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整合是目前廣泛應用的教學手段之一,也是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應用教學的體現。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技術性教學支撐手段,必須始終服務于教學內容,遵從教育教學規律合理地進行課程整合,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狀況靈活選擇適當的整合形式。分析廣告設計學科特點,探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課程整合方法。
關鍵詞:課程整合;信息技術;廣告主題;創意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237-02
收稿日期:2010-02-10
作者簡介:張春宜(1971-),男,河南洛陽人,教研室主任,講師,從事藝術設計研究。
廣告設計教學的目的是學習和了解廣告表現手法,掌握廣告創作規律,培養學生一定的創意思維和創意設計能力。運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到廣告設計課程教學中,重新進行教學設計,能夠取得較理想的效果。本文就筆者實際教學中信息技術整合利用的情況展開討論。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策略
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概念,目前存在多種定義。例如:原教育部長陳至立提出“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就是通過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和學的觀念以及相應的學習目標、方法和評價手段。”何克抗教授則認為,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
從上述觀點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圍繞教學過程與課程整合,以先進直觀的技術手段和形式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在實際運用當中,應根據具體學科特點靈活實施整合策略,選擇相應的技術手段和整合形式來構建教學模式。因此,在廣告教學實踐中首先要考慮廣告設計課程的學科特點。
二、廣告設計學科特點和學生能力結構分析
每個學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識結構和學科特點,它們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總體來講,廣告設計教學著重訓練學生廣告設計制作技巧和表現手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意思維能力。教學重點主要體現在:
1.學習廣告主題表現手法,提高語言概括能力。廣告主題是廣告的靈魂,是廣告通過其內容所要表達的基本觀點或明確意圖。好的廣告能夠緊緊圍繞宣傳訴求點安排畫面、情節,準確鮮明地傳達出特定商品信息和經營理念,而廣告主題往往通過廣告標語——極凝練的一兩句話傳達出來。因此,在教學中應通過典型廣告案例使學生了解廣告標語,熟悉標語寫作技巧,訓練語言敏感性和語言概括能力,達到培養廣告主題分析能力和掌握廣告創意表現手法的目的。
2.學習廣告設計元素搭配、排布方法,訓練設計表現技巧。廣告作品由許多必不可少的視覺元素構成。如平面廣告畫面由插圖、文字、色彩、版式等要素構成;影視廣告則由影像、聲音、文字等要素構成。廣告制作技巧的學習就是要熟悉這些設計要素的特點、規律,如何合理安排、搭配這些元素構成完整的畫面。因此,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造型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敏銳的形象思維能力。
3.解讀和分析廣告情節,培養廣告創意構思能力。從本質上看,廣告作品就是一部戲劇短片,有人物角色、場景道具,有故事情節,甚至也有戲劇沖突,平面廣告則可以看做截取沖突情節瞬間的靜態畫面。廣告大多是通過戲劇化情節沖突彰顯矛盾,渲染緊張情緒和氣氛,然后點明商品或服務理念化解矛盾,解決沖突,達到廣告訴求目的。因此,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分析經典廣告案例情節,學習廣告情節設計手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廣告創意能力。
上述可知,廣告專業學生能力結構要求還是比較特殊的。既有發散特點的形象思維,又有收斂特點的邏輯思維,兼具藝術散漫性和科學嚴謹性兩個相對矛盾的特性。
三、廣告設計課程中信息技術整合的具體運用
1.通過信息化手段營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直接將信息技術用作課堂演示教學工具,烘托營造教學氛圍,無疑是信息技術整合運用的基本形式,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類型。著名實驗心理學家特瑞赤拉曾經做過一個關于人們的各種感官與信息獲得的關系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人類獲得的信息80%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1%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可見視覺和聽覺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
[教學實踐]
我在講授廣告設計手法時,利用網絡搜集相關素材制成多媒體課件,使用多媒體設備開展課堂教學。通過大量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元素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視聽感受,在信息化手段創設的真實教學環境里,加深了印象,學生十分歡迎。在播放國外優秀廣告案例時,我及時點評和講解廣告立意和表現手法,學生興趣很高,改變了以前對低俗廣告乏味無聊的印象,直觀感受到了優秀廣告的魅力,激發起他們學習廣告設計的積極性。
2.作為師生交流工具,信息技術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將信息技術以輔助教學的方式引入教學,在互聯網或局域網環境下,采用簡單的文件共享、電子郵件、QQ聊天等工具可以方便地完成師生之間交流。師生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在課后對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等進行充分的交流。它的優點在于不受時間空間以及一定情感因素的限制,比較自主。另外,由于具有點對點的交流特點,可以充分用作個別輔導工具,最大程度彌補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教學實踐]
