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政效能是機關作風、工作效率、工作效果、工作效益的綜合反映,是決定發展環境優劣的重要因素,它關系到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維護、黨的行政意圖的落實及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強調的是能力、效率、效果、效益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石家莊;行政效能建設;學習型機關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194-01
收稿日期:2010-01-28
作者簡介:孟莉(1979-),女,河北晉州人,助教,碩士研究生,從事經濟管理研究。
行政效能建設是指行政機關運用各種科學的管理手段、制度,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質量,保證黨委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又好又快地貫徹落實。
一、行政效能建設的重要性
行政效能建設是一項破冰之舉,是一場自我革命,對于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意義重大。首先,加強行政效能建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黨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其次,加強行政效能建設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機關的關鍵環節,是政府本質角色和職能的回歸過程;再次,加強行政效能建設是優化區域發展環境,形成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抓手。
二、行政效能的含義
行政效能是機關作風、工作效率、工作效果、工作效益的綜合反映,是決定發展環境優劣的重要因素,它關系到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維護、黨的行政意圖的落實及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行政效能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為實現其管理目標,從事公務活動時,發揮功能的程度及其產生效果、效益的綜合體現。強調的是能力、效率、效果、效益的有機統一。行政管理能力是實現行政管理高效能的基本條件。行政管理效率指在單位時間里完成的管理工作量。行政管理效果指行政管理活動所產生的實際成果。
行政效能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一是解放思想,形成效能建設的統一認識,二是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三是強化制度創新,用制度統一服務標準,嚴格機關管理;四是深化政務公開,推進依法行政;五是加強干部管理,提高干部素質;六是開展效能監察與評估,形成長效監督機制。
三、機關效能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省和我市高度重視機關效能建設,在轉變政府職能、推進依法行政、改進政風行風、整治發展環境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取得了積極成效。然而,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一,思想高度統一,認識比較模糊;其二,效能標準比較籠統,缺乏部門個性;其三,在效能建設中存在以點代面的現象;其四,政令不暢通。有的部門之間不溝通、不配合,推諉扯皮。一些部門本位主義嚴重、部門利益至上,對群眾敷衍塞責,導致一些很好的政策和工作部署落空;其五,公務員能力建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四、關于切實加強行政效能建設的建議
首先,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廓清對行政效能和行政效能建設的認識;機關行政效能建設,不是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要堅持以績效為本,突出轉變作風、改善民生、推進發展三大主題,注重建設成果,機關行政建設才具有不竭的動力;其次,建立和完善一般性和具體性相結合的效能標準體系;第三,以重點任務為抓手,整體推進效能建設的各方面工作;第四,加強領導與協調,促進部門聯動,提升行政效能建設的整體合力; 第五,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建設的長效機制。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套可行的制度保障體系。只有工作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才能常態化;第六,大力加強公務員隊伍的能力建設,打造學習型機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效能建設,“效”是“能”的推進力量,“能”是“效”的基礎條件,抓“效”必先提“能”。各級各部門要廣泛開展“爭創學習型機關、爭當學習型干部”活動,以干部個體素質的提高來促進機關整體素質的增強,以綜合素質的提高來實現機關整體效能的提高。探索開展學習日、學習論壇、讀書活動等,樹立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建立機關干部經常性學習教育制度。要勤于思考,善于運用理論指導工作實踐,做到善于抓大事、抓關鍵、抓協調、抓落實,善于用經濟的、法律的手段來管理經濟、管理社會,使學習富有成效,以達到不斷提高機關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目的。
機關效能建設目標在“效”,功夫在“能”,核心在“人”。只有從思想深處入手,強化主體客戶意識、責任意識、效率意識,才能做到“用職能去管理、用機制去完善、用人格去影響”,推進工作優質、高效落實。
[責任編輯 王薇]