州、昆山等地的成功經驗,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不斷完善機制,理順體制,優化投資環境,創新招商方式,在招大商、招優商、招實商上取得明顯突破。
[責任編輯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