學生在學習平面廣告版式設計時,著重進行廣告插圖、文字、色彩等要素的搭配、排列練習。我主要安排學生欣賞一些經典平面廣告作品,讓學生分析其視覺形式和設計手法,每名學生布置不同的作品,寫出分析報告。學生在課后利用網絡或其他資源查找資料,以文字形式寫出對作品的理解和想法,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我,有的學生也用QQ和我及時交流,探討對作品的看法。結果往往出乎我的意外,感到學生有很多不錯的見解,值得老師借鑒。我還鼓勵同學之間使用這些通訊工具進行即時交流,取長補短,相互提高。一些平時課堂上靦腆不愛發言的同學和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踴躍參加,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種交流方式,還逐步增進了師生感情,融洽了學習氣氛。
3.變革課堂教學結構,在信息化平臺上讓學生進行知識重構。作為現代學習理論的基礎之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給學生提供建構知識的環境和空間,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式地學習。因此,利用信息技術這一高效手段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建構學習成為一種必然。顯然,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強大的學習平臺。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資源環境,突破書本的限制,豐富課堂教學,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能夠在廣袤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準確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源,迅速判斷資源的價值并對其進行取舍,重新組合為己所用。
[教學實踐]
廣告設計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視覺感悟和審美趨向。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廣泛涉獵多種文藝知識門類,如繪畫、雕塑、音樂、戲曲、電影等等。通過欣賞大量代表作品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水準和藝術素養,為設計積累素材和經驗。對于教學的重中之重——廣告創意和設計制作課程,我采用任務驅動方式開展教學。為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廣告設計任務,如“××手機”的產品宣傳冊或“環境保護”主題的公益海報,讓學生自主獨立完成設計方案。課前我將學生可能用到的參考資料整理好,保存在局域網絡文件服務器上,讓學生選擇使用,或者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參考信息,如網址、搜索引擎、搜索關鍵詞等,由學生自己去網絡中搜集素材。很快學生在以前積累的廣告知識基礎上,搜集到大量的設計素材,反復篩選、設計,并且相互交流、借鑒,最終都較好地完成了設計方案,學生的創意和設計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廣告設計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整合策略,強調“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圍繞學生開展教學,使學生的實用技能得到實質性的鍛煉和提高。在2009年舉辦的河南省中職學校技能競賽中,我參予輔導的三名學生參加了“電腦廣告平面設計”項目比賽,取得了個人一、二、三等獎各一名,團體二等獎的優異成績,教學效果得到了驗證。
四、結語
雖然信息技術整合教學具有生動、直觀、高效以及交互性強等優點,但應客觀地認識到,不能過分夸大和神化信息技術的作用,畢竟它只是一種技術手段,不能夠完全替代所有教學手段。如果濫用信息技術,違背了教育根本目的和教學規律,必將導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短視后果,把課堂變成純粹高科技的演示舞臺,使學生陷入眼花繚亂的高科技“泥潭”而迷失了學習方向和目的。因此需要我們教師對信息技術運用有清醒的認識,把握好教學的本來面目。在具體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須持辯證的觀念,把握好運用的度,貫徹“需要就用,自然和諧”的原則,用得“準、巧、活”,不必為用信息技術而用信息技術。
參考文獻:
[1]樊志育.廣告創意、設計與制作技巧[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4:1.
[2]何克抗.教育技術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孟祥增,劉興波.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3.
[4]董丞明.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教程[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Advertising Design
ZHANG Chun-yi
(Luoyang Economice School of Henan Province,Luoyang471013, 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s widely used means of teaching, but also as representation of using in teaching by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a technical teaching support me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ust always serve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under comply with the law of teaching, flexibility choose the appropriate form of th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 and situation of students. Analys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design, explore the methods of the curriculum integrated by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ertising theme; creative thinking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