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作為安全管理中的主體和客體,每個人的安全素質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企業的安全和發展。任何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都不可能與生俱來,而人的安全意識強弱、技能高低直接決定安全生產的具體過程和結果,因此多層次、全方位的提高全員的安全素質是杜絕安全事故的根本。
關鍵詞:全員;安全素質;提高;杜絕;安全事故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113-02
收稿日期:2010-02-09
作者簡介:韓先柱(1975-),男,江蘇淮陰人,工程師,從事石油工程鉆井與井下作業研究。
伴隨著HSE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各單位安全生產被動的局面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觀。HSE體系的先進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得到了驗證。但在基層,由于培訓的相對滯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還是不能有效杜絕;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標準化作業水平不高等問題始終困擾著現場,也影響著正常生產經營工作。
一、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層對現有安全管理理念不認同、不理解
分析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可以發現作業人員作業的隨意性、管理干部缺乏必要的監管和管理存在著明顯漏洞等薄弱環節是造成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基層對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在思想上不理解、不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作業人員“僥幸”心理,認為偶然一次違章應該不會出問題。甚至有人認為,違章只要不被干部、監督發現,就沒有問題。一旦“不幸”被發現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認為安全生產是為了領導、為了干部的不乏其人。
2.管理干部不理解上級安全管理的意圖,更不能針對具體情況審時度勢,明確什么是必須嚴格要求的,什么是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放寬的。結果是該嚴格要求的沒有嚴,可以適當放寬的沒有放,最后是上級不滿意,下級也不滿意。
3.技術人員安全知識缺乏,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有意、無意降低作業標準,導致違章指揮時有發生。以鉆井固井施工結束后的卸套管聯頂節作業為例:為了保證卸套管聯頂節時,不把下部套管卸開,要求卸扣作業時必須有專人觀察下部套管是否轉動。結果經常是無人落實,下部套管倒開的事故每年都會發生。
(二)專業安全管理人員配置弱化
目前對安全專業人員的認同度較低,一方面造成安全專業人員流失率高、穩定性差,另一方面造成在崗人員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不注重業務能力的提高,客觀上形成了在工作中難以打開局面的狀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知識結構不合理:安全專業人員知識結構與專業素質與所從事的專業工作有較大差距。相當一部分人員是轉崗人員,對新從事的工作在處于認識階段上,還有許多不足,便匆匆走上崗。
2.安全管理人員年齡結構、數量配置不足。由于安全管理的責任重大,不容易出成績,真正愿意鉆研安全管理人的不多。很多人甚至認為“安全是最沒有成就感的工作”,年輕干部更愿意在容易出成績、見效快的生產、技術領域發展。在現場管理層面上有些單位,配置安全管理人員往往是幾個優秀、能力強的同志搭配幾個年齡偏大,或暫時工作不好安排的同志。這樣的人力資源配置,維持正常的驗收、監護、檢查工作已經滿負荷,如果遇到突發事件、重點工作,原本就不足的安全管理人員就更加捉襟見肘。
(三)安全教育形式和內容需要更新和完善
安全教育形式和內容缺少雙向交流,學習效果不理想。以“五會”學習為例,要求人人會背,很多人都能做到,但能理解并做到的沒有幾個。以 “會風險識別”這一條,能夠根據每天的作業內容;當班的實際情況;當天的天氣情況,能對自己的崗位風險進行綜合考慮評價的人不多。
(四)重視檢查和監督,缺少個人自我管理
通過完善制度和加強檢查,干部旁站、監理監督可以降低和減少事故,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嚴防死守”并不能完全杜絕事故也是事實。因為重視檢查和監督,缺少個人自我管理,很多時候現場有無干部監督,作業的標準和方式是不一樣的。因此,值班干部、安全監督一旦不在現場很多違章、事故就會出現。
二、對策和建議
全面解決上述種種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通過全員分層次、有重點的開展安全教育,以提高全員安全素質為切入點,通過對不同層次人員的培訓、交流,溝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1.基層生產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要突出應用、實踐的特色。基層生產作業人員素質的提高,是安全教育培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遵章守紀為核心的安全教育,作用十分突出。但應該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進行經常性安全教育,使職工在提高安全意識的同時,促使職工自覺自愿的真正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掌握發生事故或特殊情況時的應對措施和技巧。
2.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層面,為現場的安全生產提供著技術與管理的支撐,是安全管理的關鍵,很多同志仍然認為安全責任主要是安全部門的責任,這種錯誤的觀點必須得到改正。明確誰組織,誰負責。在組織安排生產工作的同時,必須明確安全責任和各自的職責。
3.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能夠以一個安全顧問和專家的角度,對安全生產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確保各項措施的可行性。公司應該采取政策傾斜或特殊政策,引導年輕干部到安全部門發展。通過系統的安全專業技能學習和實際經驗培養,再經過考核優勝劣汰、將最優秀人員留在安全部門。如此良性循環,帶動整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4.采取多種途徑開展安全教育。加強與相關單位的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以西部鉆探鉆井公司為例:安全培訓教材從安全漫畫到安全動畫;從安全圖片到安全視頻;從國外到國內資料;從《事故案例集》到《鉆井培訓系統》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都是值得我們用心學習的。與專業對口的優秀公司的交流和溝通,遠勝于一些不切實際的專家的夸夸其談。
5.對規程重新梳理,應該在明確達到作業目標的情況下,提出一種或幾種非強制性的作業建議。指出如何達到目的及在每種過程中的控制措施。如果只是簡單的強制性的規定,讓人失去選擇的余地。一旦與規程相符的唯一條件不具備,現場要么停工,要么違章。操作規程應該要讓操作人員在保證達到目的基礎上,可以“多項選擇”。以鉆桿上扣為例 ,將一根鉆桿上緊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液壓大鉗,也可以使用旋繩;可以使用管鉗,也可以使用鏈鉗。國外鉆井隊喜歡旋鏈上扣。這些沒有誰對誰錯,只要措施得當,只要安全有保障,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幾種做好、做精,效果應該更好。
三、結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人員安全素質偏底的現實不可能在短期內發生重大的、根本性的改變,但通過各方面的支持、引導、參與,在明確責任和義務的基礎上,為更有效的自我學習、自我管理創造條件,以往員工安全素質不高,安全形式被動的局面是肯定會扭轉的。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